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2017-2019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情况,为MP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RNA恒温扩增技术,收集并分析天津地区2017-2019年9303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MP-RNA检测结果.结果 2017-2019年天津地区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MP-RNA检出率为32.46%(3 020/9 303),其中女性患儿的检出率为35.79%(1 428/3 990),男性患儿检出率为29.96%(1 592/5 313),男性患儿的MP-RNA检出率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69,P<0.01);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R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529.212,P<0.01),其中新生儿与婴儿组的患儿MP-RNA检出率最低为9.56%(259/2709),学龄前组的检出率最高为58.30%(1 282/2 199).全年不同月份均可检出MP,其中9月的MP-RNA检出率最高为52.62%(462/878),不同月份之间的患儿MP-R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611,P<0.01).MP感染有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冬四季的MP-RNA 检出率分别为 16.96%(351/2 069),34.08%(620/1 819),47.47%(1 332/2 806)和 27.48%(717/2 609),不同季节的MP-R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606,P<0.01).不同标本类型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29.283,P<0.01),其中肺泡灌洗液的MP-RNA检出率最高为72.34%(889/1 229).每月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会影响MP-RNA检出率,风速越快、相对湿度越小,MP-RNA阳性检出率越低.结论 天津地区2017-2019年9303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女性患儿MP-RNA检出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MP-RNA检出率越高;秋季为MP高发季节;肺泡灌洗液标本MP-RNA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标本类型;MP-RNA阳性检出率与风速、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明显.通过RNA恒温扩增技术能够初步掌握天津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MP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防治MP感染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大陆2010-2020年蛋及蛋制品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由蛋及蛋制品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蛋及蛋制品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中国大陆共报告蛋及蛋制品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29起,发病3 609人,其中死亡3人,年平均发病率每千万人口 2.4人.以夏秋季节为主,其中又以7月事件数最多,占20.6%(109/529);此类事件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东和华中地区,以西南地区的事件数最多,占59.2%(313/529),其中皮蛋引发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61.8%(327/529)、41.1%(1 485/3 609)和66.7%(2/3).皮蛋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沙门菌(60.9%,199/327),主要感染原因是原料污染(20.5%,67/327)和存储不当(11.0%,36/327),皮蛋引发的事件中西南地区家庭最多,占42.5%(139/327),其次是西南地区街头摊点,占18.7%(61/327).结论 皮蛋是高危食品,沙门菌是主要致病因素,原料污染和存储不当是主要污染环节,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加强对皮蛋的监测和街头摊点的管理,在高危季节的西南地区落实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期纤维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以及与进展期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数据。根据是否合并MAFLD将患者分为MAFLD-CHB组和CHB组,采用 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病理特点及一般基本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纤维化相关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2例MAFLD-CHB患者和110例单独CHB 患者,两组在吸烟、饮酒、高血压发生率、身体代谢指标(BMI)、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水平(FPG)、血小板计数(PLT)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AFLD-CHB组进展期纤维化发生率高于CHB组(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MAFLD( OR=2.204,95 %CI 1.018~4.774, P=0.045)、GGT( OR=1.008,95 %CI 1.002~1.013, P=0.005)、PLT( OR=0.995,95 %CI 0.991~0.999, P=0.019)与进展期纤维化发生相关。在MAFLD-CHB组中,合并2型糖尿病( OR=3.281,95 %CI 1.375~7.832, P=0.007)、GGT( OR=1.011,95 %CI 1.003~1.018, P=0.005)、PLT( OR=0.993,95 %CI 0.988~0.998, P=0.004)与进展期纤维化发生相关。 结论:MAFLD-CHB患者进展期纤维化发生率高于单独CHB患者。在MAFLD-CHB组中,合并2型糖尿病与进展期肝纤维化发生相关。对于MAFLD-CHB患者,应更加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尤其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和特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1 698例(男517例,女1 181例),3 365眼(右眼1 692只,左眼1 673只),术中发生失吸16例(16眼),发生率为0.46%。其中右眼9只(9/16),左眼7只(7/16),男5例(5/16),女11例(11/16)。不同性别( χ2=0.005, P=0.944)、不同眼别( χ2=0.229, P=0.632)失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吸位于激光扫描直径(3.62±2.55)mm处,多在直径2 mm内。按失吸部位分为:透镜底层失吸4眼(1/4),其中2眼当即改为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另2眼当即改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透镜边切失吸1眼(1/16),当即改为LASEK;透镜上层失吸10眼(5/8),其中8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扫描上层及做小切口,分离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3周后重新行SMILE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但发生再次失吸而在2周后改行LASEK;上层边切失吸1眼(1/16),直接用5 ml注射器针头划开上层边缘并完整取出透镜。