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方受基于"命门火衰"论治骨质疏松症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骨质疏松症为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的慢性骨病,其发生伴随着较高的脆性骨折风险."命门火衰"源于《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即命门阳气亏虚.江苏国医名师诸方受教授认为,骨质疏松症多发于天癸将竭之岁,人体元阳渐衰,命门阳气亏虚,生化之气不足,且病情不同阶段可出现气血亏虚证、脾肾阳虚证、寒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在治疗方面,诸师认为应把握主要病机,注重温补命火、宣痹壮骨,而后根据证型行益气养血、温补脾肾、散寒通痹、滋补肝肾等法,随证调治,临证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督脉灸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观察督脉灸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命门火衰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13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 例(脱落3 例,完成62 例)、试验组65 例(脱落2 例,完成63 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他达拉非片口服,5 mg/次,1 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1 次/周,2 组疗程均为4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分、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勃起硬度(EH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TSS患者评分及阴茎血管功能指标[阴茎海绵体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30%)高于对照组(66.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IEF-5 评分、EQS评分、EHS评分、TSS患者评分、PSV、RI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EDV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命门火衰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改善其勃起功能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勃起硬度、勃起质量与其治疗满意度,且能改善其阴茎血管功能,提高阴茎血流速度,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好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王孟庸运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名老中医王孟庸教授运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王教授在继承先师命门—三焦气化学说基础上,强调命门火衰、三焦气化失常在水液代谢障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王孟庸教授认为激素是辛温大热之品,超生理剂量的激素有强大的温阳利水和劫灼真阴的作用.提出在使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初期,因中医辨证多表现为阴虚阳亢证,故选用滋阴清热药为主;对服用激素后出现食欲奇亢,体形畸形发胖而疲乏无力者,应采用填补真阴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健脾益气消导之法为辅的治疗原则.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患者辨证分型为红脸型、白脸型和普通型,分别以滋阴清热、温阳利水、调整阴阳之法为主.对激素依赖型患者,为防止反跳与复发,除按上述辨证分型治疗,还要注意仔细询问病史及激素水平、先兆症状等;撤减激素时要根据反跳诱因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按常规剂量撤减;依赖型患者在激素减至15 mg/d以下后,常出现较多兼杂病症,应尽早先期预防这些病症,以减少反跳发生.对目前以激素治疗为主的肾病综合征灵活联合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武维屏教授应用桑苏桂苓饮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武维屏教授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归纳为三期十候,分为悸、痰、肿、绀4型,并认为阳虚饮停是肿喘型肺心病患者的基本体质,临床以桑苏桂苓饮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感邪而发,重视因势利导,合用麻黄剂,驱邪外出,防止"闭门留寇";无感而作,强调分辨寒热,合用瓜蒌、半夏,调节阴阳,宣畅气机;症状平稳,肿喘不甚,以五苓散温阳化饮,调理体质;久病及肾,命门火衰,合用附子,以助气化,并继之以阴阳同补之品缓缓图之.武维屏教授在使用桑苏桂苓饮的过程中,重视阴阳平衡,强调气机升降,顾护脾胃功能,药少方精,灵活变化,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右归丸汤联合姜汁脐部贴敷法治疗命门火虚型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加味右归丸汤联合姜汁脐部贴敷法在命门火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019年12月期间符合命门火衰型慢性肾衰竭诊断患者90例,分为右归丸汤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及护理方案,右归丸汤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味右归丸汤内服加姜汁脐部贴敷,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右归丸汤组治疗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64.44%,且血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24h尿蛋白定量测定、临床症状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右归丸汤联合姜汁脐部贴敷法可以有效提高命门火衰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国医大师王世民辨治早泄验案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国医大师王世民擅长治疗男科疾病,认为早泄的基本病机是命门火衰,并将其主要分为心肾不交证和肝肾两虚证两大证型辨证论治,注重心肾之水火既济,以交通心肾和肝肾同调之法为治疗原则,辅助以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等调摄呼吸吐纳,通畅全身气机,临床疗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今后针灸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提供更广阔的临床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中使用针灸治疗ED的文献,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20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ED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22篇,得到针灸处方44张.共有9篇文献涉及辨证分型,可概括为湿热下注、命门火衰、肝郁气滞、心脾两虚、惊恐伤肾、肾阴阳两虚、阴虚火旺、瘀血阻络8个证型.ED的病位与肾、肝、心、脾关系密切,病机分虚实两端.虚证多属肾阳虚、肾阴(精)虚、心脾两虚,实证多属湿热下注、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共涉及腧穴56个,其中,十二经穴46个,任督二脉经穴10个,应用频次大于10次的腧穴依次为关元、三阴交、肾俞、太冲、太溪、气海、足三里、次髎、命门.使用频次大于20次的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使用频次较高的特定穴依次为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使用频次前10位的腧穴中有7个为特定穴,常用的五腧穴为太冲、太溪、足三里,常用的交会穴为关元、三阴交、中极,常用的背俞穴为肾俞、肝俞.腧穴分布在下肢部、腰背部、腹部和上肢部.治疗ED最常使用的腧穴是关元、三阴交、太冲、气海、肾俞.通过聚类分析,得到7个新针灸处方:①肝俞-中封-蠡沟-神门-会阳;②次髎-曲骨-阴廉-会阳;③阴陵泉-白环俞-太溪-会阳;④足三里-中髎-气海-上髎;⑤曲骨-太溪-长强-会阳;⑥三阴交-关元-秩边-关元俞;⑦神门-气海俞-内关-中极.结论:针灸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常选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穴以具有"近治作用"的腧穴为主,配合选用具有"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的腧穴,最常用的腧穴是关元、三阴交、太冲、气海、肾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药治疗弱精子症研究现状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其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瘀血、气郁相互搏结,阻扰精室,最终影响精子活力.目前临床多将弱精子症分为肾虚血瘀、命门火衰、阴精不足、湿热气郁、肝郁肾虚、脾肾两虚6种证型论治,常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联合针刺、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其中在明确单一证型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灵活化裁方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参考文献36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证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人格特征和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人组97例ED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基于中医证型分为肝郁不舒证、恐惧伤肾证、命门火衰证、心脾两虚证、湿热下注证、阴虚火旺证、血脉瘀滞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患者的人格类型,分析病例组与文献报道的全国常模组EPQ量表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常模在神经质N维度[(11.97±5.58)分vs(4.61±2.93)分,P<0.01]和内外向E维度[(10.06±3.66)分vs(7.38±2.85)分,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人格类型E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有差异(P<0.01),胆汁质、抑郁质与肝郁不舒证相关(P<0.01).结论:传统祖国医学的中医辨证与人格特征存在内在联系,将中医辨证与人格特征相结合可能成为临床上ED分型的可行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琼运用标本兼治与五脏一体观治疗肺癌术后咳嗽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肺癌术后咳嗽发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异常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门火衰型.治疗立足于整体,多脏同调,以润肺、行气、运脾、滋肾、温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扶正抑癌、活血解毒,咳甚者加用搜风通络解痉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