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碎补抑制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的成骨细胞焦亡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骨碎补(rhizoma drynariae,Rhd)对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成骨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内构建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用Rhd进行灌胃,给药 8 周后称重,取股骨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髓腔内脂肪堆积状态.体外构建成脂-成骨细胞共培养系统,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观察钙化结节的数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se,ALP)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和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共培养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s)焦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能力相关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 1 型胶原蛋白(collagen-1,COL-1).选择NLRP3 特异性抑制剂MCC950 作为阳性对照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1)、效应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β和IL-18 的表达.结果 OVX小鼠髓腔内发生骨质流失伴大量脂肪堆积,Rhd灌胃可以有效缓解这一趋势.在成脂-成骨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环境抑制了OBs活性和OBs中ALP 活性及矿化结节,抑制了RUNX2、BMP2、COL-1 蛋白表达,并且诱导焦亡发生,提高了LDH释放量和PI染色细胞阳性率,以及上调NLRP3、CASP-1、GSDMD、IL-1β和IL-18 蛋白表达水平.而这一趋势在Rhd干预后得到逆转.结论 大量脂肪堆积引起的脂毒性可以抑制OBs活性并通过激活NLRP3 炎症小体诱导OBs焦亡,而Rhd可能通过抑制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以抑制OBs焦亡和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血清孕酮水平对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移植活产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移植活产率(LBR)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且卵巢正常反应患者,行拮抗剂方案且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共765周期(765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HCG日血清P最佳截断值为0.83 μg/L,将纳入周期分为2组:P <0.83 μg/L(444周期)和P≥0.83 μg/L(321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LBR,次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CPR)和早期流产率,并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G日血清P水平对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移植LBR的影响。 结果:P <0.83 μg/L组和P≥0.83 μg/L组患者女方年龄分别为(32.40±5.49)和(32.53±5.51)岁,男方年龄分别为(33.35±6.34)和(33.43±6.38)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 <0.83 μg/L组CPR为45.9%(204周期)高于P≥0.83 μg/L组的37.1%(119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4);2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86);P <0.83 μg/L组患者的LBR为36.3%(161周期),高于P≥0.83 μg/L组患者的28.0%(90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HCG日血清P水平是LBR的相关因素, OR(95 %CI)分别为0.91(0.88~0.94)、2.36(1.04~5.35)、1.84(1.14~2.95)、1.16(1.07~1.25)、0.63(0.44~0.89),均 P<0.05。 结论:在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应用拮抗剂方案,当HCG日P≥0.83 μg/L时,新鲜胚胎移植CPR和LBR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D-1、PD-L1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其配体PD-L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相关性。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GSE54248数据集筛选出PCOS中差异表达PD-1/PD-L1通路相关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05例PCOS患者(记为PCOS组)和109例非PCOS患者(记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QB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PD-L1、PD-L2、PD-1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OS组患者外周血中PD-1水平[2.890(0.020,4.54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370(2.460,4.360)ng/L, P=0.008];PD-L1水平[9.820(8.860,10.880)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0.410(9.700,11.160)ng/L, P=0.001];PD-L2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GSE54248数据集筛选出26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D-1/PD-L1通路、1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1,Th1)和2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2,Th2)分化、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等通路。与对照组相比较,PCOS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5、IL-9、IL-25、IL-10、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和颗粒酶B(Granzyme B)浓度显著降低,IL-8、IL-1R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D-1与IL-1RA、ST-2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 r=0.270, P=0.005; r=0.213, P=0.029; r=0.291, P=0.003),与IL-9、IL-25和Granzyme B水平呈负相关( r=-0.322, P<0.001; r=-0.211, P=0.031; r=-0.369, P<0.001)。PD-L1与IL-9、IL-25和Granzyme B水平呈正相关( r=0.254, P=0.009; r=0.330, P<0.001; r=0.340, P<0.001),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 r=-0.373, P=0.009)。 