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丹芍汤联合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采用西咪替丁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芍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14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70例)予以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患儿(70例)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丹芍汤治疗,比较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后患儿皮肤恢复正常时间、关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变化,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率、患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90.00%)( P<0.05);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皮肤恢复正常时间、关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 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IL-6、IL-10、TNF-α、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IL-6、IL-10、TNF-α、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1.43%);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均未见复发。 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西咪替丁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芍汤治疗效果佳,患儿症状改善,免疫力及肾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患儿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风邪致悸"分虚实论治阵发性心房颤动
编辑人员丨2024/5/18
阵发性心房颤动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其发病具有急、变、动的特点,与风邪致病特点相近.认为风邪内动贯穿本病全程,"因风而动"是其直接病机.风邪致悸有虚实之分,急性发作期以实风致病为主,热盛动风者,治以清肝熄风,方以自拟羚夏清肝汤加减;血瘀生风者,治以祛瘀止风,方以自拟延丹理脉汤加减;痰热蕴风者,治以化痰祛风,方以自拟连蒌胆星汤加减.迁延恢复期则以虚风多见,阴虚风动者,治以养阴熄风,方以自拟枣芍珍珠汤加减;脾虚生风者,治以健脾宁风,方以自拟参英定悸汤加减.临床用药紧扣风邪特点,权衡虚实之变,随证化裁,和调脏腑气血,以达熄风止颤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基于伏气学说探讨丹芍二地汤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结合温病学家刘献琳对伏气学说的观点解析伏气学说,认为伏气致病病位为热伏血分,结合临床经验,确立伏气致病的理法方药,并基于“伏气学说”探讨丹芍二地汤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士材学派医家从气、阴、邪辨治不寐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士材学派医家遵《医宗必读》所载病机五条,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从气、阴、邪辨治不寐,有较好的效果.卫气失常所致不寐,有气机亏虚,行阴无力者,治以补气安神,方选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或补中益气汤加红花、黄柏或气虚失眠方;有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者,治以解郁除烦,药用柴、芍、丹、栀之类;阴血亏虚所致不寐,治以滋阴养血,轻者药用酸枣仁、生地之类养阴安神,重者药用鹿角胶填精益髓;邪气客内所致不寐,其邪多为水停、痰滞,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予控涎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美白功效研究苓术芍丹汤的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苓术芍丹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酪氨酸酶抑制率和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苓术芍丹汤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苓术芍丹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7 g/mL,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温度为80℃,提取次数为1次.结论 基于美白功效优选得到的苓术芍丹汤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以苓术芍丹汤为基础的相关美白化妆品的研制和开发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肠癌术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案治疗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结肠癌术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较少见,文献报道较少.其病机为手术后正气虚弱,外感风邪病毒,从而发生痿证.此病案以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抗癌为辅,脾主肌肉四肢,治疗原则当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以四君子汤、保元汤为主方进行加味;清热解毒以丹芍二地汤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芩等;两病并治,坚持长期用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芍汤灌肠联合氟罗沙星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丹芍汤灌肠联合氟罗沙星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氟罗沙星片口服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丹芍汤灌肠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骶疼痛、乏力、白带量多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周期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周期治疗后,两组身体功能、睡眠、活力水平、疼痛、情绪反应及社会孤立情况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丹芍汤灌肠联合氟罗沙星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雅慧基于月经周期气血阴阳变化论治经期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经期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月经周期有明显相关性.黄雅慧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认为经前期及行经期病机为肝疏泄失司,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上灼于口舌.经后期胞宫空虚,精血亏虚,精血不能荣于口,虚火上炎,发为口疮.治疗分别以丹栀逍遥散及归芍地黄汤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