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 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 慢病毒感染、MDR3 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 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 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 基因野生型组、MDR3 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 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 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 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 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 4 组肝细胞分别加入 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4 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 1%脂肪乳诱导处理 32h和 48 h MDR3 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液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确定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为 32 h.与MDR3 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在脂肪乳处理后 32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TBA)水平均明显降低[ALT(ng/L):148.3±2.3 比 164.9±7.0,AST(ng/L):2767.4±78.8 比 3239.4±107.1,TBil(μmol/L):7.6±0.2比13.6±0.3,DBil(μmol/L):1.8±0.1比5.7±0.2,TBA(μmol/L):3.4±0.2比6.7±0.1,均P<0.05];空白对照组、MDR3 基因野生型组、MDR3 基因突变组和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MDR3、MRP2、MRP3、MRP4 的ABCB4、ABCC2、ABCC3、ABCC4 基因mRNA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基因mRNA在MDR3基因突变组呈高表达(2-??Ct:1.258±0.200比1.001±0.052),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呈低表达(2-??Ct:0.387±0.247 比 1.258±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3 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BSEP的ABCB11 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增高(2-??Ct:2.955±0.479 比 1.333±0.529,P<0.05).结论 茵陈水提物对MDR3 基因突变导致的PNAC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降低TNF基因的mRNA表达和改善编码BSEP的ABCB11 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德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养护肝脏科普宣教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压力感知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海德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养护肝脏科普宣教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压力感知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科普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海德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养护肝脏科普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并评估两组知识掌握水平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希望水平量表(HHI)各维度评分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养肝护肝相关知识水平掌握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海德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养护肝脏科普宣教有助于减轻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压力感知水平,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提升患者希望水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肝藏血,心行之”辨治强迫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肝藏血,心行之”理论,提出血行失和、心肝失调是强迫症的病机关键,其治疗在于“心肝同调、养血畅脉”,临证可采用清心、宁心、养心及疏肝、养肝、镇肝六法作为基础治法,复心肝之体而制其用,除心肝之邪气而断致病之源,则血行失和可除,而病可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肝体阴而用阳"理论辨治急性肝损伤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肝病在我国发生率居高不下,肝损伤作为各种肝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医学常予以保肝、退黄、调脂等治疗.随着近年对中药成分的不断开发,诸多中药展现出保肝优势,并被广泛应用于肝病的治疗当中.本文通信作者侯爱画教授基于"肝体阴而用阳"理论,肝脏中以肝血为体,肝气为用,提出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过程应养肝血与疏肝气并行,针对湿、热、毒、瘀等致病因素,予以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同时不忘补益脾肾二脏,以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重构本草——沙苑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沙苑子功效主要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症靶为遗精、视物模糊;标靶为蛋白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苑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补肾固精、明目、调脂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本品无毒,但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临床常用剂量为9~15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沙苑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王柏枝"肝肾同治"思想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机制复杂,不但是男性普遍存在的性健康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王柏枝认为ED病情有急缓之分,病位有肝肾之别.以肾为本、肝为标,并有湿、痰、瘀夹杂其中,或有阴虚,或有内热.ED急发常责之于肝,有肝气郁结,肝经湿热,肝肾亏虚,常用疏肝理气之逍遥散、清肝利湿之龙胆泻肝汤、滋阴养肝之滋水清肝饮等.缓发养肾,自创起痿丸温肾阳、暖命门、补肾精、强宗筋、活血脉、健脾养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优化及更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中关于中药干预DR的专利.采用R语言中的itemFrequency函数、Apriori算法、hclusts包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包arulesViz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Cytoscape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专利复方96个,涉及253味中药.(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54次,21.34%)、三七(44次,17.39%)、黄芪(43次,16.99%)、当归(41次,16.20%)、枸杞子(36次,14.22%).(3)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101次,40.00%)最多,五味以甘味(104次,41.12%)最多,归经以肝经(89次,35.17%)最多.(4)中药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药对是菟丝子-车前子、决明子-茺蔚子、灵芝-蕤仁、密蒙花-黄连、决明子-青葙子.(5)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中药.第I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第II类滋阴清热;第III类补肝益肾明目;第IV类活血化瘀;第V类补气养阴、活血通络.(6)核心中药处方:共挖掘到1个核心处方,即山药、枸杞子、黄芪、生地黄、石斛、甘草、菟丝子、麦冬.结论 中药治疗DR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多选用活血化瘀及补虚类中药,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新处方可用于疾病各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不同工艺对养肝降草合剂整体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考察提取、浓缩、离心、灭菌工艺对养肝降草合剂整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采用菲罗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0℃.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红景天苷、栀子苷、连翘酯苷A、特女贞苷、甘草酸、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并计算其转移率.结果 15批不同工艺下样品指纹图谱中有 20 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 0.950.6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 96.96%~106.69%,RSD 0.97%~2.87%,转移率大于 80%,总转移率大于 90%.结论 养肝降草合剂在不同工艺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