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RT1调控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愈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对老年骨质疏松状态下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骨组织中SIRT1表达的增龄性改变.使用SIRT1激活剂SRT1720与抑制剂EX527作用于BMSCs,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物以及促H型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过程中Wnt/连环蛋白β(β-catenin)信号通路变化.构建老年骨质疏松骨缺损模型,SRT1720与EX527作用的同时,分别给予Wnt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与激活剂CHIR-99021,Micro-CT、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Masson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与H型血管含量差异.结果:小鼠骨组织中SIRT1表达呈现增龄性下调趋势.SIRT1能够促进成骨因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促H型血管形成因子slit同源物3(slit homolog 3,SLI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并促进老年骨质疏松骨缺损区域内H型血管形成与骨再生,且上述作用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结论:SIRT1能够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老年骨质疏松小鼠的骨缺损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LR4/MyD88/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探讨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苦参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持续高温高湿环境下,配合高糖高脂饲料及蜂蜜水,建立湿热型小鼠模型,进而通过自由饮用含3%葡聚糖硫酸钠(DSS)的蒸馏水,建立湿热型UC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沙拉嗪300 mg/kg)、生苦参组、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均按5 g/kg剂量给药)、麦麸辅料组、米泔水辅料组,UC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10 d.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一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摘取结肠并测量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 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苦参及其炮制品组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缩短程度减小(P<0.01),结肠病变程度减轻,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血清中MIF、TNF-α、IL-6、IL-1β、IL-8含量降低(P<0.01),IL-10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 MDA 含量降低(P<0.01),SOD 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NF-κBp65 mRNA 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麦麸辅料和米泔水辅料组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较生苦参组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 苦参及其炮制品具有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经麸炒或米泔制后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抗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TaqMan探针非洲猪瘟病毒E301R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E301R基因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应用于临床样本中ASFV的检测.方法 通过对ASFVE301R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PCR扩增E301R基因片段,克隆至pCAGGS载体,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92份临床样本,并与商品化ASFV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另采用建立的方法对E301R基因转录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质粒标准品在1.6×(101~108)拷贝/μL范围内,与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239 x+40.774,R2=0.994;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验证CV均<2%;除 ASFV外,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及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均未出现扩增曲线;最低可稳定检出1.6× 101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浓度为1.6× 102和1.6× 101拷贝/μL质粒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ASFV荧光PCR试剂盒对92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6.7%(Kappa=0.932,P=1.000).E301R基因可能为ASFV感染的中期转录基因.结论 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可用于临床样本中ASFV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电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TLR4/NF-κB/NLRP3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电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TLR4/NF-KB/NLRP3)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前列腺蛋白提取及免疫注射法制备大鼠慢性前列腺模型,于造模后1 d对电针组、抑制剂组及激动剂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白环俞""会阳",连续波,频率2 Hz,每日1次,每次20 min,7 d为1个疗程,每疗程后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基于开野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开展行为学测试;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计算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前列腺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TLR4、NF-κB、NLRP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而激动剂组大鼠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量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前列腺细胞凋亡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显著下降(P<0.05),前列腺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显著下降(P<0.05),而激动剂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抑制剂组大鼠前列腺细胞凋亡进一步下降(P<0.05),而激动剂组大鼠前列腺细胞凋亡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激动剂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LR4、p-NF-κB/NF-κB、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电针白环俞、会阳可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模型大鼠症状,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NLRP3通路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100A8/S100A9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S100蛋白家族属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其在机体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炎症调节作用.其中S100A8/S100A9蛋白在众多疾病中发挥着广泛的抗菌、抗感染功能,并促进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在各类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S100A8/S100A9蛋白在转录及翻译阶段均明显上调,可促进眼部组织炎症因子的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激活与募集,促进眼部炎症发生发展.