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用于甄别组织病理标本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病理诊断向来就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正确的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然而由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非常繁杂,偶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标本缺失、张冠李戴、蜡块内混入其他组织等病理技术上的差错。法医物证中的个体识别除了广泛用于灾难事故、交通事故和失踪人口的身份认定、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同一认定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如医源性的病理切片、蜡块的同一认定,肿瘤组织来源的确认,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供体与受体的基因型比对等。该文就其中心鉴定的3个案例做一分析,并谈谈如何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图谱甄别正确的组织病理标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义肢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问题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神经义肢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现有的运动或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它通过电刺激肌源性区域、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来恢复或代替受损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或断肢,帮助其他治疗措施无效的患者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但基于该新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受益评估的困难,导致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在知情同意有效性、安全性、人格同一性、责任认定以及社会公平性上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为了保证患者的最佳利益,必须提出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进路:在知情同意上考虑患者的特殊脆弱性,注意实质信息的告知和同意能力的评估;获得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评估技术长期的安全性和确保患者的数据隐私;评估人格同一性的改变,尊重患者的自主性以及确定行为责任主体;在社会公平上严格监管和规范化开展技术,避免滥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PARP抑制剂不良事件概况:提交给FAERS自发报告的分析"的评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的是医务人员、消费者和制造商的自发报告。观察到、听到或认定自己经历过药物不良反应的个体都可能会报告,因此同一事件可能会有多个来源的报告。重复报告是FAERS数据发掘的主要局限性之一,删除重复报告是数据分析(尤其是报告比数不相称分析)的先决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信效度研究及其用于指导护理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的信效度及其用于指导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6月收治的酒精戒断症状患者150例,接受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调查,确定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护理人员根据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分级结果,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采用《精神科护理质量标准》,对比实施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未实施干预护理前与实施干预护理后为同一组护理人员,共计58名。结果: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调查结果Cronbach's Alpha为0.942,> 0.7,因此,认定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可靠性较高;在建立信度的基础上,继续对9个条目的效度进行检验,采用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KMO的样体测度为86.4%,Sig显著性为0.000(< 0.01),因此,该量表的效度较高。未采用改良版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评分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质量评分为(75.34±2.42)分,显著低于实施后护理干预的(98.93±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45, P < 0.05)。 结论:改良后的酒精戒断症状严重程度预测量表信度与效度较高,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浅议在后公开证据在欧洲专利局创造性判断中的认定标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2024 年 3 月 1 日,《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 2024》(下称 EPO 新指南)正式实施.与2023 版指南相比,其中一项重要的修订内容是依据欧洲专利局扩大上诉委员会的G2/21 号决定对创造性判断中如何认定申请日后公开的证据(下称在后公布的证据)进行了修改.该部分的修改是EPO 审查指南自 2001 年来首次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已有文章对 G2/21 号决定的由来与结果进行了介绍[1-2].该决定的要点如下:①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为证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创造性而提交的证明技术效果的证据,不能仅因该证据在涉案专利的申请日前未公开、且在申请日之后提交就不予考虑;②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本领域公知常识,并且基于所提交申请的基础上,能够推出(derive)相应的技术效果包含于原始提交的同一发明(invention)的技术教导(technical teaching)中,并体现在该同一发明中,那么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依赖该技术效果证明创造性(下称要点 1、要点 2)[3].该决定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其确立了创造性中判断申请日后提交证据的新标准[4].上述两个决定要点均已被纳入到 EPO 新指南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虚拟解剖结合法医学尸体检验判定气枪弹创致死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某年2月下旬某日8时许,路人在某山区路旁树林内发现一具男尸,随后报警.1.2 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某"T"形乡村道路北侧树林内,死者头南脚北呈仰卧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大骨节病病因病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寻找并认定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的病因.方法 复查本所KBD剖检档案 16 例的骨切片.光镜观察KBD患儿末梢血涂片中白细胞的病变,电镜观察患儿白细胞的超微病变.观察 KBD患儿血浆引发培养兔软骨细胞损伤的实验结果.结果 KBD剖检例的软骨细胞、骨髓血细胞及KBD患儿的白细胞,这三类细胞病变的特征及其全过程完全一致,均显示特异的凝固性坏死,细胞核增大,核内出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嗜酸性(红色)包涵体,伴随以细胞核染色质的溶解减少;若病变持续恶化进展,则整个细胞核可转化成一个红染的大团块;其后出现该包涵体的后续性系列变化;细胞体缩小,细胞质红染.患儿血浆引发培养兔软骨细胞复制出等同于剖检例软骨细胞特异坏死病变的细胞模型,且在其细胞核内检可见病毒核衣壳.在患儿白细胞的核内亦可见相同的病毒核衣壳.在剖检例的骨髓内可见充血、水肿、纤维素渗出,造血主质和骨小梁的灶性坏死以及骨髓纤维化等.结论 在KBD剖检例病变的软骨细胞和骨髓血细胞的核内及 KBD 病患儿末梢血白细胞的核内均显示相同的包涵体形成;包涵体形成是病毒杀细胞性感染最为熟知的病理形态学结果;特别是以 KBD 患儿血浆作用于培养软骨细胞所出现的阳性实验结果,均提示该三类细胞坏死的病因理应是两次检出的同一病毒,该病毒就应是 KBD的病因.剖检例的骨髓内有急性骨髓炎伴发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KBD是该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软骨病变、骨髓病变和血液病变都仅是其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数字化分析技术在咬痕形态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毛囊发干遗传分析新标记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解决法医检验工作中自然脱落的毛发、严重降解的骨骼及牙齿这类检材检验难度大且检出完整DNA分型的成功率低的问题.方法 应用一类特殊的DNA序列——逆转座子(retrotransponson,RE)进行检验鉴定,用作遗传分析的RE DNA片段长度多在60~125 bp,利用21个基因座组合的RE个体识别系统计算似然比(likelihood,LR),并计算亲缘关系鉴定中的累计非父排除率(combined paternity index,CPI).结果 本系统对无毛囊的发干、严重降解的生物检材有较高的检出成功率,LR值多在108~1012,完全能够达到同一认定的水平.计算CPI值后发现难以得出支持假设的结论,多个案例计算的CPI数值小于10 000.结论 21个基因座的RE系统可以用于个体识别鉴定,亲缘关系的鉴定仍需增加基因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叔侄关系排查法侦破刑事案件1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3月,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再次利用Y-STR DNA数据库比对合成技战法[1],成功破获一起2011年杀人案件.其中,利用常染色体全不同基因座数目分析叔侄关系在家系排查中起到关键作用.通常,在家系排查和嫌疑入常染色体STR排查中,被广泛应用的是同一认定、单亲遗传关系的分析方法.然而在案件排查时,年龄范围内的家庭成员大多出外打工,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很难全部采集到本人样本.在农村,一个家庭同胞兄弟姐妹往往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叔侄关系排查法,可以大大提高排查效率,减少采样,极大减少侦查员的工作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