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42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 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CSV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分为认知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Aβ42水平对认知损害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71例CSVD患者,血清Aβ42为(2.14±0.56)μg/L。81例(47.4%)存在认知损害,90例(52.6%)认知功能正常。单变量分析显示,认知损害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清Aβ42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吸烟、糖尿病、血压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后,血清Aβ42[优势比(odds ratio, OR)2.9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632~6.348; P=0.009]、高血压( OR 2.063,95% CI 1.340~5.438; P=0.021)和空腹血糖( OR 1.598,95% CI 1.167~4.156; P=0.030)是CSVD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β42预测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 CI 0.619~0.782; P<0.001)。最佳截断值为2.39 μg/L,其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8%和80.0%。 结论:血清Aβ42与CSVD患者认知损害独立相关,可用于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测定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 40、Aβ42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依据MoCA评分将达格列净组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与非MCI亚组。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对各组间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达格列净组MMSE和MoCA评分、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浆Aβ4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5),MCI发病率、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浆Aβ42水平、Aβ42/Aβ40比值均显著降低(均 P<0.05)。达格列净组进一步分为MCI和非MCI亚组,与MCI亚组相比,非MCI亚组患者达格列净总疗程显著增高( P<0.05),年龄、收缩压、空腹C肽、HOMA-IR均显著降低(均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达格列净总疗程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OR=0.322,95% CI 0.150~0.692, P=0.004 ),年龄和HOMA-I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OR=1.109,95% CI 1.014~1.212, P=0.023; OR=3.376, 95% CI 1.276~8.931, P=0.014)。 结论:达格列净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并显著降低MCI患病率,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马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β淀粉样蛋白42(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对照组(C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D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DAPT+七氟烷麻醉组(DS组)。C组和S组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10 μl,30 min后C组吸入60%氧气2 h,S组吸入3.6%七氟烷+60%氧气2 h,同时行胫骨骨折手术。D组和DS组鞘内注射100 μmol/L DAPT 10 μl,30 min后D组吸入60%氧气2 h,DS组吸入3.6%七氟烷+60%氧气2 h,同时行胫骨骨折手术。分组处理结束后12 h时行条件恐惧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Aβ 42、Occlud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中性粒细胞,采用伊文思蓝(EB)染色法测定EB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DS组僵直时间比率下降,海马Aβ 42和MMP-9表达上调,Occludin表达下调,中性粒细胞计数和EB含量增加( 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比较,DS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Aβ 42表达和MMP-9表达下调,Occludin表达上调,中性粒细胞计数和EB含量降低( P<0.05)。 结论:七氟烷麻醉导致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海马Aβ 42沉积诱发中性粒细胞聚集,造成血脑屏障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1,5-AG)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60~75岁的T2DM患者共160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将所有患者分为T2DM伴MCI组(T2DM+MCI组, n=81)和T2DM不伴MCI组(T2DM组, n=79)。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血清1,5-AG、血清β淀粉样肽42(β-amyloid peptide 42,Aβ42)及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T2DM+MCI组患者年龄、收缩压、HbA1c较T2DM组患者高(均 P<0.05)。T2DM+MCI组患者1,5-AG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15.65±2.56)μg/mL,(18.17±3.72)μg/mL]( P<0.01);而Aβ42水平高于T2DM组[2.95(3.36)pg/mL,1.91(2.48)pg/mL] ( 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A1c( β=0.230, OR=1.259,95% CI=1.010~1.568, P=0.040)、Aβ42( β=0.188, OR=1.206,95% CI=1.033~1.409, P=0.018)为老年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而1,5-AG( β=-0.240, OR=0.786,95% CI=0.698~0.886, P<0.001)为老年T2DM患者发生MCI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血清1,5-AG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5-AG水平的降低与T2DM患者发生MCI的风险增加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nle138b对oAβ1-4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究Anle138b对慢性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24 h以内的SD乳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待细胞成熟将其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oAβ1-42组(100 nmol/L oAβ1-42处理 7 d)、oAβ1-42+Anle138b 组(100 nmol/L oAβ1-42+100 nmol/L Anle138b 共处理 7 d)、An-le138b组(100 nmol/L Anle138b处理7 d).各组处理结束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 φm)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oAβ1-42和Anle138b的主效应明显(FoAβ1-42=14.149、38.209,FAn1e138b=1.942、24.871,P<0.01),oAβ1-42 和 Anle138b 之间有交互性作用(F交互=18.425、21.904,P<0.01).单独效应分析显示,用oAβ1-42处理时,Anle138b的处理效应明显(F=16.483、19.148,P<0.01);不用An-le138b处理时,oAβ1-42的处理效应明显(F=14.149、38.209,P<0.01).结论 Anle138b可以减轻o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抑制oAβ1-42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丹酚酸B通过SIRT1/PGC-1α通路对A β1-42干预N2A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及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探讨丹酚酸B(SalB)减轻β淀粉样多肽1-42(A β1-42)干预小鼠来源神经瘤母细胞(N2A)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10 μM Aβ1-42寡聚体干预N2A细胞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使用40μM SalB干预细胞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alB干预组.使用MTT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活力;DCFH-DA染色测定实验组细胞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实验组SIRT1、PGC-1 α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与A β干预N2A细胞构建的模型组相比,SalB组处理后的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01),SalB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水平显著上升(P<0.001),MDA生成显著减少(P<0.05),有效恢复线粒体膜电势(P<0.05).