-
盐菟丝子工艺优化和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优选盐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并测定不同产地盐菟丝子中总黄酮与金丝桃苷含量,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菟丝子总黄酮和金丝桃苷含量,通过熵权法计算其熵权值以计算其综合评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法,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3个因素,确定盐菟丝子最佳炮制工艺参数.用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参数炮制12批不同产地菟丝子,进行含量测定,完善盐菟丝子质量标准研究.结果:盐菟丝子最优炮制工艺为1%氯化钠溶液浸泡2h,100~110 ℃炒制15 min.用预测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平行试验3次,实际测得平均综合评分为93.57,与理论预测值96.61相对误差为3.14%,与响应面分析预测值接近.12批菟丝子经过炮制后总黄酮含量增加,金丝桃苷含量减少.盐炙品总黄酮含量在27.23~41.26 mg/g之间,金丝桃苷含量在2.72~3.49 mg/g之间.结论: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盐菟丝子炮制工艺可靠稳定,具有实用价值.盐菟丝子总黄酮含量高于生品,金丝桃苷含量低于生品,建议在盐菟丝子质量标准中加入总黄酮作为含量测定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结合G1-熵权法优化黄芪六一汤黄酮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黄芪六一汤(Huangqi Liuyi Decoction,HLD,黄芪-甘草 6∶1 组成)黄酮组分的提取和聚酰胺树脂富集纯化工艺.方法 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毛蕊异黄酮、异甘草素、芒柄花素 9 个成分为评价指标,以G1-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行综合评分;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对HLD黄酮组分提取的关键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上样药液pH值、上样药液质量浓度、上样药液体积流量、上样量、水洗脱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体积流量、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黄酮组分聚酰胺富集纯化工艺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D)结合BBD-RSM筛选显著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比较聚酰胺树脂纯化前后各指标的含量.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 69%乙醇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10 倍量乙醇提取 65 min;最优纯化工艺为pH值4.8、质量浓度 0.20 g/mL的上样药液以 0.8 mL/min体积流量按树脂-生药 1∶1 的质量比上样,4 个柱体积(BV)纯水以 1.5 mL/min的体积流量洗脱除杂,8 BV体积分数69%乙醇以 1.5 mL/min体积流量洗脱,所得黄酮组分提取物中 9个指标成分含量约是纯化前的 14倍.结论 优选的HLD黄酮组分的提取和富集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成药性研究和组分中药研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G1-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银星养脑方醇提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化银星养脑方醇提工艺.方法 基于单因素实验,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倍数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阿魏酸、3,6'-二芥子酰基蔗糖、金松双黄酮、异银杏素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G1-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优选银星养脑方最佳醇提工艺.结果 建立了工艺评价函数模型,模型预测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60%的乙醇提取1.4 h,提取2次.结论 该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银星养脑方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优选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结合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采用正交试验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β-CD与桂枝芳香水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合物中桂皮醛的包合率、载药量及基准关联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正交试验包合工艺.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 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芳香水的投料比 3∶100(g·mL-1),包合温度 50℃,包合时间 1 h.经验证,桂皮醛包合率为 80.48%,载药量为 8.63%,基准关联度为 0.91.薄层、紫外、红外等表征实验表明芳香水中挥发性成分成功进入β-CD空腔,包合物制备成功.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桂枝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益生菌发酵三七药渣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以三七药渣为原料,通过益生菌发酵比较不同益生菌以及复合益生菌对各指标成分影响的差异,探究最佳发酵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发酵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最佳发酵工艺为有氧发酵 48 h、厌氧发酵 36 h,嗜热链球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比例为 2∶3∶1,料液比0.14 g·mL-1,接菌量 5%,温度 33℃.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三七药渣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5.64%、96.98%、123.83%,相较于单菌发酵均显著升高.发酵产物清除 DPPH、ABTS 自由基的 IC50 值分别为 1.774、3.065 mg·mL-1,还原Fe3+的能力为 0.138 mmol FeSO4·g-1,较未发酵药渣显著增强.