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 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LUSC 细胞中 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 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 lncRNA MIR22HG 与 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 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TaqMan探针非洲猪瘟病毒E301R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E301R基因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应用于临床样本中ASFV的检测.方法 通过对ASFVE301R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PCR扩增E301R基因片段,克隆至pCAGGS载体,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92份临床样本,并与商品化ASFV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另采用建立的方法对E301R基因转录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质粒标准品在1.6×(101~108)拷贝/μL范围内,与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239 x+40.774,R2=0.994;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验证CV均<2%;除 ASFV外,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及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均未出现扩增曲线;最低可稳定检出1.6× 101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浓度为1.6× 102和1.6× 101拷贝/μL质粒标准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ASFV荧光PCR试剂盒对92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6.7%(Kappa=0.932,P=1.000).E301R基因可能为ASFV感染的中期转录基因.结论 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可用于临床样本中ASFV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光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NIR-PIT)利用光敏剂耦合单克隆抗体的共轭物与相关性抗原结合,当近红外光照射到肿瘤区域时,共轭物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发生结构变化通过物理应激方式介导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局部破坏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鉴于NIR-PIT疗法的高疗效、低毒性的特点,NIR-PIT在多种肿瘤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疗法。目前,多项Ⅰ/Ⅱ期关于NIR-PIT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IT的疗效令人鼓舞,毒性反应可接受。已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评估该治疗模式疗效。本综述文章对NIR-PIT抗肿瘤作用机制、可选的治疗靶点、在各肿瘤的研究进展、NIR的选择与递送,以及面临的挑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穿透肽递送的流感病毒M2胞外区通用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设计通用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并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力.方法 合成含H1N1、H3N2、H9N2亚型甲型流感病毒M2(3M2e)胞外结构域的DNA序列,克隆至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3M2e.将质粒pVAX1-3M2e分别与细胞穿透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RVG9dR、Protamine、RVG9dR+Protamine 多肽复合物(质量分数1∶1)按不同质量分数混合(1∶0.5、1∶1、1∶2、1∶4、1∶8),进行凝胶阻滞试验,以确定DNA与CPPs的正确结合;并通过细胞荧光试验在细胞水平(293T细胞)检测CPPs的递送效率.选择RVG9dR+Protamine递送质粒pVAX1-3M2e经肌内免疫雄性BALB/c小鼠(多肽复合物两种剂量:25 μg pVAX1-3M2e+500 μg多肽复合物、50 μg pVAX1-3M2e+1000 μg多肽复合物,每组8只小鼠),检测通用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对3种亚型流感病毒(H1N1、H3N2、H9N2)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 DNA与RVG9dR、Protamine、RVG9dR+Protamine的最佳结合比分别为1∶2、1∶2、1∶1;RVG9dR+Protamine在1:20的质量分数下对质粒pVAX1-3M2e具有超强的递送效率;50 μg pVAX1-3M2e+1 000 μg多肽复合物对3种亚型流感病毒攻毒组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结论 由RVG9dR+Prot-amine多肽复合物递送的质粒pVAX1-3M2e在小鼠中提供了针对3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交叉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合人血小板裂解液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培养基选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结合人血小板裂解液(platelet lysate,PL)选取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适用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生长,且在培养过程中不影响细胞各项功能的基础培养基,用于大量高代次hUC-MSC的培养.方法 将MSCBM、α-MEM、IMDM 3种基础培养基分别与PL UltraGROG Advanced进行配比,培养P0~P8代hUC-MSCs,对比不同代次的细胞形态、扩增数量、增殖功能、分化功能及免疫表型,确定适用于HUC-MSCs培养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果 3种培养基培养的P1~P5代细胞,形态均一,呈放射状生长,与标准的细胞形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DMVSα-MEM=0.159,tMSCBMVSα-MEM=0.147,tIMDMVSMSCBM=0.161;P 均>0.05),培养至P6~P8代时,MSCBM、α-MEM培养的细胞与P0~P5代细胞形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DM VSMSCBM=0.132,tIMDMVSα-MEM=0.128;P均>0.05);MSCBM、α-MEM、IMDM培养的 P1~P8代细胞阳性表达CD73、CD90、CD105,表达率均约达99%,阴性表达CD34、CD45,表达率均低于2%,不同培养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DMVSα-MEM=0.102,tMSCBMVSα-MEM=0.106,tIMDMVSMSCBM=0.113;P均>0.05);3种培养基培养的P8代细胞克隆形成性不同,MSCBM培养的细胞形成的单个克隆团和克隆团内细胞数量均高于α-MEM、IMDM培养的同代次细胞(t分别为0.023、0.049,P均<0.05);3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增殖功能由高到低分别为MSCBM、α-MEM、IMDM,其中MSCBM显著高于IMDM(t=0.041,P<0.05),而与α-ME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1,P>0.05),倍增时间(DT)与增殖功能结果一致;3种培养基培养的同代次细胞均具有较强分化功能,培养的P8代细胞分化成骨和成软骨的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tIMDMVSα-MEM=0.119,tMSCBMVSα-MEM=0.112,tIMDMVSMSCBM=0.111;P均>0.05),MSCBM培养的P8代细胞分化的成脂细胞数量高于α-MEM培养的P8代细胞(t=0.036,P<0.05),α-MEM培养的P8代细胞分化的成脂细胞数量高于IMDM培养的P8代细胞(t=0.031,P<0.05).结论 确定了最佳hUC-MSCs培养体系为MSMBM添加5%UltraGROG Ad-vanced,其次为α-MEM添加5%UltraGROG Advanced,建议选择此两种无血清培养体系用于MSCs的大规模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降脂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降脂药物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抑制剂和ω-3脂肪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抑制剂、载脂蛋白C3(Apo C3)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ASOs)、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胆固醇疫苗的研究使得新型降脂药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且呈现出潜在的良好疗效.