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随机抽取武汉市4个中心城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86名失智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现状和属性,采用Better-Worse系数法和敏感度公式计算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的重要度。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对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力。结果: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得分(88.67 ± 29.71)分。各项社会支持服务需求Better系数均大于Worse系数绝对值。1项(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需求为一维属性,其余29项为魅力属性。重要度排序前6位是信息性支持2个条目(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家庭照顾者提供电话咨询指导)、工具性支持1个条目(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陪伴支持3个条目(文化娱乐/体育锻炼活动、上门陪伴、陪同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2.75~4.23,均 P<0.01)。失智老年人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家庭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失智老年人亲属关系是自尊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失智老年人亲属关系是信息性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文化程度、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社会陪伴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老年人亲属关系是工具性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自变量影响作用力进入排序前3位次数分别为家庭照顾者人力资源5次、家庭经济资源和失智老年人因素各3次,亲属资源因素1次。 结论: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偏低,具有需求"期待性倾向"和"集中性"特点。提供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应优先满足"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需求,提供经济援助、咨询指导、社会陪伴等服务。家庭照顾者人力资源是影响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的关键因素,家庭经济资源和失智老年人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充分挖掘亲属资源与社区资源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宁照护用于肿瘤临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49, 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 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科预检分诊中采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EWS)模式下急诊预检分诊对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10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接受常规急诊预检分诊的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接受基于PEWS角度下急诊预检分诊的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检分诊准确率、预检分诊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护患纠纷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均高出对照组,但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04、4.84、4.39,均 P < 0.05)。观察组候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3.40、8.21、3.23、9.32、2.98、2.13、5.88,均 P < 0.05)。观察组患儿近亲属在服务态度、分诊环境、询问技巧、专业程度、照护指导上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2.87、7.66、2.07、3.00、4.01,均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4/46),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4, P < 0.05)。 结论:建立基于PEWS模式下急诊预检分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就医效率,缩短其候诊、诊治、退热和惊厥停止时间,提升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患儿近亲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双重差分法分析长期照护保险对失能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长期照护保险对失能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居住方式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基于2014年7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申请长期照护保险的城镇居民住院记录中的出院诊断记录,以得到长期照护险覆盖者为干预组,未覆盖者为对照组,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率的变化,并采用分层分析探索不同居住方式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长期照护保险的覆盖显著降低了老年人每月跌倒发生率[干预者平均处理效应(ATT)=-1.21%(95% CI:-1.82%~-0.60%)],且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TT=-1.26%(95% CI:-1.93%~-0.59%)]。长期照护保险对与配偶/亲属居住[ATT=-0.92%(95% CI:-1.47%~-0.37%)]以及居住在养老机构/医院[ATT=-2.10%(95% CI:-3.81%~-0.40%)]的老年人有显著影响,在独居人群中效应不显著。 结论:长期照护保险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对失能老年人有积极影响,与家人居住或在养老机构/医院居住对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实施效果有效应修饰作用,后期应关注重点人群,扩大长期照护保险的覆盖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全球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世界患者安全日的主题为"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鼓励患者(包括患者亲属、照护人员等)在用药安全中发声是用药安全管理和药物警戒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伦理和科学的原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患者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安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药物安全信息沟通和安全监管,成为医者及药物监管机构的用药安全合作伙伴已在全球被广泛认可,我国也应重视并着手解决患者参与药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障碍,加速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3—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化版预期性悲伤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分析影响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总分为79(72,91)分。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治疗阶段、自觉症状严重程度、是否异地就医,主要亲属照顾者的工作状态为无业、与患者的关系为父母、照顾者负担、消极应对方式,解释了83.1%的总变异。结论: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主要亲属照顾者预期性悲伤较为严重,建议血液科护士及时发现并评估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水平,并根据个体差异性给予相应的干预,以达到改善照顾者身心健康、提高照护质量及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年中国6个省份28个县(区)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6个省份28个县(区)0~17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方法:不同地区根据本地区既往数据和现有工作规划,选择调查对象对过去12个月内儿童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普查。调查对象为未上幼儿园、幼儿园、小学1~3年级儿童的监护人,以及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儿童本人。结果:调查前12个月内,儿童伤害人数发生率为4.83%,人次数发生率为5.75%,男童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均高于女童,主要照护者为其他亲属、祖父母、未成年人或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伤害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较高。儿童伤害第一位原因是跌倒,儿童伤害发生的时间主要为6-10月,地点主要为家中,发生时主要活动为玩耍/娱乐。儿童伤害发生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发生部位主要为下肢、上肢和头部。伤害结局大多为痊愈,处理方式主要为门(急)诊治疗。结论:男童、父母无法主要照护的儿童是儿童伤害防控的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伤害发生特征,在不同场所实施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健康照护视角的优逝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测评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编制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的优逝量表,为我国患者的死亡质量测评提供科学工具.方法 以本土化优逝内涵为基本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形成基于健康照护视角的优逝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测试版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邀请742名离世患者亲属对量表信效度进行测评.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03%;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一阶模型,X2/df=2.353,RMSEA=0.056,IFI=0.900,GFI=0.847,NFI=0.838,CFI=0.899.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除躯体安适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412,组合信度为0.443,平均提取方差值(AVE)为0.215]外,其他6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38~0.919,组合信度为0.757~0.912,AVE为0.445~0.635.结论 优逝量表总体上具备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患者的死亡质量,但躯体安适维度仍需进行进一步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胃癌患者照顾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照护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编制胃癌患者照顾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照护能力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根据照顾者技能模型,结合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构建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9月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442名胃癌术后患者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最终版量表包括照护认知、照护者素质、照护技能、照护者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及资源利用5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3,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1~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137%;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胃癌患者照顾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照护能力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为评价胃癌患者照顾者的鼻肠管肠内营养照护能力提供可靠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基于专家访谈的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照护服务内容要素的本土化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照护的服务内容.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13名缓和医疗照护、社区、心血管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研究共转录55204字.共提取缓和医疗照护服务内容的分析单元525个,最终提炼出躯体照护、心理支持、灵性照护、沟通教育、亲属支持、社会支持6个主题.结论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照护服务内容是推动其实践发展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