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中医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FT)对失眠症患者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2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芳香药枕疗法)、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EFT疗法)、D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芳香药枕疗法和EFT疗法),每组各30例.干预周期为14 d.分别于患者入组24 h和治疗2周后采用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中医症状、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B组、C组、D组的中医证候评分、PSQI量表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D组中医证候评分[(9.92±3.04)分]、PSQI量表评分[(10.27±2.59)分]、焦虑[(8.26±1.59)分]、抑郁评分[(8.14±1.71)分]均低于 B 组[(19.15±3.72)分、(12.50±2.61)分、(11.55±2.05)分、(11.62±2.11)分]和 C 组[(18.96±3.50)分、(12.14±2.78)分、(11.90±2.18)分、(11.39±2.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芳香疗法联合EFT疗法可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中医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中医药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中医药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 年12月~2022 年12 月在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就诊的140 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2 周、4 周后,两组Borden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2 周、4 周后的Borden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和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的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4 周后BA、LVA、RVA的V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联合中医药枕治疗可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颈椎曲度,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颈椎功能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针灸合并药枕治疗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探究针灸合并药枕治疗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1年 2月至 2023 年 2 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因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的 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合并药枕治疗,1 次/d,15 d为 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 1、5、10、15 d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头痛影响测试量表-6(headache impact test scale-6,HIT-6)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1、5、10、15d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IT-6 评分、PSQI评分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依次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 评分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10、15 d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IT-6评分、PSQI评分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广义估计方程评价结果显示,针灸合并药枕治疗对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较单纯针灸疗法治疗显著.结论 针灸合并药枕治疗能够缓解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道藏》药枕方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药枕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道教经典总集《道藏》中收录的大量医药文献中就包括药枕方文献.《道藏》医方文献中的药枕方可分为单味药物药枕方和多味药物药枕方,前者特点为所使用药物皆属寒性药物,而后者特点为所含药味多,且多为文献的重复收录.《道藏》药枕方内容不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同时对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联合药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药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调控血糖、血压,颅内高压患者给予适量脱水降颅压药物治疗:甘露醇或甘油果糖减轻脑水肿;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氯吡格雷片;调血脂药物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给予清除自由基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给予营养神经治疗: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麝香(冲服) 0.15 g,桃仁12 g,红花12 g,赤芍12 g,川芎12 g,干姜 12 g,大枣9 g,黄芪15 g,水煎服,每次200 mL,每日2次,连续治疗14 d;联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药枕(麝香5 g,桃仁50 g,红花50 g,赤芍50 g,川芎50 g,干 姜30 g,大枣20 g,黄芪50 g,将中药按上述比例加工成粗颗粒状,充分搅匀后填枕,每个药枕质量为500 g,做枕芯填充于枕内,药枕一面朝上,与头部接触, 每周换1次药枕),治疗21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生化指标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联合药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概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药枕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呈现出较大优势.通过对2008~2018年药枕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研究,提出:①中药枕内药物的填充逐渐多元化,由一味到功效相近的多味药联合,亦有中药名方的填充;②与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外治方法的结合,使药枕疗法的内涵逐渐丰富,疗效显著;③中药枕治疗颈椎病依然存在试验样本少、周期短、缺乏统一的疗效鉴定标准等问题,仍需不断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中医内服汤剂、外用耳穴、药枕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126例以失眠为主要表现且符合肝郁脾虚证的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采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内服中药自拟疏肝补脾汤、外用耳穴贴敷、安神药枕的"内外同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60/65)比75.41%(46/61)](P<0.05).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低于对照组[0.5(0.0,1.0)分比1.0(0.5,1.0)分、(1.23±0.49)分比(1.52±0.50)分、(0.98±0.88)分比(1.30±0.62)分、(0.92±0.75)分比(1.43±0.80)分、(7.31±1.80)分比(9.07±1.58)分],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1.0(1.0,2.0)分比1.0(0.5,2.0)分](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76%(3/63)比20.68%(12/58)](P<0.05).结论 中医内外同治法综合治疗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药枕对肝郁化火型失眠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中药药枕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为主方的药枕治疗,对照组给予荞麦皮芯作为安慰剂进行枕头治疗.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评估疗效,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观察组PSQI各项积分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这4项积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药枕能够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睡眠结构合理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中青年患者缓解速度较快,而老年患者则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枕治疗不寐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失眠亦称不寐 ,首载于《内经》 ,称"目不明""不得卧" ,《难经》始称不寐[1 ] ,主要以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及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日常需要为特征[2 ] .失眠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部分患者时寐时醒 ,严重者整夜不能眠[3 ] .长期失眠不仅使患者日间功能下降 ,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甚至还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 ,引发全身性躯体疾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等[4-5 ] ,而且这类人群患上焦虑和抑郁症的概率也会上升[6 ] .药枕是通过在枕芯中填充中药 ,以达到保健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 ,药枕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7 ] .药枕中的挥发物质在头部的自然重压及体湿的作用下缓慢释放 ,通过吸入药物有效成分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即古代医家华佗所提到的"闻香祛病"之理.本文对药枕治疗不寐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并分析其不足 ,以期为不寐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枕联合耳穴贴压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药枕联合耳穴贴压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院时存在焦虑、抑郁的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情志护理组、药枕组、耳穴贴压组、药枕联合耳穴贴压组4组,各30例.情志护理组给予中医护理方案的情志调护措施;药枕组在情志护理组的基础上加中药药枕治疗;耳穴贴压组在情志护理组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治疗;药枕联合耳穴贴压组在情志护理组的基础上加中药药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入院及出院时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以检验干预效果.结果 4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药枕组、耳穴贴压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情志护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枕组和耳穴贴压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枕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较耳穴贴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枕联合耳穴贴压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情志护理组、药枕组、耳穴贴压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药枕联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效果优于单纯情志护理、药枕和耳穴贴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