本文对于降脂治疗药物的应用及研发进行综述,为降脂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度普利尤单抗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特征,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中重度哮喘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常导致肺功能下降.近年来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用于治疗重度哮喘的生物制剂,为哮喘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可以在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度普利尤单抗作为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时疗效显著,其可以与IL-4Rα高亲和力结合,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2型气道炎症,改善肺部症状,控制哮喘发作.经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的哮喘患者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减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并且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哮喘安全性良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常可自行缓解.度普利尤单抗为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是国内外指南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推荐药物.但目前国内上市时间较晚,研究报道较少,临床研究的周期短、样本量数据较少,仍需长期研究观察.本文将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表达小GTP酶Rab3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性生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Rab32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判断NSCLC中Rab32的表达;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细胞中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Rab32过表达慢病毒感染A549和H1299细胞,构建Rab32稳转A549和H1299细胞株为观察组,空载体慢病毒感染A549和H1299细胞后构建的为对照组;利用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判断Rab32对NSCLC细胞影响增殖能力;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b32对A549和H129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细胞中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和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中Rab3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549、H1299和HCC827中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其中A549和H1299细胞中Rab32 mRNA和蛋白较Beas-2B下降显著。A549、H1299细胞中,观察组的Rab3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观察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观察组细胞的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间皮表型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Rab32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作为潜在临床治疗NSCLC患者新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尼拉帕利通过DDX21增强胶质母细胞瘤放射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放疗增敏剂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利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放疗的相关性;CCK-8测定尼拉帕利在GBM细胞(A172、U251和U87)中的最适作用浓度和最适作用时间;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尼拉帕利对GBM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GBM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DExD-box解旋酶(DExD-box helicase,DDX21)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研究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DDX21在GBM中细胞核定位的影响,以探讨尼拉帕利在GBM中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519个肿瘤细胞系中,PARP抑制剂在胶质瘤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与核糖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在44个实体肿瘤细胞系中,同源重组修复能力与核糖体生物合成能力高度正相关.尼拉帕利在A172和U87细胞系中的IC5.值分别为(10.77±3.31)μmol/L和(32.37±2.84)μmol/L;在尼拉帕利浓度为348 nmol/L和1 044 nmol/L时A172细胞的辐射剂量增强因子(DEF37)分别为1.99和2.17,在1 056 nmol/L和3 169 nmol/L时U87细胞的DEF37分别为1.10和1.44,尼拉帕利对p53野生型的A172细胞和U87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但对p53突变型的U251细胞无放疗增敏作用;在A172细胞和U87细胞中尼拉帕利联合放疗组的G2/M期细胞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可以使A172和U87细胞阻滞在对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实现放疗增敏.最后,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处理U87细胞后,DDX2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处理U87细胞后,DDX21从核仁到核质重新定位;敲低DDX21会引起U87细胞产生放疗抵抗,尼拉帕利对DDX21敲低后的U87细胞仍有放疗增敏作用.结论:尼拉帕利通过使DDX21从核仁到核质重新定位,影响核糖体生物合成,产生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增加U87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扁蒴藤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扁蒴藤素(PM)对骨肉瘤细胞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DM浓度梯度递增长期培养法在体外建立ADM耐药细胞MG-63/ADR,CCK-8检测不同浓度ADM对骨肉瘤细胞MG-63和MG-63/ADR细胞活力的影响,验证ADM耐药性;随后将MG-63/ADR细胞随机分为MG-63/ADR组(正常培养)、PM低剂量组(加入0.5 μmol/L PM)、PM中剂量组(加入1.0 μmol/L PM)、PM高剂量组(加入2.0 μmol/L PM),CCK-8检测不同浓度ADM处理下各组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p-MST1)、MST1、磷酸化大肿瘤抑制因子1(p-LATS1)、LATS1、磷酸化Yes相关蛋白(p-YAP)、YAP蛋白表达.结果 25、125、625、3 125、15 625 ng/mL ADM干预下,MG-63/ADR细胞活力较MG-63细胞显著升高(P<0.05),说明ADM耐药细胞模型建立成功.与MG-63/ADR组相比,PM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数量减少且细胞逐渐皱缩、间距变大,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率以及p-YAP/YAP水平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和p-MST1/MST1、p-LATS1/LATS1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 PM对骨肉瘤细胞ADM耐药性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与激活Hippo通路、下调YAP信号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