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HZ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2021年6月4日至2022年1月5日确诊为HZN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32例)单用加巴喷丁,B组(30例)单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C组(31例)利多卡因贴膏联合加巴喷丁;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后,A组28例,B组28例,C组29例。记录治疗前(T0)和治疗后1周(T1)、2周(T2)、4周(T4)及12周(T1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各组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T0、T4、T12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7.8±10.0)、(60.9±11.4)和(63.5±12.5)岁( P=0.318),男性构成分别为46.4 %(13例)、35.7%(10例)和44.8%(13例)( P=0.472)。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SF-MPQ评分在各时间点较治疗前降低(均 P<0.05),C组患者T12时间点VAS评分和SF-MPQ评分分别为(1.2±0.4)、(5.2±2.4)分,低于A和B组患者(均 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C组加巴喷丁及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用量低于A和B组患者(均 P<0.05)。3组患者PSQI评分在T4、T12时间点较治疗前降低(均 P<0.05),C组患者在T4、T12时间点PSQI评分为(5.7±1.2)、(4.5±1.2)分,均低于A和B组患者(均 P<0.05);3组患者SF-36评分在T4、T12时间点较治疗前提高(均 P<0.05),C组在T4、T12时间点SF-36评分为(91.7±8.5)、(93.1±6.3)分,均高于A和B组(均 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9例)、10.7%(3例)、13.8%(4例)( P<0.05),B组及C组不良反应均少于A组(均 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HZN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系统用药量,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治疗HZN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消癥止痛凝胶贴膏指纹图谱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评价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重现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及体外释放度试验对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的重现性进行评价。采用HPLC法建立消癥止痛凝胶贴膏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 ml/min;柱温25 ℃;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建立HPLC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10批消癥止痛凝胶贴膏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消癥止痛凝胶贴膏中延胡索乙素24 h累积释放量为0.23 mg,8 h累积释放率为91.54%,且6份样品各时间点的 RSD值均<3%。 结论:应用指纹图谱技术及体外释放度建立了消癥止痛凝胶贴膏制备工艺重现性的评价方法,可为贴膏剂制备工艺重现性的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药外用制剂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晚期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及独特优势,其在KOA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大等特点,而现代外用中药制剂在提高透皮吸收性、降低皮肤刺激性、药效持久性、增加生物相容性、使用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两者在制备工艺、药效发挥及使用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文章通过归纳相关文献,论述中药传统和现代外用制剂在KOA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外用中药制剂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制备工艺流程、结合现代技术创新给药方式及改进剂型等可能是今后潜在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KO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便通凝胶贴膏的制备及药效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化便通凝胶贴膏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对阳虚便秘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便通凝胶贴膏的制备工艺.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贴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动物采用"白醋+0℃冰水+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阳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市售的便通胶囊,每次灌胃1.2 g/200 g,每日两次;贴膏组贴敷制备的便通凝胶贴膏,每次贴12h,贴于大鼠腹部;观察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粪便含水量及血清中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内皮素(ET)、胃动素(MTL)的含量.结果 正交实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PVPK90 1.5 g、高岭土 1.0g、聚丙烯酸钠1.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5 g,经验证优化后的制备工艺稳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粪便含水量及血清中Gas、VIP、ET、MTL的水平均有显著差异,说明造模成功;给药后,阳性对照组与贴膏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 优化的便通凝胶贴膏制备工艺可行,对阳虚便秘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四黄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外敷加味四黄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巴布膏)外贴治疗,治疗组采取加味四黄膏外敷治疗,均治疗7 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肿胀程度、AOF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踝关节肿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及踝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黄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肿胀,改善踝关节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腰-膝同调手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观察腰-膝同调手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就诊于我院KOA患者 100 例,使用SPSS 25.0 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分为2 组.实验组(腰-膝同调手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与对照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各 50 例.对比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KROM),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 96%,对照组有效率为 82%,实验组临床疗效更优(P<0.05).2 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均降低,KROM增大,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膝同调手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能降低KOA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僵硬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增大膝关节活动度,比单纯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的疗效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普瑞巴林及抗病毒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病人和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亚太地区HZ发病率为3~10/1000人/年 [1]. HZ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颅神经或背根神经节重新激活引起的.急性HZ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单侧疼痛的水疱或大疱,沿神经分布 [2].HZ的疼痛对病人身体、情绪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3].有关HZ急性期疼痛的相关研究表明,9%~34%的HZ病人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制剂原料及中间体理化性质的中药凝胶贴膏成型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以中药饮片细粉为制剂原料,研究制剂原料及中间体理化性质与中药凝胶贴膏成型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成型规律.选取48种中药复方为模型处方制备凝胶贴膏,使用旋转流变仪分别测定各处方膏体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屈服应力(τ)、蠕变柔量[J(t)]等流变学参数.通过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对制备的中药凝胶贴膏进行质量评价,对各处方膏体的特征物理性质进行聚类、主成分等统计分析.以膏体的流变学性质对贴膏成型质量进行预测,贴膏7 d后成型质量预测准确率为83.72%,对30 d后的贴膏成型质量预测准确率达88.37%.当膏体G'、G"等参数较大且J(t)较小时,贴膏成型质量较好;当膏体的涂布点≥3时,膏体涂布困难.此外,当处方中含金属离子中药占比较高时,主要影响贴膏30 d成型质量,黏性较低.当处方中含酸性化学成分占比较高时,主要影响贴膏7 d成型质量,残留较多.研究结果提示基于膏体的流变学性质,可预测中药饮片细粉凝胶贴膏的成型质量,为中药凝胶贴膏的处方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对后交联凝胶贴膏基质的性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以祖师麻Daphnes Giraldii Cortex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渗漉流浸膏为药物模型,研究其对后交联凝胶基质黏弹性及释药性的影响.方法 结合黏附力测试、流变学指标、体外释放度试验及相关性分析,考察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软化点及pH值对后交联凝胶基质成型过程中关键流变学参数及贴膏释药性的影响.结果 当乙醇体积分数在75%~95%时,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及pH值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软化点则相反.出膏率主要通过影响基质的复合模量(G*)及屈服应力(τ)值来影响贴膏内聚力及抗剪切能力,软化点和pH值主要通过影响基质G*、r、弹性模量(G')、G值来影响贴膏的结构稳定性、抗剪切性、初黏力及剥离强度.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祖师麻甲素10 h内的累积释药率随提取物醇提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大,但提取物3个理化性质对释药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 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对后交联基质的性能影响总体差异不大,通过检测基质相关的流变学指标可以有目的地对基质配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贴膏的成型质量和后交联基质的普遍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活血定痛凝胶贴膏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优化活血定痛凝胶贴膏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酚、浸出物三项指标的提取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数、滴速 3 个影响因素,优化活血定痛凝胶贴膏的乙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 60%,溶剂倍数为 10 倍量,滴速 2 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其指标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 A、山柰素、浸出物提取率分别为 2.502%、0.118%、21.313%,综合评分为 7.546,RSD值 1.90%.结论:采用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法优化的乙醇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活血定痛凝胶贴膏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