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VEGFA/TNF/IL-6信号通路探讨灵泽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VEGFA/TNF/IL-6 通路探讨灵泽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 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灵泽片低剂量组、灵泽片中剂量组、灵泽片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各组大鼠采用非去势丙酸睾酮诱导法建立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灵泽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选用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28 d.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指数、组织结构及VEGFA/TNF/IL-6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增生明显;前列腺指数明显上升(0.84±0.01,P<0.05),组织学观察形态可见前列腺上皮组织厚度扩大和管腔区浸润现象,VEGFA(0.60±0.02,P<0.05)、TNF(0.76±0.02,P<0.05)、IL-6(0.64±0.02,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灵泽片低剂量组(0.76±0.02,P<0.05)、中剂量组(0.58±0.02,P<0.05)、高剂量组(0.52±0.01,P<0.05)大鼠前列腺指数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形态可见显著改善,WB结果显示灵泽片干预各组的VEGFA蛋白(低剂量组:0.45±0.01,中剂量组:0.35±0.01,高剂量组:0.31±0.02,各组P均<0.05)、TNF蛋白(低剂量组:0.45±0.01,中剂量组:0.33±0.01,高剂量组:0.27±0.01,各组P均<0.01)、IL-6 蛋白(低剂量组:0.44±0.01,中剂量组:0.36±0.01,高剂量组:0.30±0.01,各组P均<0.01)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改善情况与灵泽片剂量呈正比.结论:灵泽片可能通过负向调控VEGFA/TNF/IL-6 信号通路,下调VEGFA/TNF/IL-6 蛋白表达水平,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BPH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nc-ob1对大鼠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Lnc-ob1对大鼠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治疗组大鼠经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Lnc-ob1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空载腺相关病毒。治疗8周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3组大鼠骨折部位Lnc-ob1表达水平,采用X线片评分分析骨折愈合;测定3组大鼠骨密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骨痂组织Osteri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三点弯曲法检测3组大鼠胫骨生物力学参数。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结果:治疗组大鼠骨折部位Lnc-ob1表达水平(2.1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1.1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370, P<0.05)。治疗组大鼠X线评分[(3.50±0.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0±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97, P<0.05)。治疗组大鼠骨密度[(0.55±0.11) g/cm 2]明显高于对照组[(0.29±0.07) g/c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68, P<0.05)。治疗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痂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44.37±2.78)%、(0.23±0.04)/mm、(0.25±0.04) mm]明显高于模型组[(34.92±3.87)%、(0.14±0.03)/mm、(0.15±0.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68、5.499、6.121, P<0.05)。治疗组大鼠股骨最大荷载和抗弯强度[(175.05±10.79) N、(139.51±8.49) N/mm]明显高于模型组[(126.14±10.29) N、(111.98±12.76)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70、5.681, P<0.05)。治疗组大鼠骨折部位Osterix表达水平(0.94±0.09)明显高于模型组(0.6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428, P<0.05)。 结论:Lnc-ob1可通过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促进骨质疏松性胫骨骨折的愈合,增加骨折部位的生物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1)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过表达TR1组(卵巢去势-TR1组),每组18只。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TR1载体,脑立体定位仪海马定位进行注射慢病毒重组体,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R1、Bcl-2,p53和p21的mRNA和蛋白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spase-3的表达;用WST-1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法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mutase,SOD)活性、用微板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用GraphPad Prism 9.0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1)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TR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大鼠( t=3.125,4.402,均 P<0.05),卵巢去势-TR1组大鼠海马组织TR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均高于卵巢去势组( t=4.945,4.845,均 P<0.05)。(2)三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和旷场实验中的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停留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4.73,33.67,6.51,均 P<0.05)。