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氚β粒子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电离辐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重要课题。对原子弹爆炸幸存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目前评价辐射对人类脑发育和神经行为危险度的主要依据。这些结果是基于对一次性短时间内高剂量率辐射所产生的影响的总结,并不能准确反映氚β粒子在连续长时间内低剂量率辐射情况下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辐射敏感性随着其发育阶段而变化,这就造成了在不同的照射情况下所产生的辐射危险度的不同。笔者以原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周湘艳的氚生物效应研究团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研究成果为主线,概述了中国研究人员在低剂量氚辐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综合系统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研究者对仔鼠的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学、脑组织神经生物化学、初代培养大鼠大脑组织细胞电生理学和初代培养小鼠中脑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等方面,使用了总计56项生物学终点作为评价指标,从多层次综合地探讨了低剂量氚β粒子子宫内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在同一系列实验系统中,从分子、细胞、器官到整体,从组织结构、神经生化、行为到学习记忆功能,从动物的个体到细胞的离体培养,综合评价了低剂量氚β粒子连续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度。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全面系统地评价氚β粒子辐射的危险度提供了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种可快速估算环境放射性污染所致公众外照射剂量的新软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开发便于快速估算环境放射性污染所致公众成员外照射剂量的应用软件。方法: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供的数据,创建公众(成人与不同年龄组儿童)在不同环境暴露情形下的外照射剂量率转换系数数据库;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利用Python语言编写数据调用与计算程序,并借助PyQt工具包设计软件界面;为测试该软件的计算结果,试算了几种最可能出现放射性核素在3种环境暴露情景下所致公众成员的外照射剂量差异,并开展了合理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开发软件可在带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上快速完成放射性核素污染外照射所致公众的器官当量剂量与全身有效剂量的估算,计算结果合理。结果表明,公众成员的年龄越小,器官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通常越大;对于相同活度浓度且达到放射性平衡 90Sr的土壤表面污染和水体污染,婴儿的有效剂量约为成人的6.08倍和2.51倍。 结论:本研究开发的软件具有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核事故应急等情形下快速估算公众成员外照射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完全随机采集2020—2022年某铀矿周围(51份)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73份)和乌鲁木齐市(52份)]的饮用水样品共176份,测定其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及放射性核素 238U、 232Th、 226Ra、 40K的浓度。比较不同区域(铀矿周围、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不同水源来源(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距铀矿不同距离(5、10、15、20、25 km)的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水平。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WHO推荐的方法分别估算饮用铀矿周围和对照区饮用水所致成年人的年有效剂量;采用USEPA提出的致癌风险因子评估居民终身致癌风险。对不同区域、不同水源、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的总放射性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分析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不同区域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3±0.04)Bq/L对(0.12±0.08)Bq/L对(0.08±0.03)Bq/L, F=9.854, P< 0.01]、[(0.17±0.06)Bq/L对(0.13±0.10)Bq/L对(0.10±0.03)Bq/L, F=10.522, P<0.01]。不同水源来源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849、1.352,均 P>0.05)。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 0.02)Bq/L对(0.07±0.02)Bq/L对(0.11±0.02)Bq/L对(0.15±0.03)Bq/L对(0.14±0.03)Bq/L, F= 21.720, P<0.01]、[(0.24±0.04)Bq/L对(0.09±0.01)Bq/L对(0.19±0.01)Bq/L对(0.17±0.03)Bq/L对(0.13±0.04)Bq/L, F=46.364, P<0.01)。距铀矿5 km处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值均最高。176份饮用水样品的总α放射性水平均值为(0.11±0.06)Bq/L,0.5%的饮用水超过国家标准限值(0.5 Bq/L)。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总α放射性水平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040±0.003)mSv/年。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 238U、 232Th、 226Ra、 40K浓度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分别为(0.030±0.004)、(0.018±0.003)、(0.084±0.04)、(0.005±0.003)mSv/年。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居民终身致癌风险为1.75×10 -13~4.35×10 -11。 结论:某铀矿周围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的饮用水放射性水平较低,饮用该区域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和终身致癌风险较低,不会造成可观测到的不良健康效应,对周围居民所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特定照射条件下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受照剂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估算在特定照射条件下不同年龄段儿童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主要器官的受照剂量和有效剂量,探讨影响估算受照剂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43号出版物提供的儿童参考人可计算体模数据,建立心血管介入诊疗的特定照射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与MCNPX 2.7.0软件模拟计算1、5、10和15岁儿童在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使用美国CIRS公司生产的5岁儿童物理模体ATOM 705-D进行器官剂量的测量验证。