结论:PCOS患者外周血PD-1和PD-L1下调表达,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相关,是治疗PCOS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放射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的机制及防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措施的不断发展,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于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日益引起重视。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引起青春期和育龄女性的卵巢损伤,进而导致其生育力下降及一系列不良反应。放射线除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进而引起卵巢损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各级卵母细胞及卵巢颗粒细胞间的氧化应激水平引起卵巢间接损伤。现阶段,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包含物理防护、药物防护及生物防护三方面措施。近些年来,相关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此带来了新希望,包括防护效果、患者年龄、具体肿瘤治疗措施的选择等在内的因素,是生育力保存相关措施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方面。本文综述放射治疗引起卵巢损伤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对接受放疗的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措施与新技术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153-3p/α-突触核蛋白轴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调节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53-3p如何与α-突触核蛋白(snca)相互作用影响小鼠的骨质疏松进程。方法:采用切除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OVX)小鼠模型(品系),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明确病理学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目标基因的信使RNA(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评价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破骨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3p与snca的相互作用。结果:snca在OVX小鼠中低表达( t=11.436, P<0.05),miR-153-3p在OVX小鼠中高表达( t=15.833, P<0.05)。抑制miR-153-3p或过表达snca抑制骨质疏松,snca在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低表达( t=11.796, P<0.05),miR-153-3p在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高表达( t=10.448, P<0.05)。过表达snca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t=7.493, P<0.05;Cathepsin K: t=9.536, 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t=20.371, P<0.05;MMP-2: t=31.924, P<0.05]。miR-153-3p通过抑制snca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F=123.390, P<0.05),过表达snca能恢复过表达miR-153-3p的效果( F=136.515, P<0.05)。双荧光素酶及蛋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miR-153-3p能负向调控snca的表达( F=92.528, P<0.05)。 结论:抑制miR-153-3p通过促进snca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功能,进而抑制小鼠体内骨质疏松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149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9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手术切除的47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9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卵巢癌细胞SW620和skov3中miR-149水平;采用miRNA和miR-149慢病毒感染SW620细胞,命名为miRNA组和miR-149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9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149靶蛋白表达、增殖、凋亡、周期和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miR-149表达水平(1.07±0.15)明显高于卵巢癌组织(0.7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490, P<0.05)。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 miR-149表达水平(1.27±0.10)明显高于卵巢癌细胞SW620和skov3(0.80±0.08、0.7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859、10.74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1.91±0.08)明显高于miR-149组(1.2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55,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69±1.06)%]明显低于miR-149组[(18.90±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47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G 0/G 1期比例[(39.91±2.86)%]明显高于miR-149组[(31.3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16,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16.73±1.51)%]明显低于miR-149组[(20.48±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19,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127.67±21.69)个]明显高于miR-149组[(99.50±10.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87,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0.94±0.06、0.91±0.05)明显高于miR-149组(0.73±0.06、0.5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55、8.488, P<0.05)。RGS17是miR-149的靶基因。癌旁组织中RGS17蛋白表达水平(0.97±0.02)明显低于卵巢癌细胞RGS17蛋白表达水平(2.1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620, P<0.05)。miRNA对照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1.24±0.09)明显高于miR-149组(0.7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00, P<0.05)。 