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NK遗传毒性杂质及其异构体检测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亚硝胺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上存在N-N=O键,容易发生异构化现象.本研究在采用HPLC法对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进行分析时,观察到双色谱峰现象.并采用PFP色谱柱对NNK及其异构体进行有效分离,采用LC/MS二级质谱扫描确认了色谱图中2个色谱峰的分子、离子以及碎片离子均相同.同时采用NMR法对一级和二级核磁信号进行结构归属,进一步确证NNK中的杂质峰均属于同分异构体.此外,通过变温试验,采用NMR法测定了NNK的异构化比例范围;通过HPLC的变温试验,确证了 NMR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多角度试验方法验证NNK存在互变异构体的现象,有利于NNK含量的准确分析,同时为该类异构化遗传毒性杂质的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即食水产制品N-亚硝胺类化合物检测的样品处理方法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优化即食水产制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方法 采集市售即食水产制品样品,均质后经水蒸气蒸馏,取蒸馏液加入乙醇(分散剂)、三氯甲烷(萃取剂)和3.0 g氯化钠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萃取时间为10 min.离心后取下层有机相,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以内标法定量.结果 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10.0~500 μg/L线性范围较好,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 检出限为0.05~0.6μg/kg,定量限为0.15~1.6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8%~10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8.6%.检测市售即食水产制品样品20份,N-二甲基亚硝胺检出率最高,为90%;N-亚硝胺吡咯烷、N-二乙基亚硝胺和N-二丁基亚硝胺检出率分别为15%、10%和10%.结论 采用水蒸气蒸馏联合DLLME优化即食水产制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可满足检测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快速基质分散净化(QuEChERS)法处理后,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20~50.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7,方法检出限为0.02~0.1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8%~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42%~15.24%.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毒性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因毒性杂质能够损伤DNA,造成DNA突变,致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主要针对基因毒性杂质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介绍其毒理学研究进展以及食品、水体、烟草、药品等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毒理学作用机制、前处理方法、定量方法等,旨在为药品基质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水中9种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亚硝胺类化合物(NAms)是一类新型消毒副产物,其种类较多、毒性较大,对人群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目前,国内饮用水监测领域未颁布相关标准方法.[目的]建立优化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9种NAms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500mL水样通过椰壳炭填料固相萃取小柱进行NAms富集,二氯甲烷洗脱,同位素内标加入法定量,使用VF-624 MS色谱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采集上海不同类型水样以检测NAms含量.[结果]NAms待测物在10~500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分别以纯水和水源水为基质,方法检出限均低于4ng/L.加标浓度为20、100、200ng/L时,纯水、水源水和管网水中NAms的加标回收率在68.7%~113%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 以下.上海不同类型水样均可检出NAms,其中N-二甲基亚硝基胺(NDMA)和N-二正丁基亚硝基胺(NDBA)检出率最高.[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度好,可实现水中9种NAms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缬沙坦事件"之后,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药物中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和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监管指南的完善历程.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作为一类高反应活性的基因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药物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以及药物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氧化或还原等反应.所有的动物实验表明,N-亚硝胺类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理论上,所有药物都存在N-亚硝胺类杂质或被N-亚硝胺类杂质污染的风险,由于该类化合物在药物中常以痕量形式存在,在分析检测过程中药物基质干扰大,因此建立便捷、高效的分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生活饮用水中8种N-亚硝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8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取1.0L水样,加入20 g氯化钠,2.0 g碳酸氢钠,调节水样pH值后,以5.0 ml/min~10.0 ml/min流速过椰壳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富集、二氯甲烷洗脱收集后,以D6-N-亚硝基二甲胺和D14-N-亚硝基-二正丙基亚硝胺为内标,采用Agilent VF-WAXms(30m×250 μm,1μm)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结果 在5 ng/L~400 ng/L内,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 >0.999),最低检出限为0.65 ng/L~7.81 ng/L,定量限为2.15 ng/L~26.04 ng/L;在加标水平为10.0ng/L.50.0ng/L时,平均回收率为68.72%~125.39%,相对标准偏差为2.64%~13.45%.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GC-MS/MS法测定阿莫西林原料药中12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GC-MS/MS法,建立阿莫西林原料药中12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后,涡旋、离心、取上清液过滤,采用VF-WAXms(30m×0.25mm×0.25μt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选择性反应监测(SR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12种N-亚硝胺在0.5~2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检测限为0.033~0.48 1ng/mL,定量限为0.110~1.604ng/mL;回收率在78.5%~106.6%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GC-MS/MS测定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12种N-亚硝胺杂质,为阿莫西林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啤酒中4种亚硝胺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啤酒中4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二丙胺、N-亚硝基二苯胺)的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氮吹浓缩定容后,采用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结果 各物质在5 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方法 的检出限为0.03-0.10μg/L,定量限为0.10 ~0.33 μg/L.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2.1% ~ 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1.5%~9.5%(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啤酒中4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药物中NDMA的健康危害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强致恶性肿瘤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人们主要通过水、肉制品及塑料制品等途径摄入亚硝胺等.近年来,随着缬沙坦中检出N,N-二甲基亚硝胺(NDMA),引起全球药企及监管部门注意,对于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技术也成为了热点,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范围不断增加,药品种类也从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扩展到雷尼替丁和二甲双胍等.我们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亚硝胺类化合物中NDMA的健康危害、产生来源以及检测手段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