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伴Ollier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伴Ollier病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卵巢JGCT伴Ollier病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女,7岁,因性早熟伴进行性腹围增大1个月入院,6岁时诊断内生软骨瘤病伴下肢畸形(Ollier病)。此次入院经腹部B型超声及CT检查提示左侧卵巢实性占位,腹水大量;行左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网膜切除+腹水脱落细胞检测。以"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内生软骨瘤病"、"Ollier病"、"Maffucci综合征"为关键词检索1981年1月至2021年1月的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JGCT,腹水脱落细胞检测(+),网膜无结节,肿瘤分期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cs,FIGO)Ⅰc期,术后予卡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化疗,恢复良好,雌激素水平降至正常。文献检索到13例患儿患卵巢JGCT伴内生软骨瘤病(Ollier病或Maffucci综合征),结合本组1例,共14例患儿。14例患儿内生软骨瘤病诊断中位年龄为7.0岁,范围在1 d至17.0岁;卵巢JGCT诊断中位年龄为11.5岁,范围在1 d至22.0岁。其中6例患儿有雌激素升高相关表现;6例患儿合并腹水。所有患儿卵巢JGCT诊断时为FIGO Ⅰ期(其中Ⅰa期7例,Ⅰc期7例),均接受保育手术(患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辅助化疗5例,除1例术后7年复发外,其余患儿均达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范围在5~96个月。内生软骨瘤病最终转化为软骨肉瘤2例,经过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卵巢JGCT伴内生软骨瘤病罕见。对诊断为内生软骨瘤病患儿,当发现卵巢占位,且有雌激素水平升高临床表现时,通常被诊断为卵巢JGCT。卵巢JGCT伴内生软骨瘤病患儿经过手术治疗、辅助化疗预后良好,需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癌的远期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醋酸甲地孕酮(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及子宫内膜样癌(EEC)的远期结局。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入组150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初诊EAH和EEC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层,按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和MA单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完全缓解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复发生存的相关因素。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 结果:150例患者中,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和MA单药治疗组分别为76和74例,年龄分别为32.5(28.0,36.0)和32.0(28.0,36.0)岁。截至本研究随访结束时,共有96.7%(14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随访时间为57.7(26.7,70.5)个月。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和MA单药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6.3(3.5,8.3)和6.8(4.0,9.3)个月( P=0.193),2年累积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8.6%和98.5%( P=0.879),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8.1(12.5,57.3)和33.3(14.1,62.5)个月( P=0.213);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9%和65.8%( P=0.560)。在体质指数<28 kg/m 2的EAH患者群体中,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和MA单药治疗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5.7(7.6,60.3)和47.3(17.5,64.8)个月( P=0.033);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7.5%和80.6%( P=0.029)。是否进行辅助生育治疗( HR=2.358,95% CI:1.069~5.204, P=0.034)是子宫内膜病变完全缓解后无复发生存的相关因素。 结论:长期随访结果表明,相比于MA单药治疗,M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EAH及EEC的完全缓解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内膜样癌及癌前病变保留生育功能疗效评估病理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肿瘤,孕激素治疗成为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首选方案,本文阐述子宫内膜样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保育治疗前后的病理形态改变以及疗效评估的分级与术语,特别综述了子宫内膜样癌、分子分型及相关生物标志物在保育治疗中患者筛选及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及生育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预后及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9—2019年确诊治疗的28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保留组,167例)和未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未保留组,113例),收集患者年龄、术前血清CA-125水平、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2014)、肿瘤部位、是否合并局灶癌变等信息,并对患者术后的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80例BOT患者的年龄[ M( Q 1, Q 3)]为35.0(26.0,51.0)岁,术后随访时间[ M( Q 1, Q 3)]为55.2(34.7,79.3)个月。随访期间,保留组共有25例(15.0%)患者复发,未保留组共有11例(8.7%)复发。保育组和非保育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4%和90.1%( P=0.22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FIGO Ⅰ期患者相比,FIGO Ⅱ/Ⅲ期患者复发的风险更高, HR值(95% CI)为2.872(1.283~6.431)( P=0.010),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未增加患者复发风险( P=0.116)。共随访到72例患者有妊娠意愿,39例(54.2%)患者成功妊娠,其中37例成功分娩,2例选择性终止妊娠。 结论:保育手术并未增加BOT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且生育结局良好;FIGO分期是BO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述评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我国女性癌症中第五大常见癌症,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不同分期及风险者治疗方案不尽相同,随着保育手术普及,对术前精准分期和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RI是CC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但MRI常规序列对CC的诊断及评估受限于主观经验,且缺乏客观定量,准确性欠佳.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等新技术,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肿瘤乏氧环境以及细胞增殖和蛋白代谢等多维度的精准定量信息,用于CC术前精准诊断和风险评估,为全面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代谢等提供可视化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影像大数据,有助于解决临床难题.本文将针对CC分期、疗效及是否复发评估等临床难题,综述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在CC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推动其临床应用,提升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7