结论 最佳发酵工艺能显著提高三七药渣中各指标成分含量,显著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相较单菌发酵各指标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提示上述益生菌之间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为三七药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AHP-EWM和正交设计优选黄芩黄酮提取工艺及抗炎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优化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分析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为评价指标,在正交试验基础上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及层次分析法-熵权法(AHP-EWM)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优化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以最佳工艺制备黄芩提取物,利用MTT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AHP-EWM法确定的权重系数科学合理,优选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5%、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25.ELISA法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浓度为50~300 μg/mL时,可显著抑制RAW264.7炎性细胞TNF-α、IL-6的释放.结论:AHP-EWM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真实,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该工艺下制备的黄芩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Plackett-Burman和G1-熵权法设计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中药颗粒成型工艺:以小儿热速清颗粒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基于Plackett-Burman和G1-熵权法设计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小儿热速清制粒成型工艺.方法:以二次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溶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合适的因素与水平进行Plackett-Burman设计进而确定关键工艺参数,采用基于G1-熵权法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小儿热速清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优化后处方为药辅质量比7∶3,糊精∶甘露醇质量比1∶1,矫味剂阿司帕坦质量分数0.3%、蜜桃香精质量分数0.2%;工艺:80%乙醇(2%PVP-K30)为润湿剂湿法制粒,60 ℃干燥1h;综合评分的平均值为94.46.结论:该制备工艺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优化小儿热速清颗粒的成型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酒蒸桑寄生的炮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表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优化桑寄生酒蒸炮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方法 以扁蓄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和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各指标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料液比(g/mL)、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桑寄生炮制工艺的影响,优化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将15批不同产地桑寄生饮片按最佳炮制工艺制备酒蒸桑寄生,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结果 酒蒸桑寄生最佳炮制工艺为取桑寄生饮片100 g,加入黄酒20 mL密封闷润2 h,常压蒸制1 h,取出,于50℃条件下干燥即得.以最佳炮制工艺制得的酒蒸桑寄生表面呈红褐色或棕褐色,其粉末呈深棕色,质地坚硬或脆,易折断,略有酒香气,味涩;茎横切面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同生桑寄生;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为3.92%~8.75%、2.27%~5.08%、0.19%~0.8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1.28%~18.5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3.36%~8.58%,扁蓄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22~1.64、0.26~2.45、0.01~0.38 mg/g.结论 本研究成功优化了酒蒸桑寄生的炮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表征,可为该饮片的规范化炮制及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AHP-熵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银杏叶传统水提纯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优选银杏叶最佳传统水提工艺和纯化工艺.方法 以总银杏酸转移率、总黄酮醇苷转移率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银杏叶的最佳水提和纯化工艺.结果 最佳水提工艺为:银杏叶饮片装量比为 1/2,加 8 倍水,提取 2 次,每次 30 min;最佳纯化工艺为:水提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08,4℃静置 48 h,静置后的上层药液 2 029×g离心 5 min.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能最大程度地去除有害成分总银杏酸,保留有效成分总黄酮醇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果实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评价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无刺玫一号、丰果玫三号、丰果玫六号)的果实质量.方法:对无刺玫一号、丰果玫三号、丰果玫六号进行植物形态特征及果实性状描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水溶性多糖、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芦丁、槲皮素、白桦脂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玫瑰果用新品种果实质量.结果:玫瑰三个果用新品种在植物形态以及果实大小、形状、颜色上均有差异;无刺玫一号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和白桦脂酸含量最高,分别为 19.39、0.85 mg/g;水溶性糖、总黄酮、总酚酸、芦丁在丰果玫三号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 24.84、44.36、6.81、0.46 mg/g;总三萜、熊果酸、齐墩果酸、槲皮素在丰果玫六号中含量最高,分别为 33.47、2.64、0.48、0.02 mg/g.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相对贴近度排名为丰果玫三号、无刺玫一号、丰果玫六号、传统花用玫瑰、紫枝花用玫瑰.结论:通过观察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植物形态、果实性状,可以区分三个新品种;三个玫瑰果用新品种果实有效成分含量排名比花用种质果实有效成分含量排名靠前.综合分析,丰果玫三号、无刺玫一号、丰果玫六号均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