文章旨在阐述S100A8/S100A9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Apelin-13 FOXO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Apelin-13、FOXO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8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185名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苏木精-伊红(ELISA)法检测血清Apelin-13、FOX-O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pelin-13、FOXO1水平与血脂指标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elin-13、FOXO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血清Apelin-13水平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FOXO1水平升高(P<0.05);与研究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Apelin-13水平升高,TG、TC、LDL-C、apoB、FOXO1水平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Apelin-13与TG、TC、LDL-C、apoB均呈负相关,FOXO1与TG、TC、LDL-C、apoB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Apelin-13、FOXO1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73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elin-13与FOX-O1是影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血清Apelin-13呈低表达、FOXO1呈高表达,二者与血脂水平有关,并且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构建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eEF2在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eEF2的基因序列和短发夹RNA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合成3对shRNA序列,将shRNA序列复性后插入慢病毒载体LV-U6-shR-NA-ZSgreen-Puro,构建3种不同eEF2基因敲低靶点的重组质粒sh1、sh2、sh3,以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组(shNC).采用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共分别转染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经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将重组慢病毒感染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MCF-7,72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eEF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E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EF2 shRNA载体测序与原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感染的MCF-7中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shNC组相比,eEF2敲低的sh2和sh3组MCF-7细胞中eEF2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为9.244和5.938,P分别为0.001和0.004);sh1、sh2和sh3组细胞中eEF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3.552、9.614和4.432,P分别为0.024、0.001和0.011).结论 成功构建了eEF2基因低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有望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基于翻译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3′-二吲哚甲烷抑制胃癌细胞系增殖作用及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十字花科蔬菜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elmethane,DIM)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膳食植物营养应用于肿瘤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DIM(0、20、40、60、80、100、120 μmol/L)处理人胃癌细胞系BGC-823 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钙蛋白酶(Calpain)、激活转录因子 4(ATF4)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使用激活转录因子 4(ATF4)的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敲减胃癌细胞系中的ATF4,并用Western blot检测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预处理胃癌细胞系BGC-823 后,Western blot检测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改变情况.结果 MTT法、Western blot及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果表明,随着 DIM 浓度升高,BGC-823 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转染ATF4 siRNA后,BGC-823 细胞ATF4 蛋白的表达降低(F=16.17,P<0.05),且与DIM+si-NC组相比,DIM+si-ATF4 组细胞存活率增加(F=74.46,P<0.05);进一步通过BAPTA-AM螯合细胞内钙离子后,与 DIM 组相比,DIM+BAPTA-AM 组 Calpain、ATF4 和 CHOP 蛋白的表达降低(F 分别为 24.58、34.93、24.45,P<0.05),细胞存活率增加(F=31.13,P<0.05).结论 DIM可增加细胞质钙离子浓度,上调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胃癌细胞系发生内质网应激,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病原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对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进行病原鉴定,并对检出的札如病毒进一步做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对送检的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核酸检测.札如病毒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其进行RdRp区和VP1区部分片段的扩增和测序,采用系统进化树分析判定病毒基因型别.结果 送检的14份肛拭子样本和5份物表样本中检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4份,其他样本均为阴性.4份阳性样本均测序成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疫情检出的札如病毒RdRp区和VP1区均为G Ⅱ.3型,未发生重组.结论 该起幼儿园急性胃肠炎疫情是由G Ⅱ.3型札如病毒感染所致,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札如病毒的感染监测,为胃肠炎的防控提供实验室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对大鼠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72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电脑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KI组各24只.将模型组和CKI组暴露于单次30 Gy照射下,对大鼠左侧颊黏膜建立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模型.CKI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8 mL/kg)静脉注射,其余各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照射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颊黏膜肉眼观及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颊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颊黏膜组织中CD86和CD206阳性巨噬细胞数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颊黏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共刺激分子CD86和CD20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颊黏膜炎症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颊黏膜组织中CD86+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和CD8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颊黏膜CD206+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和CD20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下调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同时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上调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减轻口腔黏膜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