按失吸发生即刻眼球转动方向分为:鼻上2眼(2/16)、颞上9眼(9/16)、鼻下2眼(2/16)、颞下2眼(2/16)、正下1眼(1/16)。所有失吸病例术后3个月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结论::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低,多发生于扫描透镜的上层和近瞳孔中央区。Bell现象为失吸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失吸部位和状态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经过合理的处理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远期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伴抑郁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伴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14例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72 h之内完成核磁共振颅脑扫描,并于1周内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情绪测评。根据SDS评定结果,选择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无抑郁患者69例为对照组;选择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伴轻度抑郁患者45例为病例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同脑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例特点及认知功能,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临床躯体化症状表现特点。结果:(1)对照组患者男53例(76.81%,53/69),女16例(23.19%,16/69);病例组男29例(64.44%,29/45),女16例(35.55%,16/45),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9);对照组和病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1.88%(22/69)、53.33%(2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2)病例组患者基底节区和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死灶发病率分别为80.00%(36/45)、71.11%(32/45),对照组分别为59.42%(41/69)、18.84%(13/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01、<0.001);其余脑区梗死灶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病例组注意力和计算力受损比例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8.26%(5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OR=2.659,95% CI 1.041~6.793, P<0.05)、半卵圆中心梗死灶( OR=10.332,95% CI 4.069~26.235, P<0.01)是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伴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5)躯体化症状失眠和流泪的比例病例组分别为35.56%(16/45)、37.77%(17/45),均高于对照组8.70%(6/69)、2.90%(2/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计学意义( P值均为0.000)。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半卵圆中心脑梗死病灶是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者可伴有失眠和流泪的躯体化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不良事件(AE)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数据库(截至2020年10月31日),收集报道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AE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国籍,性别,年龄,体重,达比加群酯应用情况,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情况,AE的发生、处置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AE病例报告类文献77篇,涉及来自20个国家的101例患者,男性64例(63.4%),女性37例(36.6%);年龄56~94岁;体重38~193 kg;用药原因87例为心房颤动预防卒中,12例为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或预防可能发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2例未描述;88例有合并疾病/既往史的描述,包括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等;67例有合并用药的描述,其中35例同时使用了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氯吡格雷、P-糖蛋白抑制剂等),其他合并用药包括降压药、降糖药等。严重AE发生时间为用药后2 min~5年,33例为患者开始服药1个月内。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AE中出血81例(包括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和凝血障碍等),肾损伤/肾衰竭11例,食管溃疡4例,肝损伤2例,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剧烈咳嗽并呼吸困难各1例。发生AE后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停药,停药未好转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无效者行血液透析。29例患者死亡,均为发生出血事件者。101例患者中43例存在达比加群酯用药错误,其中33例剂量过大,6例存在用药禁忌证,4例给药方式错误。结论:达比加群酯相关严重AE以出血最为常见,用药后2 min~5年均可发生,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用药错误是导致达比加群酯严重AE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应用该药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式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肿瘤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0%~80%的早期非转移性患者可以被治愈,而晚期乳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是无法治愈的。乳腺癌的组织学和分子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决策。乳腺癌分子特征包括激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 2),激活激素受体以及 BRCA突变。治疗策略因分子亚型而异,主要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近年来,系统治疗方法中免疫治疗越发得到重视。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十分有效且不良反应最小。