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参芪抑瘤方干预胃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参芪抑瘤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构建PLG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叶酸组(0.002 g/kg)和参芪抑瘤方高、中、低剂量组(39.6、19.8、9.9 g/kg),每组10只,分别予相应溶液灌胃,连续90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HE染色观察胃黏膜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胃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转录组学筛选差异表达mRNA并富集差异表达通路,ELISA检测胃组织Bcl-xL、C-myc、周期蛋白D1(Cyclin D1)含量,RT-qPCR检测胃组织Bcl-xL、C-myc、Cyclin D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5),胃黏膜结构紊乱,胃组织PCNA蛋白表达升高(P<0.05),胃组织Bcl-xL、C-myc、Cyclin D1含量及mRNA表达升高(P<0.05),IL-6、JAK2、STAT3、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芪抑瘤方高、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不同程度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胃黏膜异常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参芪抑瘤方各剂量组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在空白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参芪抑瘤方高剂量组中均有显著差异;参芪抑瘤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组织Bcl-xL、C-myc、Cyclin D1含量及mRNA表达降低(P<0.05),IL-6、JAK2、STAT3、p-JAK2、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参芪抑瘤方能改善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异常形态,其机制与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其中20只为正常组,剩余60只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诱导MN病变.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组大鼠共同进行实验.贝那普利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16.7、33.3、66.7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球蛋白G(IgG)沉积情况;免疫组化(IH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显示出显著的病理性变化,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增厚,并出现类似钉突的结构改变,同时伴有系膜基质的增生现象,沿毛细血管袢有IgG弥漫性沉积;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有所缓解,足细胞损伤减少,IgG沉积减轻.模型组大鼠24 h-U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24 h-UT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24 h-UTP水平的降低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各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善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缓解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抑制足细胞凋亡,进而保护肾脏及延缓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化合物靶点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下载淫羊藿素的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MILES)号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NSCLC耐药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情况,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内置插件计算节点拓扑参数值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构建"淫羊藿素-关键靶点-疾病-通路"图.使用Pymol和Autodock 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选用NSCLC耐药株PC9OR研究淫羊藿素对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并对富集得到的核心靶点及关键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到淫羊藿素治疗NSCLC耐药的潜在作用靶点1 952个.通过PPI网络节点拓扑参数值筛选得到13个核心靶点,涉及蛋白激酶B(AKT1)、雌激素受体α(ESR1)、B淋巴细胞瘤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相关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信号通路、EGFR-TKIs耐药通路等可能在淫羊藿素治疗NSCLC EGFR-TKIs耐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功能涉及信号传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DNA转录的正调控等.分子对接显示淫羊藿素与各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表明,淫羊藿素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ESR1、AKT1、EGFR等mRNA表达水平以及PI3K-AKT通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关键蛋白水平.结论 淫羊藿素可能通过多靶点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EGFR-TKIs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NSCLC EGFR-TKIs耐药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486-5p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486-5p(miR-486-5p)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Akt)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将miR-486-5p模拟物NC(对照),miR-486-5p模拟物转入SW480结肠癌细胞中,细胞购自上海细胞库。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486-5p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X(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HIF-1α、PTEN、PI3K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miR-486-5p模拟物组细胞miR-486-5p表达量(1.87±0.09比1.00±0.10, t=5.589, 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15.48±0.97)%比(1.47±0.09)%, t=4.327, P<0.05],细胞晚期凋亡率[(27.46±1.54)%比(3.24±0.13)%, t=5.652, P<0.05],细胞周期G 1期[(60.32±4.43)%比(24.08±1.96)%, t=4.578, P<0.05]、bax(0.96±0.08比0.18±0.01, t=5.373, P<0.05)、p27(0.86±0.06比0.32±0.01, t=5.762, P<0.05)及PTEN(1.64±0.09比0.46±0.02, t=4.874, P<0.05)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486-5p模拟物组细胞活力(0.33±0.01比0.54±0.03, t=4.582, P<0.05)、细胞侵袭数目[(37.59±2.64)个比(179.93±6.96)个, t=4.147, P<0.05],bcl-2(0.21±0.01比1.04±0.09, t=5.287, P<0.05)、Cyclin D1 (0.14±0.00比0.85±0.07, t=4.642, P<0.05)、MMP-9(0.28±0.02比0.84±0.06, t=4.643, P<0.05)、HIF-1α(0.45±0.03比1.53±0.09, t=5.562, P<0.05)、PI3K(0.38±0.01比1.78±0.10, t=5.468, P<0.05)及p-Akt(0.38±0.02比1.10±0.08, t=4.129, P<0.05)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结论:上调miR-486-5p表达量可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抑制细胞侵袭、使细胞周期发生阻滞,可能与抑制HIF-1α/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 6-甲基腺嘌呤甲基转移酶3介导Bax/Bcl-2抑制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N 6-甲基腺嘌呤(N 6-methyladenosine,m 6A)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1)临床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METTL3 mRNA水平。(2)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高磷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METTL3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分布。