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位移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备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优选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抗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相溶解度及分子模拟对染料木素二元与三元包合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优选染料木素包合物的种类.通过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确定三元包合物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进行表征,采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考察.结果 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与二元包合物相比溶解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研究表明,以处方染料木素与HP-β-CD物质的量比(1∶1.8),加入染料木素-HP-β-CD总质量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通过酸碱位移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备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染料木素的溶解度可达8.8mg/mL,溶出度为93%;体外抗癌活性实验表明,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能明显增强染料木素对MCF-7细胞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优选工艺为酸碱位移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备染料木素三元包合物,能明显提高染料木素的溶解性,并显著增强染料木素对MCF-7细胞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乳化α-生育酚琥珀酸酯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索以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做乳化剂,制备α-生育酚琥珀酸酯纳米乳(T-NE),对纳米乳进行处方优化、制备方法以及制剂学性质考察,并且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 自2022年1―4月,先后通过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纳米乳区域确定最优处方,再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评价,包括类型确定、形态学考察、粒径大小和分布、Zeta电位、载药量和稳定性,并通过细胞活力实验(MTT)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评价.结果 T-NE的最优处方为α-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S)、维生素E、TPGS、聚乙二醇400质量比1∶1∶2∶1;所制得T-NE为O/W型,外观呈类球形且无粘连;载药量为(20.15±1.91)g/L,粒径为(258.8±3.48)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6±0.03,Zeta电位值为(-27.0±0.46)mV;4℃和25℃条件下放置稳定性良好,且适宜室温长期贮存;与游离的α-TOS药物溶液相比,T-NE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6.68μmol/L和7.50μmol/L,且空白纳米乳基本无毒性作用.结论 该实验制备的T-NE外观均一呈类球形,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载药量高稳定性好,同时表现出比游离α-TOS更为优异的抗肿瘤细胞活性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石菖蒲挥发油-丹参酮Ⅱ A复合纳米乳的制备、抗肿瘤活性及药动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联合纳米乳和石菖蒲挥发油(VOA)"引药上行"作用制备VOA-TanⅡA复合纳米乳(VOA-Tan ⅡANE),提高丹参酮ⅡA(Tan)的抗肿瘤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VOA-Tan ⅡANE的最优处方;测试VOA-Tan Ⅱ A NE的粒径、电位、形貌及体外释放情况;采用CCK8法探究VOA-Tan ⅡANE体外抗脑胶质瘤(C6)能力及血脑屏障下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药动学实验评价VOA-Tan ⅡANE的生物利用度.结果 处方优化得VOA-Tan ⅡANE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分别为(28.90±2.01)nm和(0.14±0.04),包封率为(96.58±0.26)%,呈分散均匀的球形.VOA-Tan ⅡANE的体外释放呈缓释效果,同时显著抑制C6细胞生长(其IC50值为TanⅡ A的0.18倍).药动学结果显示VOA-Tan ⅡANE的AUC0~t较Tan ⅡA提高了 2.57倍.结论 VOA-Tan ⅡANE有效提高了 Tan ⅡA体外抗肿瘤作用和体内生物利用度,有望成为Tan ⅡA脑部递送的新型纳米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微乳法制备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MT-PC-NLC).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考察OMT-PC-NLC初乳处方,再将初乳分散于冰水中固化,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固化时间、外水相体积、搅拌速度对OMT-PC-NLC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以硬脂酸为固态脂质,油酸为液态脂质,吐温/泊洛沙姆组成的复合乳化剂比例为2∶1,乙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Km)为1∶1,油相Km为1∶9,固化时间为10 min,外水相体积为175 mL,将初乳在1 750 r/min搅拌状态下分散于冰水中、固化,制备得到OMT-PC-NLC平均粒径为315 nm,粒径范围为161~650 nm.结论:采用微乳法成功制备OMT-PC-NLC,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OMT-PC-SLN)冻干粉,并对其进行药剂学性质评价.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优选微乳处方;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OMT-PC-SLN冻干粉的处方工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该制剂的外观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并考察OMT-PC-SLN冻干粉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大豆磷脂和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Kolliphor HS 15)为乳化剂,乙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Km)=3∶2,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1∶9,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硬脂酸-大豆磷脂-Kolliphor HS 15-乙醇(30∶ 100∶ 180∶360∶360);含4%甘露醇的水50 mL为外水相,1 000 r·min-1冰浴搅拌固化1h,于-20℃预冻24 h,取出,干燥24 h.OMT-PC-SLN冻干粉外观呈类球形,包封率(38.09±1.24)%,平均粒径785.5 nm,多分散系数(PDI)0.456,Zeta电位-24.82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OMT-PC-SLN冻干粉2h时累积释放率72.63%,12 h累积释放率98.42%,原料药在2h的累积释放率98.60%.