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分子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主要功效.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并利用TCSM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并预测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脓毒症的相关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CODE分析得到关键基因簇后用CytoHubba分析基因簇,得到核心的基因靶点,采用MOE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犀角地黄汤-活性成分-疾病-靶基因网络.结果 最终筛选出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38个,主要靶点138个,主要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多种人体信号通路.JUN、RELA和JL-6为核心靶点,其中己醛、芍药苷、槲皮素、鞣花酸、黄芩素、山萘酚和石竹烯等是犀角地黄汤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与JUN、RELA和IL-6可以通过氢键、碳氢键和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达到稳定结合的效果.结论 通过系统地探讨犀角地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其作用靶点与脓毒症的联系,为犀角地黄汤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深入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泌体微小RNA-877-5p通过调控Nrf2/HO-1轴诱导铁死亡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外泌体微小RNA-877-5p(miR-877-5p)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轴诱导铁死亡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检测正常肝细胞与肝癌细胞株中miR-877-5p表达量,并对MHCC97H细胞进行转染,分为空白组、miR-877-5p抑制剂组、miR-877-5p模拟物组,检测各组铁死亡相关因子Nrf2、HO-1表达量,观察并分析各组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情况.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L02相比,肝癌细胞株中HEP3B、HCCLM3、HepG2、MHCC97H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肝癌细胞HEP3B、HCCLM3、HepG2相比,肝癌细胞MHCC97H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miR-877-5p抑制剂组miR-877-5p mRNA表达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量、增殖活性、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及Nrf2、HO-1表达量升高(P<0.05),miR-877-5p模拟物组miR-877-5p mRNA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LC7A11、GPX4的表达量、增殖活性、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及Nrf2、HO-1表达量降低(P<0.05);与miR-877-5p抑制剂组相比,miR-877-5p模拟物组miR-877-5p mRNA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LC7A11、GPX4的表达量、增殖活性、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及Nrf2、HO-1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上调外泌体miR-877-5p可抑制Nrf2/HO-1轴的激活,促使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加快癌细胞的凋亡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抑制miR-206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抑制miR-206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HTR-8/Svneo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阴性对照(NC)组和缺氧+miR-206抑制剂(miR-206 inhibitor)组4组.miR-206相对表达量、增殖、凋亡和侵袭情况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Hoechst 33258染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测定.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相对表达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法测定.结果 经过转染及氯化钴(CoCl2)处理后,缺氧组miR-206、E-cadherin和Caspase-3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而细胞增殖率、相对侵袭率及Vimentin、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缺氧+NC组相比,缺氧+miR-206 inhibitor组miR-206、E-cadherin和Caspase-3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增殖率、相对侵袭率及Vimentin、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抑制miR-206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和上调Cyclin D1蛋白水平来促进缺氧条件下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其凋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迷迭香酸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迷迭香酸(RosA)体外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RosA(400、200、100、50μmol/L)处理VZV感染的Vero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MTT法评价RosA体外抗VZV的作用以及对细胞的毒性,采用RT-qPCR法检测RosA对VZV ORF3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RosA浓度为100、200、400μmol/L时,RosA对VZV的抑制率分别为55.88%、78.99%和98.19%,其抑制效果与RosA浓度呈正比.当RosA浓度为400μmol/L时,RosA对VZV的灭活率为85.44%,灭活作用的EC50为185.95μmol/L,RosA的CC50为2362.10μmol/L,EC50为63.02μmol/L,SI为37.48.当RosA浓度为100、200、400μmol/L时,VZV ORF36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下调了48.2%、85.9%、97.2%.结论 RosA在体外具有抗VZV的作用,其抗病毒作用与RosA抑制VZV ORF36的转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409-3p通过靶向脂肪酸结合蛋白4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转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上游调控miRNA,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了解微小核糖核酸-409-3p(miR-409-3p)是否通过抑制FABP4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Ishikawa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实验分为control组、miR-409-3p mimics组、miR-409-3p inhibitor组、miR-409-3p NC组、FABP4-OE组及FABP4-shRNA组6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409-3p及FABP4在Ishikawa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细胞侵袭及迁移实验(Transwell法)检测miR-409-3p与FABP4对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在Ishikawa细胞中检测miR-409-3p对FABP4的调控作用.结果 1)在Ishikawa细胞中下调FABP4的表达后,Ishikaw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在Ishikawa细胞中上调FABP4的表达后,Ishikaw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2)在Ishikawa细胞中转染miR-409-3p mimics后,FABP4的表达水平以及Ishikaw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而转染miR-409-3p inhibitor后,FABP4的表达水平以及Ishikawa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在Ishikawa细胞中miR-409-3p可靶向调控FABP4.