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肤干燥是通透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有学者认为,皮肤干燥是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但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观点。实际上,皮肤干燥是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的表现。角质层含水量主要由角质层天然保湿因子的量决定,而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则主要由角质层脂质的质和量以及结构蛋白决定。如果皮肤干燥是由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降低所致,那么,角质层含水量应当与透皮失水率呈负相关性。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常人皮肤、鱼鳞病皮损或皮脂腺缺乏的小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透皮失水率均无负相关性。相反,有研究显示,人角质层含水量与透皮失水率呈正相关性。因此,皮肤干燥似乎不是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受损的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命早期母体营养和家庭环境暴露与子代特应性皮炎发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儿童好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以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易感基因、暴露环境互作,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和全身和局部免疫紊乱引起发病。近些年,母体宫内环境对儿童过敏疾病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过敏疾病源于胎儿期的假说。孕期诸多暴露因素,如孕妇营养状态(叶酸、维生素D、维生素E、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吸烟及家庭环境暴露等作为“生命早期暴露”,可能影响子代过敏状态,与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有关。本文将近年来围绕孕期母体的营养与家庭环境对子代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的研究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双侧面瘫为首发表现的重症肌无力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导致机体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1]。MG的发病率较低,且近80%的患者以单纯眼肌症状起病 [2]。目前尚未有以双侧面肌受累为首发表现的MG病例报道。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以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淋巴细胞浸润致其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老年女性好发,男女患病比为1∶9 [3]。既往有研究报道MG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但罕见合并SS的报道 [1,4,5]。笔者现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以双侧面瘫为首发表现的MG合并SS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浊毒蓄损,肾失气化"探讨大黄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慢性肾衰竭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程较长,脾肾本气早已虚损,迟迟不复,无力气化,肾主气化不及,气血津液代谢不畅,聚而为湿浊、痰热、瘀毒等有形实邪,多种致病产物难于运化排出,久之蕴酿浊毒,浊毒蓄损于官窍,肾主气化不利.浊毒壅滞三焦气机,上下通达失常,肾元衰惫,肾失气化,影响多脏腑功能.结合诸多医家经验,认为浊毒蓄损、肾失气化是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发现大黄组方常用于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且反馈较佳,治疗采用活血消癥、通利气化、去宛陈莝,常用大黄?虫丸、桃核承气汤等加减;升降相因、调节气化、泄浊解毒,常用升降散加减;燮理阴阳、温肾化气、推陈致新,常用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加减.大黄扫荡肠腑,给实邪予排出途径,推陈致新,非单通下燥屎,亦泄其寒热浊气、癥积陈腐,从而安和五脏,通调气机,正其阴阳,浊毒得去则气化而能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陶庆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属中医学"燥痹"病的范畴,陶庆文教授认为"内燥致痹"为燥痹的主要病因,燥湿互结是本病的常见证型.文章阐述燥湿互结证pSS的病机与临床特征,介绍陶庆文教授采用健脾化湿、养阴润燥法治疗pSS燥湿互结证的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从虚而始,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亏虚,气血阴阳衰少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血虚,肝失疏泄,气血亏虚;消渴日久,脾气亏虚,失于运化,气血运行不通;肾气、肾阳亏虚,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血脉运行迟缓,寒则血凝,瘀血而生;肺脏亏虚,气虚无力运血,血液运行阻滞而成血瘀.同时,因脏腑亏虚导致的气血阴阳不足与痰浊的产生可致病理产物瘀血的出现,常见气亏血少以致瘀、阳虚寒凝以致瘀、阴虚燥热以致瘀、聚湿生痰以致瘀,因此虚而致瘀,故该文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凝练为"因虚致瘀".虚为病之本,瘀为病之标,因虚致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的始终.掌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为今后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心合小肠"理论的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理论依据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梳理"心合小肠"理论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联系,结合黄连对胃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黄连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结果 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致使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聚痰饮,痰浊不化,痰瘀结聚,变生脂膏.心合小肠功能相互匹配的失常,会导致身体内的"清浊"物质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清者不得上升,生飧泄之症,而浊者不能肃降,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等病理性物质,稽留不去,久之则产生脂质膏浊.黄连可清心燥湿,升清降浊,是从"心合小肠"理论治疗高脂血症的经典药物.黄连素降脂疗效显著,可改善脂质代谢,且无明显副作用,而肠道菌群是介导黄连素降脂作用的重要条件.结论 基于"心合小肠"理论,靶标小肠生理病理特征和肠道菌群代谢特点,可能是继续探究黄连治疗高脂血症具体机制的重要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痰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痰证"是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D)的重要病理特征."痰证"与导致DCD的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IR)、炎性反应、氧化应激(OS)和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DCD病位在脑,与心、肺、脾、肝、肾密切相关."五脏传变,皆痰为患",DCD的中医病机为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燥伤肾阴,阴损及阳,肾阳虚衰,遂生寒痰,寒痰凝肾,精虚髓空,元神则病;肾病及肝,肝失疏泄,风痰相搏,上袭脑府,元神则乱;肝病及脾,脾运失常,湿痰内盛,上扰清府,元神失用;脾虚肺弱,肺失宣降,水聚为痰,痰热聚肺,元神不安;病损及心,心脉痹阻,痰瘀互结,元神不主.肾中寒痰,入于脑髓,治宜温肾祛痰,填精益髓以养神;肝中风痰,上袭脑府,治宜疏肝理气,祛痰熄风以宁神;脾中湿痰,蒙蔽清窍,治宜健脾祛湿,化痰开窍以醒神;肺中热痰,上扰元神,治宜宣肺祛邪,清热化痰以安神;心中瘀痰,痹阻脑脉,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窍以回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活性物质干预特应性皮炎异常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皮肤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皮肤干燥、瘙痒和慢性湿疹样皮损.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紊乱导致的Th2型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因而通过阻断Th2型炎症信号通路达到抑制Th2炎性细胞因子转录是目前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的主流.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数百年的历史以及良好的疗效.最近几十年间中药中抗炎活性物质的功能和机制也不断被发现和揭示.研究显示,多种中药活性物质通过抑制Th2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来实现其抗炎效应.在此,本文综述了近来报道的对特应性皮炎具有治疗作用且转录调控Th2炎性细胞因子的中药活性物质的相关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