在旷场实验中,卵巢去势大鼠运动距离多于正常组[(4 700±141)mm,(3 967±163)mm],中央区停留的时间长于正常组[(87.33±3.93)s,(80.83±2.48)s],卵巢去势-TR1组的运动距离[(4 267±150)mm]和中央区停留时间[(82.17±3.43)s]均低于卵巢去势组(均 P<0.05)。在水迷宫实验中,卵巢去势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28.67±2.50)s,(19.50±2.59)s, P<0.05],而卵巢去势-TR1组逃避潜伏期低于卵巢去势组[(25.00±1.67)s, P<0.05]。(3)三组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指标MDA、SOD和GSH的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7.41,91.38,28.69,均 P<0.01)。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DA水平高于正常组( P<0.05),卵巢去势-TR1组低于卵巢去势组( P<0.05);卵巢去势组SOD和GSH水平则低于正常组,而卵巢去势-TR1组SOD和GSH水平高于卵巢去势组(均 P<0.05)。(4)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显示,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老化相关蛋白p21和p53水平高于正常组(均 P<0.05),卵巢去势-TR1组p21和p53水平则显著低于卵巢去势组(均 P<0.05)。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水平高于正常组( P<0.05),卵巢去势-TR1组Caspase-3水平则显著低于卵巢去势组( P<0.05)。卵巢去势组大鼠海马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低于正常组( P<0.05),卵巢去势-TR1组Bcl-2水平则显著高于卵巢去势组( P<0.05)。 结论: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1)通过调节海马组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老化,从而减少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7β-雌二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认知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海马源和性腺源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认知记忆的作用。方法:采用8周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进行实验。采用单一连续刺激结合情景恐惧记忆制备大鼠PTSD模型。(1)性腺源雌二醇实验:50只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卵巢去势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每组10只。模型组、假卵巢去势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均进行PTSD造模,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进行卵巢切除,假卵巢去势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同质量的脂肪组织,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在卵巢去势7 d后注射17β-E2(1 mg/kg,1次/d,连续14 d)。(2)海马源雌二醇实验:40只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海马溶剂对照组、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海马溶剂对照组和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进行PTSD建模,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在恐惧记忆再巩固期内海马注射来曲唑1次(双侧,每侧0.5 μL),海马溶剂对照组大鼠海马内注射二甲基亚砜1次(双侧,每侧0.5 μL)。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水平和自主探索能力,僵住实验评价大鼠恐惧记忆水平,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非空间记忆水平。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在性腺源雌二醇实验中,5组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僵住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200,12.702,7.514,10.094,7.899,13.211,均 P<0.05)。模型组大鼠的直立次数、中心区域活动时间、进入开放臂距离和次数、认知指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 P<0.05),僵住时间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的直立次数[(11.20±1.55)次]、中心区域活动时间[(11.33±1.80)s]、进入开放臂距离[(1.49±0.26)m]和次数[(10.0±1.50)次]、僵住时间[(92.20±6.07)s]和认知指数[(60.40±3.71)%]均高于卵巢去势组[(4.90±0.65)次,(4.31±1.07)s,(0.49±0.06)m,(3.10±0.62)次,(60.30±5.28)s,(32.60±8.08)%](均 P<0.05)。(2)在海马源雌二醇实验中,4组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僵住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0.831,5.553,9.087,5.848,7.657,9.191,均 P<0.05)。模型组大鼠的直立次数、进入开放臂距离和次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 P<0.05);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的直立次数[(3.00±0.39)次]、进入开放臂距离[(1.17±0.37)m]、僵住时间[(46.70±3.57)s]和认知指数[(29.60±2.70)%]均低于海马溶剂对照组[(10.10±1.40)次,(4.02±0.79)m,(93.70±9.73)s,(54.20±5.08)%](均 P<0.05)。 结论:海马源和性腺源17β-E2对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的认知记忆和焦虑均具有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动态观察大鼠胰腺腺泡细胞Ca 2+浓度的流式检测方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动态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方法。