结论 高表达的FABP4促进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miR-409-3p可通过下调FABP4的表达进而抑制Ishikawa细胞发生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脂肪乳剂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营养参数和炎症免疫以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在肠内营养(EN)治疗基础上使用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心脏瓣膜病(VHD)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VHD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EN治疗,试验组在EN基础上经静脉注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的营养参数、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无死亡,试验组患者死亡1例(2.17%),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乳剂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VHD患者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功能,同时不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制中草药油对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经过建立Wister大鼠深度烧伤模型,探讨自制中草药油机制及促进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洁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只和观察组30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予以清创后,将凡士林纱布遮盖包裹创面,并用敷贴稳固;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草药油涂抹,涂抹均匀后予以纱布进行固定,每日进行换药1次.对比两组治疗后第3、7、14、21天创面愈合情况与创面愈合率、HE染色法观察大鼠烧伤创面皮肤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烧伤创面皮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3、7、14、21天,两组创面愈合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和渗出液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GF、VEG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利用自制中草药油治疗大鼠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提高创面EGF、VEGF水平,促进了创面愈合情况,为临床深度烧伤创面用药提供有力理论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复色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对治疗白癜风患者皮损复色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学指标(皮损白斑面积、皮损色素积分、复色率)、疾病相关生化指标[趋化因子10(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辅助性T细胞17(Th17)、辅助性T细胞22(Th22)],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抗氧化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于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皮损色素积分、复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损白斑面积、疾病相关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FN-γ、IL-17)、抗氧化指标(ROS、MDA)、甲状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IL-4、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能够有效调节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维持机体氧化应激平衡,从而减轻患者皮损情况,对患者甲状腺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环状人网状蛋白4调节miR-582-5p/神经纤毛蛋白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环状人网状蛋白4(CircRTN4)调节miR-582-5p/神经纤毛蛋白1(NRP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RC患者5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和CRC细胞中CircRTN4、miR-582-5p mRNA及NRP1的蛋白表达;将SW480细胞分别转染si-RTN4、miR-582-5p inhibitor及相应对照,qRT-PCR检测转染效率;通过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小室和流式细胞仪等研究CircRTN4对CRC细胞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及NR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82-5p与RTN4和NRP1的作用;构建肺癌裸鼠模型,分析敲低RTN4对肿瘤质量、体积及移植瘤中miR-582-5p、NRP1、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CRC组织和细胞系中,RTN4、NRP1表达升高,miR-582-5p表达降低(P<0.05);敲低RTN4,降低SW480细胞迁移、增殖与侵袭,下调PCNA、Bcl-2、MMP-2、NRP1表达,促进miR-582-5p、Bax表达及细胞凋亡(P<0.05);miR-582-5p作为RTN4靶点,下调miR-582-5p可减弱RTN4敲低对SW480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体内实验显示,抑制RTN4可降低移植瘤质量和体积,降低Ki-67、NRP1表达水平,升高miR-582-5p表达(P<0.05).结论 在CRC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RTN4高表达,敲低CircRTN4可能通过调节miR-582-5p/NRP1轴抑制CRC细胞的恶性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水苏碱调节Shh/Gli1信号通路对口腔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水苏碱(Sta)调节超音速刺猬因子(Shh)/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信号通路对口腔癌(OC)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Shh、Gli1在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HOK和OC细胞株系(Cal-27、Tca8113、SCC-9、HSC-3)中的表达,选择其中高表达的HSC-3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ontrol组、L-Sta组、M-Sta组、H-Sta组、PM组.EdU染色检测HSC-3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HSC-3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HSC-3细胞侵袭;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Sta对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hh、Gli1蛋白表达的影响;小鼠荷瘤实验验证Sta对OC肿瘤生长和OC组织Shh、Gli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L-Sta组、M-Sta组、H-Sta组HSC-3细胞EdU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Shh、Gli1表达低于Control组,E-cadherin表达高于Control组(P<0.05);与H-Sta组相比,PM组EdU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N-cadherin、Vimentin、Shh、Gli1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Sta组移植瘤质量、体积、Shh阳性率、Gli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a可以抑制OC细胞迁移、侵袭和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hh/Gli1信号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