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 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政府最优卫生健康支出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政府增加卫生健康支出的条件以及卫生健康支出在总税收中的最优占比.方法: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OLG),引入了卫生健康支出对长寿风险的影响,从而建立了卫生健康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测试各参数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结果:当经济环境满足阈值条件时,存在最优卫生健康占比,以助力人均最大化.结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资本产出弹性系数越大,最优卫生健康支出比例越大;效用贴现因子越大,最优卫生健康支出比例越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以及最具有成本效用的检查间隔时间方案。方法:基于18篇涉及DR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和卫生经济学的文献,全国3个三级甲等医院眼科9名医师的问卷调研资料和临床实际(全国各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谈判后的支付价格等),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角度构建Markov模型并设置参数,预测中国糖尿病患者从45岁开始无DR检查以及DR检查(均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产出,包括累积失明天数、累积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即健康效用值),以及相应的单眼、双眼直接医疗成本(采用3.5%贴现率),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累积失明天数无DR检查方案为2 375.00 d,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01.00~738.00 d。6种DR检查方案的累积生命年为27.120 34~28.005 00年,QALY为9.502 96~9.875 02。单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52 065.00~52 408.00元。双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9 100.00~79 603.00元。单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DR检查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分别为-55 523.75、-55 865.32、-56 034.66、-56 194.05、-56 368.54元/QALY,均具有绝对优势;双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的ICER为17 469.07~18 325.15元/QALY。以意愿支付阈值为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 976元/QALY),与无DR检查方案比较,单眼治疗情况下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的成本效用概率为85.9%,具有绝对优势的概率为55.2%;双眼治疗情况下,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具有成本效用的概率为61.4%。结论:以Markov模型对4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提示免散瞳眼底摄片法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可作为我国DR远程检查方法;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即2年进行1次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即每年进行1次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复旦大学中国综合医院排行榜等。将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医院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优势专科声誉得分和科研学术得分作为产出指标,政府卫生支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三级甲等医院数占比作为环境变量,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医院运行效率和规模收益。结果:环境变量影响我国医院运行效率( P<0.05),剔除其影响后,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医院运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03、0.961和0.726。其中,4个省份的医院规模效益不变,26个省份递增,1个省份递减。 结论:纯技术效率是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规模效率偏低会影响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多数省份医院的规模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医院运行效率,笔者建议医院应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变量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为浙江省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数据,用统计描述和赋值法分析浙江省医院和学科科技创新竞争力。结果:浙江省百强医院数位于全国第4,百强学科数位于全国第5。全国20强医院浙江省仅占2家,82.7%的省内排名第一学科集中在这2家医院。53%的浙江百强上榜学科排名在各自学科榜的50名以后。结论:浙江省医院和学科科技创新竞争力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但顶尖医院和优势学科较少且分布不均,整体学术影响力不足。建议通过开放合作、强强联合打造一流医院和一流学科,推进卫生健康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学术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相关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临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2017年内科系统全年的产出能力得分,根据产出能力得分对2018年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比较实施前后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根据DRGs产出能力得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后,2018年医院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高于实施前,医疗服务效率中时间效率指数较实施前降低,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方案满意度得分情况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36、3.367、-13.090、-14.665、-11.630、-10.005、-11.572、-13.941、-8.906; P<0.05)。 结论:医院内部以DRGs产能得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条件下,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医学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梳理分析国际知名概念验证中心运营模式与成效,探讨促进我国临床医学领域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政策梳理及官方网站检索整理美国及欧洲主要概念验证中心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及在健康领域的投入与产出,结合我国现状及本单位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概念验证中心的核心功能应包括研发支持、科技评价与交流服务。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充分开放资源、探索多元化模式,保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结论:我国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应依托公立医院建设,注重医生全程参与学科交叉,机制灵活,大力推进医药卫生领域技术经理人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概念框架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测模拟检验。结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绩效评价概念框架基础上拟定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候选指标库。基于此指标库制定问卷,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对20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建立了包括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的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组织结构与管理(权重0.21)、资源投入(权重0.24)、签约服务过程(权重0.19)、签约服务效果(权重0.36)。以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实测对象对个别指标的数据获取方式或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完善。结论: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评价工具设计以结果产出为重点,综合从供需双方、健康管理服务规律等多角度评价签约服务质量;可为政策评估实施部门评价签约服务改革绩效提供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价值导向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在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构建以健康价值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筛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核心指标;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绩效考核的院长/副院长、医疗服务工作负责人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负责人,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考核方案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依据"投入-过程-产出"绩效评价模型,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初步构建健康价值导向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22年3—5月,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分,运用界值法进行指标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健康价值导向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按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产出(0.377 3)、投入(0.336 3)和过程(0.286 4);二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3位者为卫生人力(0.177 8)、健康素养和健康结局(0.157 6)、反应性与满意度(0.142 6);三级指标包含医疗指标17个、预防指标16个以及医防融合指标17个,三级指标权重排名前2位者为就诊居民满意度(0.052 4)和医务人员满意度(0.050 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健康价值导向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较好,有助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并提升运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眼科是专科化程度较高的科室,通用门诊电子病历无法满足其专科特殊业务需求。推行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可规范诊治流程,提升病历产出效率,强化慢性眼病的进展监测,辅助诊疗决策。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结合通用门诊电子病历在眼科临床使用的痛点及眼科医生在临床诊疗、科研中的实际需求,经过认真、全面、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制定《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专家共识(2024)》,旨在为眼科门诊电子病历的设计、应用和管理提供更加专业、精细和实用的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