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谱系障碍默认网络与任务正激活网络交互的共激活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默认网络关键节点共激活模式异常及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在多中心、大样本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集ASD脑影像公开交换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中筛选被试者,包括ASD患者354例(ASD组)、健康对照者446名(对照组),采用共激活模式分析方法分析ASD默认网络关键节点(内侧前额叶)的共激活模式特征及其与默认网络内部其他节点、任务正激活网络之间的交互异常。采用网络分离指数(network dissociation index,NDI)评估网络内与网络间功能分离的程度,并以NDI为特征采用多变量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ASD临床症状进行预测,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 t检验。 结果:内侧前额叶处于激活状态时,ASD组默认网络楔前叶的激活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t=-4.21, P<0.01),而突显网络的背侧前扣带回和眶额-脑岛联合区的激活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t=2.93、2.61,均 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ASD组默认网络内的NDI显著升高( t=3.63, P<0.01),默认网络(内侧前额叶)与突显网络(背侧前扣带回与眶额-脑岛联合区)间的NDI则显著降低( t=-2.97、-3.31,均 P<0.01)。将NDI作为特征放入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中,可预测ASD的社交、言语缺陷及疾病严重程度( r=0.191、0.216、0.186,均 P<0.01)。 结论:静息态下ASD患者内侧前额叶的共激活模式存在异常,默认网络内部的功能整合协同能力下降,并且与任务正激活网络的功能分离程度也降低,这种异常的网络功能模式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认知功能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以弱化的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伤为特征,随访时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近年来,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为揭示不同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客观特征,为预测精神病高转化风险的人群提供了生物学标志,并为发展早期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本文对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认知功能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活动异常特征、与临床症状的关联等,并对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预测转化风险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患侧感觉运动区在皮质下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纹状体内囊梗死(SCI)后患侧感觉运动区(SMC)在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于发病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行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通过SPM8软件观察患侧SMC激活情况。通过Xjview软件对BOLD-fMRI相应脑激活区进行激活并观察,并同标准脑激活区行动态比较。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UL)对入选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于发病1周内、发病1个月及发病3个月时在fMRI扫描前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对照组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显示主要脑激活区位于对侧SMC及双侧辅助运动区。17例患者初次BOLD-fMRI均可见患侧SMC存在激活表现,但激活强度存在明显差别。根据患侧SMC激活时程及与标准脑激活区强度比较结果,将试验病例分成3组:组1共6例患者,其发病初期患侧SMC激活强度即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2共5例患者,发病1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3共6例患者,发病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逐渐增强,但仍未超过标准脑激活区。组1患者初次、1个月及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体素值为3 570.2±1 125.9、1 205.8±328.2及1 121.5±407.5,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8, P=0.001);组2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56.2±171.7、648.6±177.3及993.2±182.9,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5, P=0.018);组3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20.0±375.9、573.5±375.0及680.9±359.8,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1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0±3.3)分、(52.3±4.6)分、(63.7±2.9)分,组2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6±5.7)分、(36.6±2.4)分、(59.2±3.1)分,组3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9.2±4.0)分、(12.5±3.0)分、(13.3±5.0)分,组1、组2 FM-UL评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348.4、183.6,均 P<0.001),组3 FM-UL评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组间比较初次FM-U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个月及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191.7、304.5,均 P<0.001)。 结论:脑梗死后患侧SMC的留存是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先决条件,其早期激活并不能预测临床预后,但患侧SMC激活强度动态增强同患肢康复速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血氧水平依赖fMRI的胎儿脑功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BOLD-fMRI)可以分析胎儿大脑的神经活动信号,以获得胎儿脑功能发育的信息。BOLD-fMRI可以检测并有助于理解胎儿脑功能发育,目前已有重要研究结果,但仍需将胎儿脑功能参数及出生后神经行为表现联系起来,以提高其预测及应用价值。大规模纵向研究、融合多模态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评估胎儿大脑发育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热点。本综述中,笔者总结了胎儿BOLD-fMRI任务态研究、静息态功能连接及功能网络、胎儿BOLD-fMRI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的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共19例为病例组,1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成员均采用认知功能量表及脑功能磁共振检查进行评估,分析2组间数据。