文章就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乳腺癌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收治的251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包括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普通型(76例)、重型(65例)和危重型(110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有无消化道症状的COVID-19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和肝功能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LDH、白蛋白、球蛋白等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33.9%,85/251)、腹泻(12.0%,30/251)、恶心呕吐(7.6%,19/251)和腹痛(1.2%,3/251)。143例(57.0%)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其中危重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例高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75.5%(83/110)比40.8%(31/76)和44.6%(2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2.765、16.865, P均<0.01);普通型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比例与重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消化道症状患者肝功能损伤比例与无消化道症状患者比较[57.8%(67/116)比56.3%(76/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危重型患者TBil、DBil、ALT、AST、ALP、GGT、LDH、球蛋白水平的中位值,以及TBil水平>34.2 μmol/L、DBil水平>13.6 μmol/L、ALT水平>80 U/L和AST水平>80 U/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5 μmol/L、4.9 μmol/L、44.5 U/L、50.0 U/L、64.0 U/L、41.0 U/L、527.0 U/L、33.6 g/L、7.3%(8/110)、7.3%(8/110)、17.3%(19/110)、17.3%(19/110),均高于普通型患者的9.5 μmol/L、2.9 μmol/L、28.5 U/L、28.5 U/L、54.0 U/L、25.5 U/L、225.5 U/L、30.1 g/L、0、0、6.6%(5/76)、2.6%(2/76),以及重型患者的10.4 μmol/L、3.4 μmol/L、30.0 U/L、31.0 U/L、49.0 U/L、25.0 U/L、284.0 U/L、30.7 g/L、0、0、6.2%(4/65)、1.5%(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264、-5.507、-4.000、-6.558、-3.112、-4.333、-4.858、-3.873,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4.574、9.620; Z=-3.060、-3.850、-3.923、-5.005、-9.495、-7.651、-3.853、-2.725,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 χ2=4.425、10.169; P均<0.01);危重型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的中位值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分别为85.3 g/L、28.2 g/L、0.8,均低于普通型患者的157.3 g/L、32.3 g/L、1.1,以及重型患者的133.6 g/L、31.6 g/L、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6.631、-3.647、-4.924、-4.503、-5.283、-3.903, P均<0.01)。有腹泻患者的中位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腹泻患者(28.2 g/L比30.5 g/L),TBil水平>20.0~34.2 μmol/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腹泻患者[70.0%(21/30)比10.9%(24/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82, χ2=62.788; P均<0.05)。 结论: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中以纳差最常见,腹痛发生率较低,危重型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有无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比例无关,有腹泻症状的患者白蛋白水平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RES)的特点,探究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提高认识,早期诊治并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10例儿童肾脏相关疾病并PRES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男1例,女9例;年龄4岁3个月~13岁[(8.53±3.09)岁]。原发基础疾病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各1例。其中8例口服激素,4例联合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均急性起病,其中9例并感染。10例患儿发生PRES时血压均升高(100.0%),头痛、头晕5例(50.0%),恶心、呕吐5例(50.0%),视物模糊3例(30.0%),抽搐9例(90.0%)且均表现为全身强直大发作。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9例患儿头颅CT均表现为低密度灶,无特异性。1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病灶以顶、枕、额叶大脑皮质为主呈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均高信号,4例轴位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表明PRES已由可逆的血管源性水肿进展为不可逆的细胞毒性水肿,提示预后不佳,但4例患儿经及时血液净化、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病情恢复。大多数确诊PRES后经及时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再复发,预后较好。结论:PRES在儿童肾脏疾病发作时常伴高血压,可能与应用免疫制剂有关,对疑似患儿应尽早行头颅MRI协助诊断PRE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丙戊酸钠与华法林隐匿的药物相互作用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隐匿的丙戊酸钠与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致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急剧升高的案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类型相互作用发生的3种模式与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本例患者因不明原因抽搐入院后予丙戊酸钠对症治疗,2 d后INR急剧升高至4.67,最初怀疑为某种药物不良反应,经反复排查与分析,推断为丙戊酸钠与患者体内残存的华法林(入院前服用)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通过蛋白结合位点竞争在短期内置换出大量游离华法林,使其血药浓度快速增高,从而导致INR异常变化。老年患者多药治疗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病例提醒医生在开具药物时需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并适当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助于判断相互作用,提高临床救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