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芍汤联合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采用西咪替丁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芍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14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70例)予以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患儿(70例)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丹芍汤治疗,比较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后患儿皮肤恢复正常时间、关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变化,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率、患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90.00%)( P<0.05);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皮肤恢复正常时间、关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 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IL-6、IL-10、TNF-α、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IL-6、IL-10、TNF-α、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1.43%);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均未见复发。 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西咪替丁以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芍汤治疗效果佳,患儿症状改善,免疫力及肾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患儿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是引起儿童周期性发热常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固有免疫失调和T细胞异常活化有关。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生长发育通常不受影响。当前临床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西咪替丁以及IL-1拮抗剂等。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可能有效。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通常在青春期可自行缓解,但是也有少数报导该病可持续到成年。该文就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西咪替丁对胸部分割照射小鼠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西咪替丁(CMTD)对局部分割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单位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CMTD,100 mg/kg),每组10只;采用X射线局部分割照射小鼠右胸腔,8 Gy/d照射,连续3 d,累积照射剂量为24 Gy,剂量率为0.883 Gy/min。照射后连续7 d给予照射给药组小鼠灌胃CMTD (100 mg·kg -1·d -1),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照射后第7天检测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分割照射对小鼠体重影响不大,但可诱发远端效应,使脾脏脏器指数降低为(0.369±0.011),与对照组的(0.396±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78, P<0.05);改变脾脏病理结构,脾脏CD3+、CD4+、CD8+、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 t=5.754、3.570、4.442、5.281、4.570, P<0.05)。而照射给药组小鼠体重恢复明显,脾脏组织损伤缓解,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显著升高( t=3.523、2.706、2.520, 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结论:CMTD可有效改善X射线分割照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提高照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可作为潜在的抗辐射治疗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胃泌素免疫球蛋白G及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胃泌素(GAS)、免疫球蛋白G(IgG)及干扰素-γ(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2021 年 9 月 66 例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 66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 32 例,观察组 34 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便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AS及INF-γ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 通过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其CK、CK-MB、ALT、AST、IL-8、IL-6、TNF-α、GAS及INF-γ水平降低;大便RV-Ag转阴率和Ig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0、10.496、16.381、15.231、7.078、7.945、11.524、9.006、16.823,均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西咪替丁这一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肝功能、GAS、IgG及INF-γ指标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升高大便RV-Ag转阴率,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西咪替丁片降解试验及降解产物的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片在光照、高温、酸、碱、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强制降解试验及降解产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40∶760)(每1000 mL中含磷酸0.3 mL和己烷磺酸钠0.94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1.0mL·min-1;进样体积20μL.结果:确定酸破坏降解产物为杂质C,氧化降解产物为杂质E,碱高温破坏降解产物2-氰基-1-(2-巯基乙基)-3-甲基胍未在强制降解产物中检出.结论:成功推测出西咪替丁强制碱、氧化破坏降解产物的结构,并阐明其产生途径,为西咪替丁片的稳定性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真实世界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全人群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全人群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方法 采集全国 21 家三甲医院使用榄香烯注射液的 4 221 例患者病例数据,从基本人口学特征、用药信息、与中西药联用方面对该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榄香烯乳状注射液使用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平均住院天数 28.81 d,春季入院患者最多,办公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最高,存在超说明书剂量使用的情况,肺恶性肿瘤为主要西医症状,气阴两虚是主要中医证型.其联合用药以西药为主,常见药物为抗凝药、镇痛药、抗菌药、甾体激素类免疫促进药,联用中药为清热解毒药、益气养阴药、润肠通便药、化痰止咳药,关联度较高的用药组合为榄香烯注射液+利多卡因+肝素、榄香烯注射液+感冒清颗粒+麻仁软胶囊+肝素、榄香烯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麻仁软胶囊+肝素、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西咪替丁+托烷司琼+地塞米松.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应用情况符合基本临床诊疗常规,但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现象,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气机阻滞证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气机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 年1 月—2022 年5 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一、六病区接受治疗的 6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气机阻滞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醋酸泼尼松片、西咪替丁注射液、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半夏泻心汤,2 组疗程均为2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2 周后临床疗效、皮疹和腹痛消失时间与反复率.结果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为50.0%(16/32),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1.3%(10/32),总有效率为75.0%(24/32),2 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紫癜和腹痛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均<0.05),反复率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气机阻滞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呕吐、纳差等症状,缩短紫癜腹痛消失时间,降低腹痛反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 6 月—2022年 5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 103 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 例)和治疗组(52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0.2 g加入 250 mL生理盐水中,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胃愈疡颗粒,9 g/次,3 次/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MTL)、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vs 84.31%,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MTL、IMA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指标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85%,对照组为 1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咪替丁治疗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单纯应用西咪替丁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减轻,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泮托拉唑延迟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的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观察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接受4周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巩固化疗的经过,探讨在治疗儿童ALL中质子泵抑制剂(PPI)延迟HDMTX排泄的解决方案和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监测MTX血药浓度指导亚叶酸钙解救,分析患儿使用泮托拉唑延迟HDMTX化疗排泄的情况.结果 本案例中,患儿第1周期未出现HDMTX延迟排泄,第2、3周期出现了明显的延迟排泄,并发生了相关不良反应事件(肝损害、黏膜炎).第4周期采用西咪替丁替代泮托拉唑后未发生HDMTX延迟排泄.结论 PPIs可致HDMTX延迟排泄风险增加,H2受体拮抗剂(H2RA)在降低HDMTX延迟排泄风险方面可能优于PPI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西咪替丁与重组人干扰素 α-1b及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们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西咪替丁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2015 年 4 月—2017 年 5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5 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2 例,男 32 例,女 20 例;年龄 6 个月~ 4 岁,平均(2.40±0.61)岁;病程 2 ~ 6 d,平均(3.50±1.30) d;其中重度脱水 14 例,中度脱水 10 例,轻度脱水 28 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