结果:病例组1年内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0.017)。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注意力相对不集中、记忆力有所下降(色词测试a、c、连线测试A耗时, P值分别为0.009、0.018、0.020;听觉词语学习测验N6项, P=0.008)。病例组执行功能、语言能力较对照组有所减弱(瑞文高级推理测验E1~E12, P=0.022;连线测试B耗时及1 min到达数, P值分别为0.023、0.004;符号数字转换, P=0.037;46~60 s内以及0~60 s内说出词语个数, P值分别为0.030、0.006)。病例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得分较对照组低( P=0.018)。病例组执行功能磁共振2-back任务的正确率偏低,左侧额叶激活明显减弱( P<0.005)。 结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会增加肥胖风险,影响患者总体精神状态,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生长激素缺乏导致工作记忆减退,可能与疾病导致额叶脑组织活性下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任务态功能MR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工作记忆网络改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联合任务态功能MRI(fMRI)及独立成分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工作记忆网络功能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入组标准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的高血压患者24例,健康对照组23名,采用3.0 T MRI进行N-back的任务态fMRI数据采集。所有的受试者在MRI检查前均完成神经心理学认知测试、血压测量及生化检查。利用SPM 12.0对任务态fMRI分析,同时利用GIFT 4.0 a软件对任务态fMRI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并对两组数据的任务态和工作记忆网络进行两样本 t检验,对结果进行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在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激活增强( P<0.05),但未见明显激活减弱区域。而在独立成分分析中,高血压组在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且未见明显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工作记忆网络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会发生异常改变,而这种损伤会通过相同功能网络脑区的功能增强进行代偿,进而维持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一般线性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在BOLD-fMRI脑胶质瘤患者个体化运动功能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一般线性模型(GLM)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定位脑胶质瘤患者个体化运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胶质瘤且病灶位于大脑运动功能区的38例患者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验证集(男25例、女13例,年龄24~69岁),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模型的训练集(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8岁)。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CA),随机提取98例人类连接组计划(HCP)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特征。依据健康志愿者的rs-fMRI和基于任务的功能磁共振(tb-fMRI)的相关性,训练基于GLM的机器学习模型。观察项目:(1)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CC)分析比较GLM预测的激活与实际激活的相似度。(2)采用Dice系数(DC)作为模型预测效能的定量指标,比较GLM与ICA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1)胶质瘤患者基于GLM的机器学习方法所预测的激活与实际tb-fMRI的功能激活相似度高[(89.47%(34/38)的患者CC值>0.30)]。(2)胶质瘤患者GLM预测任务态运动功能激活的效能,DC为0.34(0.27,0.42),优于ICA方法的效能DC 0.26(0.1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8, P<0.001);GLM在肿瘤半球的预测效能优于ICA方法,DC分别为0.36(0.17,0.48)和0.34(0.0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3, P=0.015);2种方法在非肿瘤半球的预测效果均显著高于肿瘤半球( Z=-4.33、-3.59, P值均<0.001)。 结论:基于GLM的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很好地在术前利用rs-fMRI数据预测出胶质瘤患者的tb-fMRI运动功能激活,且其预测效果好于ICA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帕金森病冲动强迫行为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中,冲动强迫行为(ICBs)的产生可能与多巴胺能功能障碍和替代治疗有关,目前对ICBs机制的理解和治疗的探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尽管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矛盾,但多数研究证据表明帕金森病伴ICBs患者较帕金森病无ICBs患者在额叶、颞叶皮质厚度和皮质下核团的体积缩小,ICBs的发生与奖赏相关行为脑区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相对保留有关。文中综述帕金森病相关ICBs的磁共振研究,包括皮质厚度、扩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及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分析,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病相关ICBs的影像学研究、揭示发病机制和探索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额叶在老年人吞咽中作用的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观察老年人的吞咽活动和认知网络,分析两者关系。方法:选取13名健康老年人,年龄61~82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吞咽造影检查(VFSS)显示吞咽时无渗漏、误吸,行吞咽和认知任务态fMRI,分析两任务的激活脑区。结果:吞咽和认知任务存在共同的激活脑区,即双侧小脑、枕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下顶叶等。吞咽任务中右侧前额叶正激活,左侧前额叶大部分为负激活,而认知任务中双侧前额叶均为正激活,且吞咽任务感觉区的激活范围大于运动区。结论:老年人吞咽活动中右侧前额叶更具优势,右侧前额叶为吞咽和认知活动共同的神经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重任务训练改善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卒中后幸存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进行功能性步行时常需同时执行运动和认知双重任务。通常情况下,其中一项或两项任务的执行能力会下降,造成双重任务间的干扰,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和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较多。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等神经影像学方法来探索双重任务的相关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