森林粗木质残体主要包括倒木、枯立木、大枯枝、树桩和粗根等,它们是绝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成分,在全球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极端高温、干旱、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正在加速树木死亡,改变森林粗木质残体形成的方式和分解过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也会受到深刻影响,生态学家对此也越来越重视.如今,生态学家通过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围绕粗木质残体的分解特征、调控机制和分解过程中粗木质残体上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促进了粗木质残体生态学的快速发展.该文首先汇总了最常见的用于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的研究方法,并且描述了各研究方法适用的情景.其次,从形态、物理和化学性状方面探讨了粗木质残体的分解特征.然后,围绕着影响森林粗木质残体分解的控制因素,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已取得的研究结果.具体来说,粗木质残体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分解者和环境条件的调控,其中基质质量和分解者在样点尺度上影响着分解过程,基质质量对分解者群落有自下而上的调控作用,环境条件在区域或更大研究尺度上发挥主导作用.粗木质残体在分解的同时孕育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生物,主要类群包括苔藓类附生植物、细菌、真菌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对森林粗木质残体的利用方式最为复杂,可能将其作为栖息地、掩蔽所、繁殖地、取食场所.附生植物的演替过程与分解时间正相关,但与腐烂程度联系不紧密,其他生物类群的演替则更多地受到基质质量的影响.由于以往的综述鲜有涉及不同结构组分(树皮和木质部)分解的研究进展,该文补充和探讨了树皮和木质部的分解特征和潜在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粗木质残体分解缓慢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限制,目前许多机理的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该文围绕粗木质残体分解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探讨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及可能的研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深圳后棱蛇(有鳞目:蛇亚目:水游蛇科)补充描述和受胁等级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8/17
2023年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莲花山采集到3号后棱蛇属Opisthotropis物种标本,经分子和形态学比对后鉴定为深圳后棱蛇O.shenzhenensis,为该种已知最东分布点.此前,深圳后棱蛇形态数据仅依据2号雄性和4号雌性模式系列标本确定,本研究依据新采的2号雄性标本和1号雌性标本,对深圳后棱蛇进行了形态学的补充描述.深圳后棱蛇目前仅知6个分布点,集中于深圳和东莞,结合其分布和栖息地现状,依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评定标准,建议将其评估为易危(VU)等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气候变化下我国两面针潜在适生区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预测分析气候变化下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两面针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49条两面针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信息、19个环境因子和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分析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 当前气候情景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取决于4个环境因子: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平均气温(Bio1);未来气候情景下,两面针高适生区质心主要向东北和西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范围为13.63~153.95 km;两面针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稳定不变的高适生区与当前相比将减少至21.68%左右,且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地区,这些稳定不变区域可作为两面针半人工种植的首选地区.结论 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制定两面针合理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未来气候变化对两面针种群传播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武汉市东西湖区托幼机构保教人员意外伤害急救技能掌握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保教人员意外伤害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3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东西湖区12所幼儿园的258名保教人员开展网上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保教人员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8.4%.近3个月内,55.0%(132/240,幼师和保育员)的调查对象班上学生在校内发生过幼儿意外伤害,主要类型为跌倒磕碰伤、鼻出血、运动扭伤.97.6%(248/254)的调查对象认为保教人员有必要学习急救技能,96.9%(246/254)学习过相关急救技能.掌握意外伤害急救技能的有147人,整体掌握水平为57.9%.具备技能的人数和构成比较高的前3个项目依次为手臂骨折的急救,有252人(99.2%);食物误入气管的急救,有249人(98.0%);心搏骤停的处理方式,有246人(96.9%);懂得心肺复苏正确的具体步骤的最少,仅70人(27.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保教工作年限在10年及以上保教人员,工作年限<2年(OR=0.360)和2~4年(OR=0.200)人员的掌握水平更低(P<0.05);相对未学习过相关急救技能的保教人员,学习过人员的掌握水平更高(OR=12.486,P<0.05);相对于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区域的保教人员,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保教人员的掌握水平更高(OR=2.818,P<0.05).结论 该区幼儿园保教人员意外伤害急救能力掌握水平较低,应以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区域、未学习过相关技能和工作年限较短的保教人员为重点对象,创新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对保教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珍稀濒危沉水植物水菜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该研究分析了水菜花的花部形态、性比、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反射光谱、花粉限制与无融合生殖及其传粉者类型与行为.结果表明:(1)水菜花雌雄异株,雌、雄个体的性比约为1∶2;水菜花雌、雄花形态相似,但雌花略大于雄花.(2)水菜花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在花蕾期和开放期均较高.(3)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水菜花的主要传粉者,传粉效率较高且访问雄花的频率显著高于雌花.(4)水菜花雄蕊、雌蕊间的花色距离显著高于中华蜜蜂辨别的阈值(P<0.001).(5)在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水菜花坐果率分别为95.29%和98.42%,并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综上所述,水菜花两性模拟的欺骗性传粉并不完美,传粉者可以从视觉上区分雌花和雄花;而由于水菜花雄花数量较多,传粉者低频率的"错访"足以达到水菜花雌花的繁殖需求.因此,在今后开展水菜花迁地保护、人工种群恢复等保育工作时,应重视水菜花种群大小、性别比例和当地传粉者种群数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