结论:优选的OMT-PC-SLN冻干粉处方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与原料药相比,OMT-PC-SLN冻干粉体外释放较慢,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溶性辅料对非诺贝特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水溶性辅料对非诺贝特与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包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进行非诺贝特的增溶实验,并用机械球磨法制备非诺贝特/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以及含有少量水溶性辅料的三元体系.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RM)、体外溶出及稳定性试验等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 二元及三元体系的体外溶出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甘露醇、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泊洛沙姆188均能提高包合物的稳定性常数和包合率.此外,HPMC的加入可以使包合物更加稳定,体外溶出速率也有所提高.结论 加入少量适当的水溶性辅料可以增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的包合效果,并且形成更稳定的三元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人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VCA) I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方法 预先将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将鼠抗人IgA抗体免疫金固化在金标垫上.检测时,样本通过层析作用向上流动,样本中的IgA抗体首先被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IgA抗体捕获,其中的EB-VCA IgA抗体再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EB-VCA特异性结合,最后形成包被固相上的EB-VCA与EB-VCA IgA抗体及胶体金标记鼠抗人IgA抗体的三元复合物,通过检测线胶体金沉淀颜色的变化来定性判定样本中是否存在EB-VCA IgA抗体.结果 采用自制的GICA试纸条进行了1028份临床标本的盲法检测,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EB-VCAIgA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试剂检测的总符合率达到94.56%,阳性符合率为93.40%,阴性符合率为95.17%,Kappa值为0.873,两种诊断试剂具备一致的诊断价值.结论 用于检测血清中的EB-VCA IgA抗体的GICA试纸条的制备条件已基本建立,其检测结果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便快捷且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熊果酸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熊果酸纳米乳的制备和质量评价.方法 考察熊果酸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并通过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最优的Km值和纳米乳处方,研制出适合经口给药的纳米乳制剂.分别采用离心法考察熊果酸纳米乳的外观和形态,通过电导率判断其类型以及使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大小,使用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纳米乳形态.用HPLC测定含药纳米乳中熊果酸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载药量、包封率等.结果 优选处方为Cremophor RH40-聚乙二醇400-油酸乙酯(52.5∶17.5∶30,m/m/m).所制熊果酸纳米乳为澄清或略带乳光的淡蓝色液体,离心后稳定不分层,电导率为33.7 ms·m-1,平均粒径(53.09±10.47)nm,呈Gauss分布,纳米乳液滴,外观圆整,大小均一,状态良好.HPLC检测其稳定性良好,包封率为86.5%,载药量为0.425mg·mL-1.结论 熊果酸在纳米乳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所制得的含药纳米乳易于制备且质量稳定,可以通过制作熊果酸纳米乳的方法来提高熊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月板损伤或退变治疗:干细胞、人工聚合物支架形成组织工程体系的作用与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半月板作为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损伤或者手术切除等均有可能导致早期骨关节炎.因此,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寻求一种可完全模仿正常生理半月板的取代物尤为重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支架、刺激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niscus;tissue enginee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caffold;Synthetic polymer scaffolds;polycaprolactone;hydrogel;ECM component scaffold;tissue;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decellularized;growth factor;dynamic compression;tensile;cyclic hydrostatic pressure”,中文检索词包括:“半月板、组织工程、干细胞、支架、人工聚合物支架、水凝胶、细胞外基质组分支架、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技术、生长因子、动态压缩试验、抗拉伸负荷、循环静水压试验”,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与结论:种子细胞、支架以及生物与物理刺激物是组成半月板组织工程的重要三元素.间充质干细胞仍然是当今组织工程中最为常用的种子细胞,其可种植于人工聚合物支架或者天然支架如细胞外基质组分支架与组织衍生支架,也可通过水凝胶包裹,在体内外生长因子与力学刺激作用下,进而形成再生半月板.现如今半月板组织工程更倾向于系统性综合种子细胞、支架、刺激物成一个体系来研究.因此,如何探索出一套最符合半月板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体系已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伪三元相图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益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伪三元相图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获得制备益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E-SLN)的最佳处方.方法 首先筛选益康唑在不同固体脂质中的溶解度,并初步评价固体脂质的成乳能力,然后采用伪三元相图法获得形成微乳的区域,采用微乳法制备E-SLN,分别以药物/脂质(X1)、脂质/表面活性剂(X2),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X3)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粒径(y2)、Zeta电位(y3)为考察指标,根据CCD-RSM计算获得E-SLN的最佳处方,并对最佳处方进行验证.结果 三棕榈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和月桂酸甘油酯对益康唑均有较好的溶解能力,但三棕榈酸甘油酯成乳能力较好,根据CCD-RSM获得的最佳处方为益康唑0.06 g、三棕榈酸甘油酯0.48 g、聚山梨酯80为1.194 g、甘油为0.274 g,加水至30 mL.以最佳处方制备的E-SLN包封率为(94.06±1.54)%,与预测值偏差为2.61%;粒径为(18.88±0.38)nm,与预测值偏差为0.34%;Zeta电位为(3.53±0.031)mV,偏差为3.62%.结论 采用伪三元相图联合CCD-RSM获得的E-SLN稳定且包封率高、粒径小,可用于后续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