另外,SalB处理后模型组细胞的SIRT1、PGC-1 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结论 SalB可以显著降低A β干预N2A细胞后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ROS产生及下调MDA水平,上调SOD水平,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SIRT1/PGC-1α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西格列汀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探索西格列汀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第Ⅰ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8周;第Ⅱ组(假手术):第1天,大鼠双侧脑室内各输注4 μL人工脑脊液;第Ⅲ组(Aβ1-42):第1天大鼠大脑双侧脑室内各输注4μgAβ1-42;第Ⅳ、Ⅴ、Ⅵ组(Aβ1-42+西格列汀):第1天,大鼠双侧海马输注4 μg Aβ1-42,然后口服不同剂量的西格列汀8周(第Ⅳ、Ⅴ、Ⅵ组西格列汀的剂量分别为1 mg/kg、2 mg/kg、3 mg/kg);第Ⅶ组(西格列汀):口服西格列汀(1 mg/kg)8周;第Ⅷ组(Aβ1-42+多奈哌齐):第1天,大鼠双侧脑室内输注4 μg Aβ 1-42,然后口服多奈哌齐(1 mg/kg)8周;第Ⅸ组(多奈哌齐):口服多奈哌齐(1 mg/kg)8周.造模完成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种大鼠记忆功能.再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海马中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溶性Aβ1-42、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s307)、GSK-3β、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氢酶(CAT)、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行海马HE和刚果红染色,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AD模型组(Ⅲ组)大鼠的找台时间和游泳距离均高于假手术组(Ⅱ组)(均P<0.001);海马GLP-1水平、CAT水平低于假手术组(Ⅱ组)(P<0.01),可溶性Aβ1-42、GSK-3β、IL-6、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Ⅱ组)(均P<0.01);HE和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AD模型组(Ⅲ组)细胞浸润性斑块物质较多,有典型的淀粉样蛋白沉积.高剂量(3 mg/kg)西格列汀AD模型组(Ⅵ组)和多奈哌齐AD模型组(Ⅷ组)大鼠的找台时间和游泳距离均低于其他模型组(均P<0.001);大鼠海马GLP-1水平、CAT水平高于其他模型组(均P<0.05),可溶性Aβ1-42、GSK-3β、IL-6、IL-1β、TNF-α水平,IRS-1和IRS-1(s307)表达水平,AChE水平均低于其他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西格列汀AD模型组(Ⅵ组)大鼠海马的GLP-1水平高于多奈哌齐AD模型组(Ⅷ组)、TNF-α水平低于多奈哌齐AD模型组(Ⅷ组);HE和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西格列汀AD模型组(Ⅵ组)和多奈哌齐AD模型组(Ⅷ组)浸润性物质较AD模型组(Ⅲ组)减少,细胞偏向正常,细胞质嗜酸性染色较少,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结论:口服8周西格列汀(3 mg/kg)可改善AD大鼠记忆功能,减轻大脑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海马神经元的AD样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LP-1、Aβ1-42、MCP-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53)与认知功能障碍组(n=49).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LP-1、Aβ1-42、MCP-1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GLP-1水平:认知功能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38,P<0.05).两组血清Aβ1-42、MCP-1、FPG、HbA1 c水平: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42、8.255、3.985、2.259,P<0.05).建立相关性模型,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GLP-1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5),与Aβ1-42、MCP-1水平呈负相关(r=-0.558、0.6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P-1、Aβ1-42、MCP-1是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LP-1、Aβ1-42、MCP-1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T2DM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99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10、0.952,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T2DM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显著升高,Aβ1-42、GLP-1水平显著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可为T2DM患者预防认知功能损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血清肝酶水平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血清肝酶水平与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4例AD患者,采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轻度组,n=40)、中度认知障碍组(中度组,n=42)和重度认知障碍组(重度组,n=32),另选取38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肝酶指标、血浆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水平及脂代谢指标.比较各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A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浆Aβ1-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C和血浆Aβ1-40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血清HDL-C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AD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酰胺转肽酶(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T、ALP、GGT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血清ALT、ALP、GGT均与血清TC、血浆Aβ1-40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ALT、ALP、GGT均与血清HDC-L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血清肝酶指标ALT、ALP、GGT水平呈高表达水平,与其脂代谢和血浆Aβ1-40水平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A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维生素D+益生菌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益生菌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02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D+益生菌治疗,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HDS)、日常生活能力(ADL)]、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糖脂代谢[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神经损伤标志物[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缓激肽(BK)、A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HDS、ADL评分分别为(18.15±3.36)分、(17.62±2.34)分、(58.02±4.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4±2.98)分、(15.94±3.10)分、(51.15±5.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ALB、TRF水平分别为(322.06±17.65)mg/L、(37.28±3.45)g/L、(2.57±0.5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19±19.32)mg/L、(34.12±2.87)g/L、(2.18±0.5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TC、TG、LDL-C水平分别为(4.32±0.85)mmol/L、(3.82±0.41)mmol/L、(1.32±0.28)mmol/L、(2.23±0.3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0.96)mmol/L、(4.41±0.43)mmol/L、(1.50±0.32)mmol/L、(2.89±0.28)mmol/L,HDL-C水平为(2.53±0.5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0.4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BK、Aβ1-42水平分别为(0.39±0.12)ng/mL、(12.24±1.56)U/L、(98.54±12.36)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3±0.16)ng/mL、(15.33±2.42)U/L、(137.59±18.2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38MAPK、P-P38MAPK表达分别为1.12±0.21、0.43±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0.19、0.28±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益生菌治疗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和代谢功能,减轻神经损伤,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