构建METTL3过表达和敲低质粒,分别转染VSMCs,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标志物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3)动物实验: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KD血管钙化组、S-腺苷高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干预组,硝酸银染色评估胸主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Runx2、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1)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中METTL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无钙化患者( P<0.05),且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0.65, P<0.001)。(2)高磷刺激的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降低,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免疫荧光双染发现METTL3与Runx2共表达于细胞核。在高磷处理的VSMCs中过表达METTL3后Runx2、BMP-2、Collagen I表达明显降低,并伴有钙化结节减少,且凋亡蛋白Bax/Bcl-2比值降低(均 P<0.05)。反之,敲低METTL3通过诱导凋亡加重VSMCs钙化。(3)进一步在体内模型中给予METTL3抑制剂SAH,发现抑制METTL3表达可显著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钙化,且Bax/Bcl-2比值、Runx2表达上调。 结论: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METTL3水平降低,体内外实验证实METTL3可通过介导凋亡相关蛋白Bax /Bcl-2抑制CKD血管钙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骨节病患者SIRT1异常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大骨节病(KBD)患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的表达及其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从青海省KBD病区贵德县选取20例KBD患者作为KBD组,同时在病区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SIRT1及硒蛋白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2、GPX3、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1、TXNRD3、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Ⅰ(DIO1)、硒磷酸合成酶2(SPS2)]mRNA水平;并采用曲线拟合法进行KBD患者外周血SIRT1与硒蛋白基因表达关联分析。同时,体外培养人正常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单纯白藜芦醇(RES)组(验证RES对SIRT1的激活作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损伤组(软骨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RES保护组(RES预保护后进行tBHP损伤),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SIRT1,硒蛋白基因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肿瘤抑制基因P53]mRNA水平。结果:人群研究中,KBD组外周血SIRT1 mRNA水平(1.12 ± 0.38)低于对照组(1.87 ± 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31, P = 0.002)。经曲线拟合分析,KBD组外周血GPX3、TXNRD1和TXNRD3 mRNA水平随SIRT1 mRNA水平的升高均有所升高( R2 = 0.48、0.66、0.95,均 P < 0.001);DIO1 mRNA水平随SIRT1 mRNA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R2 = 0.51, P = 0.024);GPX2、SPS2 mRNA水平随SIRT1 mRNA水平的升高均未见显著变化趋势( R2 = 0.16、0.12, P = 0.064、0.114)。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1.00 ± 0.10)比较,单纯RES组SIRT1 mRNA水平(1.79 ± 0.07)较高( P < 0.05)。与tBHP损伤组比较,RES保护组硒蛋白基因GPX3、TXNRD1、TXNRD3、DIO1 mRNA水平均较高(均 P < 0.05);凋亡相关基因BAX、P53 mRNA水平及BAX/BCL2比值均较低,BCL2、NF-κB p65 mRNA水平均较高(均 P < 0.05)。 结论:KBD患者SIRT1低表达;RES激活SIRT1后可能通过上调硒蛋白基因表达来增强软骨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抑制剂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 μmol/L的EED226或者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组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 50)分别为0.8 μmol/L和0.9 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 t=-5.266, P<0.01),1.00±0.05比6.67±1.53( t=-6.422, P<0.05)和1.00±0.25比6.30±1.50( t=-5.968, P<0.05),1.00±0.10比6.00±1.00( t=-8.61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 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FDP2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2(transcription factor dimerization partner 2,TFDP2)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30例(子痫前期组),及同期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健康正常产妇30例(对照组)的胎盘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FDP2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TFD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取合体滋养细胞BeWo细胞,转染小干扰RNA敲降TFDP2,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蛋白(B 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及其mRNA的改变,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凋亡细胞数量的改变,并探索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FDP2主要表达于对照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中。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量在mRNA水平(0.722±0.239与1.000±0.348, t=3.61, P=0.001)和蛋白水平(0.728±0.185与1.000±0.206, t=2.41, P=0.037)均低于对照组。与未敲降TFDP2比较,在BeWo细胞中敲降TFDP2,凋亡指标Bax/Bcl2比值升高(mRNA:1.755±0.452与1.000±0.279, t=3.48, P=0.006;蛋白:3.206±0.922与1.000±0.290, t=3.95, P=0.017),每个视野中凋亡细胞数量升高[(4.556±1.740)与(2.444±1.130)个, t=3.05, P=0.008],总凋亡细胞比例升高[(21.37±1.66)%与(12.61±0.38)%, t=8.92, P=0.001],BeWo细胞质中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的Thr197位点磷酸化活性降低(0.466±0.035与1.000±0.075, t=11.19, P<0.001),细胞核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降低(0.250±0.093与1.000±0.269, t=4.57, P=0.010)。 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降低,可能通过抑制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挤压综合征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挤压伤致股骨干骨折引起的挤压综合征(CS)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后再灌注0 h组(CS-0组),CS后再灌注12 h组(CS-12组)、CS后再灌注24 h组(CS-24组),每组8只。CS组采用自制挤压器制作大鼠CS模型,利用4%多聚甲醛灌注0、12、24 h。采用苏木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情况,并采用试剂盒检测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糖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ax、Bcl-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形态损伤,表现为心肌纤维断裂、排序紊乱、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CS-0组、CS-12组、CS-24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CS-0组、CS-12组、CS-24组心肌匀浆中MDA、LDH、IL-6、IL-1β、TNF-α水平及P65蛋白磷酸化均显著升高( 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 P<0.05)。 结论:CS后再灌注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并诱导炎症反应从而损伤大鼠心肌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失巢凋亡效应分子bcl-2转录抑制因子1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是失巢凋亡效应分子,可通过下调bcl-2表达发挥非caspase依赖型促凋亡功能。已有研究发现,Bit1可通过Erk、FAK-PI3K-Akt-NF-κB等通路影响细胞生存与凋亡。Bit1在各肿瘤中表达水平呈现显著肿瘤特异性,并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将对Bit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主要作用机制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