方法:无菌采集大鼠胰腺,去除脂肪和淋巴组织,37 ℃预热的胶原酶消化胰腺组织,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加入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腺泡细胞,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腺泡细胞处于静息状态,钙离子荧光强度稳定,8只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平均荧光强度值为307.75±36.45( n=8);刺激组加入牛磺胆酸钠后腺泡细胞钙离子荧光强度升高,第27.76秒达峰值,检测结果稳定。 结论:流式细胞仪为腺泡细胞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功能研究、及后续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另一简便易行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MGB1在去传入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去传入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 n=10)和模型组( n=50),后者通过剪断一侧C 5~T 1脊神经后根制备成去传入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造模后3 d、7 d、10 d、14 d和21 d时评估大鼠的疼痛相关行为学(自发性疼痛评分、机械对抗痛阈值和自噬评分),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HMGB1、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1(IBA-1)及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阳性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TLR)2、pNF-κB蛋白的表达。 结果:(1)模型组大鼠造模后14 d、21 d的自发性疼痛评分、自噬评分均明显高于造模后3 d、7 d、10 d,造模后21 d的自发性疼痛评分、自噬评分均明显高于造模后1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造模后3 d开始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IBA-1和pNF-κB即均有阳性表达,且随时间延长三者在受损侧脊髓背角区域的阳性细胞数呈升高趋势,并较未受损侧明显升高;空白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区域的三者阳性细胞数均较少,且受损侧与未受损侧间无明显差异。(3)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3 d、7 d、10 d、14 d、21 d时脊髓组织中HMGB1、TLR2、pNF-κB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 结论:去传入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局部脊髓组织中HMGB1表达的逐渐升高使HMGB1/TLR2/NF-κB通路相关分子高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导致脊髓局部神经炎症的发生,最终产生疼痛相关行为学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鼠肝脏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与砷诱导肝损伤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砷暴露大鼠肝脏组蛋白H3第18位赖氨酸乙酰化(H3K18ac)水平与砷致肝损伤的关系,为砷中毒肝损伤机制及干预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80~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低、中、高砷剂量组按体质量用亚砷酸钠(NaAsO 2,2.00 g/L)溶液灌胃(灌胃量依次为2.5、5.0、10.0 mg/kg·bw),每周染砷6 d,持续4个月。实验终末收集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及外周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肝砷含量;酸抽提法提取大鼠肝脏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3K18ac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及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水平。 结果: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肝砷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2.41(1.83,2.99)、62.64(56.26,65.17)、68.81(62.58,77.24)、88.48(74.47,98.99)μ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8.98, P < 0.01),低、中、高砷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05);且大鼠肝砷含量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升高( Z趋势=5.04, P < 0.01)。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血清TBA、γ-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11、12.26, P均< 0.05);且大鼠血清TBA、γ-GT水平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升高( F趋势=32.09、33.22, P均< 0.01)。对照组,低、中、高砷剂量组肝组织H3K18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2, P < 0.05),中、高砷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05);且大鼠肝组织H3K18ac水平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降低( F趋势=12.82, P <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肝砷含量与肝功能指标TBA、γ-GT水平呈正相关( r=0.631、0.863, P均< 0.01),与H3K18ac水平呈负相关( r=- 0.476, P < 0.05);H3K18ac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A、γ-GT水平呈负相关( r=- 0.628、- 0.544, P均< 0.05)。H3K18ac对砷致肝损伤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组蛋白H3K18ac在砷暴露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对TBA和γ-GT水平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10%[95%置信区间( CI):9.71%~92.45%]和20.05%(95% CI:2.61%~52.89%)。 结论:大鼠肝脏H3K18ac水平不仅响应于砷暴露,还与砷诱导的肝损伤密切相关,提示H3K18ac可能作为砷中毒肝损伤机制及干预研究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雌激素状态大鼠水杨酸钠诱导耳鸣模型的易感性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水杨酸钠诱导低雌激素状态耳鸣大鼠模型的易感性及血清TNF-α的变化,探讨耳鸣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 雌性大鼠4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正常大鼠组(6只)、假手术组(6只)、卵巢去势组(24只)。