结论:miR-149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呈低表达,miR-149过表达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腹水淋巴细胞组分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腹水淋巴细胞组分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初治HGSOC患者59例,年龄为(58±11)岁,分别收集腹水及腹腔冲洗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T、B、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59例病例中有腹水者48例(81.4%),无腹水者11例(18.6%),腹水中的CD3 +T(70.2%±15.6%比78.1%±6.7%, P=0.014)、CD8 +T(38.3%±11.2%比47.7%±10.1%, P=0.014)和CD16 -CD56 bright NK[2.0%(0.8%,3.6%)比4.2%(1.5%,7.1%), P=0.026]细胞占比低于无腹水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而CD16 +CD56 dim NK细胞增多[6.8 %(2.8%,15.7%)比 2.6%(1.6%,4.3%), P=0.008]。与腹水量<1 000 ml的患者相比,腹水量≥1 000 ml的患者腹水中CD16 -CD56 bright NK细胞增多[3.1%(1.2%,3.9%)比 0.8%(0.4%,2.3%), P=0.002]。年龄与腹水中CD4 +T 细胞水平( r=0.332, P=0.021)和CD4 +T/CD8 +T比值( r=0.379, P=0.008)均呈正相关。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腹水中CD4 +T细胞多于疗效较好的患者(64.7%±4.2%比48.3%±11.7%, P=0.002)。 结论:初治HGSOC患者腹水的形成会影响腹腔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组分,其与患者年龄、癌症进展和治疗疗效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06年至2020年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06年至2020年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今后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基于PubMed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抗苗勒管激素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每5年为时间节点,分析每个阶段与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的发文趋势、高频主题词/副主题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预测。结果:本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276篇,总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相关研究热点逐步增多,2005年至2010年的核心研究热点为抗苗勒管激素的生物标志物作用;2011年至2015年、2016年至2020年两个阶段的核心研究热点均为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抗苗勒管激素相关研究热点不断拓展与丰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更迭和交替,部分新兴热点仍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与生育力保存可能成为今后该领域的新兴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卵巢出血的诊治体会——附2例病案报道与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ransvaginal oocyte retrieval,TVOR)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合并卵巢出血的鉴别诊断、高危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收治的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取卵术后OHSS合并卵巢出血2例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升高、心率加快、卵巢增大、超声提示盆腔无回声区及混合性包块。1例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结论:OHSS重在预防,取卵术后动态评估血常规可尽早发现卵巢出血,同时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应导致D-二聚体及FDP在OHSS病理生理基础上进一步升高,需密切监测预防血栓形成。OHSS合并卵巢出血手术难度大且术后存在卵巢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冬凌草甲素对卵巢切除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卵巢切除(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骨微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的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参照随机化数字表分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溶剂(Veh)(OVX+Veh)组、卵巢切除+冬凌草甲素(OVX+ORI)组。OVX+ORI组予0.1%冬凌草甲素2 mg/kg腹腔注射,OVX+Veh组予相同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均为每周2次,持续12周。获取各组大鼠血浆、骨组织标本。骨组织染色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行骨微结构扫描和骨密度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信使RNA相对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获得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浆中骨代谢指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与OVX+Veh组比较,OVX+ORI组骨小梁断裂明显减少,完整性改善。RANKL表达量、骨硬化蛋白表达量、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OVX+Veh组高于OVX+ORI组[1.62±0.04比1.02±0.06, t=26.766, P<0.01;1.60±0.04比1.08±0.04, t=29.898, P<0.01;(61.68±6.88) ng/ml比(28.97±4.07) ng/ml, t=12.937, P<0.01;(759.44±32.47) pg/ml比(435.71±31.43) pg/ml, t=22.654, P<0.01]。骨密度、OPG表达量、wnt3a表达量、β-Catenin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表达量、碱性磷酸酶水平、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水平OVX+Veh组低于OVX+ORI组[(96.75±8.44) mg/cm 3比(195.84±13.16) mg/cm 3, t=-20.036, P<0.01;0.56±0.04比1.00±0.05, t=-21.267, P<0.01;0.31±0.01比0.93±0.04, t=-52.286, P<0.01;0.31±0.01比1.02±0.07, t=-30.535, P<0.01;0.32±0.03比1.00±0.03), t=-50.398, P<0.01;(15.71±3.44) ng/ml比(53.21±6.99) ng/ml, t=-15.229, P<0.01;(23.83±3.54) ng/ml比(63.95±4.17) ng/ml, t=-23.217, P<0.01]。 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抑制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同时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雌激素缺乏大鼠骨量丢失,减少骨微结构破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