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14 d;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卵巢去势组予水杨酸钠200 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14 d。于水杨酸钠诱导前后采用惊跳反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和听觉惊跳反射前刺激抑制(gap pre-pulse inhibition of the acoustic startle,GPIAS)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耳鸣行为。于水杨酸钠诱导前后将4组大鼠眼球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TNF-α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杨酸钠干预14 d前后,4组大鼠PPI抑制率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水杨酸钠注射前4组大鼠GPIAS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217, P>0.05);水杨酸钠注射14 d后,卵巢去势组GPIAS抑制率为(30.88±15.40)%,其余3组分别为(44.11±21.06)%、(38.27±10.92)%、(51.59±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33, P<0.05)。卵巢去势组GPIAS抑制率在水杨酸钠注射14 d后明显低于注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77, P<0.05);其余3组水杨酸钠注射前后GPIAS抑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卵巢去势组在大鼠卵巢去势后,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060, P<0.05);水杨酸钠注射14 d后,卵巢去势组的TNF-α水平上升更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045, P<0.05)。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卵巢去势组水杨酸钠注射后TNF-α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843、-4.932、-5.965, 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前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42, P>0.05)。 结论:低雌激素水平使水杨酸钠诱导耳鸣的易感性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通过促炎因子TNF-α表达上升增加耳鸣的易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巴戟天寡糖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等5组,每组20只。后3组均按去势大鼠心肌IRI模型处理,其中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按体质量10 ml/kg用相应浓度MOO灌胃。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低于IRI组[心肌梗死率:(26.68±2.29)%、(33.30±3.27)%比(46.30±4.41)%,血清CK-MB水平:(100.01±6.58) U/L、(132.43±8.51) U/L比(173.19±12.92) U/L,血清LDH水平:(137.05±7.01) U/L、(210.76±11.84) U/L比(277.28±21.95) U/L, P<0.01];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高于MOO 2.1 g/(kg·d)组[(33.30±3.27)%比(26.68±2.29)%,(132.43±8.51) U/L比(100.01±6.58) U/L,(210.76±11.84) U/L比(137.05±7.01) U/L, P<0.01]。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高于IRI组(p-AMPK:2.767±0.049、2.071±0.074比1.700±0.043,SIRT1:1.440±0.135、1.114±0.093比0.887±0.110,PGC-1α:1.024±0.113、0.905±0.075比0.639±0.067, P<0.01);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低于MOO 2.1 g/(kg·d)组(2.071±0.074比2.767±0.049,1.114±0.093比1.440±0.135,0.905±0.075比1.024±0.113, P<0.01)。 结论:MOO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IRI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去势大鼠心肌IR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械振动对去卵巢大鼠骨折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抗体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干预对去卵巢骨折大鼠内分泌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调控作用。方法:45只3月龄Wistar雌性大鼠(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提供)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去卵巢骨折对照组(Sham)、去卵巢骨折模型组(OVX)和去卵巢骨折振动组(OVX-V),每组15只。OVX-V组大鼠骨折术后5 d实施频率为35 Hz,振动幅度为2 mm,加速度为0.5 g的全身振动,20 min/d,5天/周。Sham组和OVX组在术后5 d放在振动台上活动20 min,不进行振动。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折端FGF23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大鼠骨折端FGF23蛋白的表达,OVX-V组骨折端FGF23蛋白表达在第2、4、6周(0.703±0.009、0.466±0.011、0.380±0.005)均显著低于OVX组(0.846±0.012、1.315±0.021、1.105±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呈下降趋势;OVX组骨折端FGF23蛋白表达在第2、4、6周(0.846±0.012、1.315±0.021、1.105±0.014)均高于Sham组(0.168±0.004、0.321±0.003、0.417±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呈上升趋势;提示机械振动能降低去卵巢大鼠骨组织FGF23表达量。 结论:机械振动可以降低骨组织中FGF23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调节骨矿化,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后骨折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