结果:我国标准推荐的1、5和10岁儿童参考人的身高和体重与ICRP的推荐值基本相同,我国标准推荐的15岁儿童参考人身高和体重与ICRP的推荐值最大相对偏差也仅为-1.9%和-5.7%;在焦点到影像接收器距离(SID)为90 cm、正方形视野(FOV)边长为30 cm、剂量面积乘积(DAP)为45 Gy·cm 2的照射条件下,5岁儿童体模照射野内主要器官剂量的计算值与测量值相差在±6.7%内;在相同照射条件下,儿童年龄越小,其主要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越大,4个年龄段儿童的有效剂量差异可达近5倍;器官剂量与DAP值的剂量转换系数不仅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而且还受照射野面积大小影响。 结论:结合儿童参考人可计算体模和照射模型,蒙特卡罗方法可用来计算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时的受照剂量;准确估算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受照剂量,需要DAP值、照射野面积和射束投照方向等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庆市部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剂量监测与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重庆市3家医院部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降低当量剂量的对策。方法:2020年6月至8月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对重庆市3家医院(2家综合性医院、1家肿瘤医院)的99名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其中男性92名、女性7名,年龄20~40(30.0±6.2)岁,监测时间为1个月,根据监测结果估算眼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左、右眼晶状体当量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左、右眼晶状体当量剂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3家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不同手术类型左、右眼晶状体当量剂量总体分布的差异;采用Bonferroni法对不同手术类型左、右眼晶状体的当量剂量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3家医院99名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左眼晶状体估算年当量剂量为5.38(2.46,13.10) mSv,右眼晶状体估算年当量剂量为3.54(1.55,8.48) mSv。其中有2名工作人员左、右眼晶状体的估算年当量剂量分别为42.72 mSv和48.00 mSv,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单一年当量剂量限值50 mSv,但未超过我国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限值150 mSv。3家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左、右眼晶状体当量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599, P<0.001)。性别、吸烟习惯、手术曝光时间、仪器输出剂量对左、右眼晶状体的当量剂量无影响( β=-2.007~7.694,均 P>0.05)。下肢静脉造影术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其他手术医护人员左眼晶状体当量剂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24.115、39.569,均 P<0.05),下肢静脉造影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其他手术医护人员右眼晶状体当量剂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23.719、39.347,均 P<0.05)。 结论:重庆市3家医院部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估算年当量剂量均未超过现有国家标准。应注意下肢静脉造影术医护人员的排班情况、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ICRP第148号出版物《参考动物和植物的辐射权重》内容简介及中国学者的贡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核聚变的推广应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伴随着氚向环境中排放量的增加以及氚在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受到低剂量氚照射的概率也随之增加。2021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48号出版物《参考动物和植物的辐射权重》正式发布。在其选用的资料中,均引用了中国学者的相关文献及氚相对生物效能(RBE)的研究结果。笔者以ICRP第148号出版物为基础,概述了低能氚β粒子对不同生物终点影响的RBE值,总结了我国学者对氚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并对氚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推动对氚的纵深研究进展,为氚的辐射防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获得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数据(PSD),评估患者确定性效应发生风险。方法:使用Gafchromic XR RV3胶片采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主要研究血管栓塞术、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等3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手术。使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扫描仪扫描胶片,利用ImageJ和Film QA Pro?2014软件测量和分析胶片。结果:共采集49例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数据,包括血管栓塞术23例、血管成形术14例、血管造影术12例。PSD≥2 Gy患者20例,其中血管栓塞术15例,血管成形术5例。血管造影术患者的PSD均<2 Gy。部分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超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18号报告中的确定性效应剂量阈值。结论:神经介入手术存在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风险,建议针对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及时了解其辐射损伤情况和后续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推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患者器官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将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用于估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患者器官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冠状动脉CTA患者421例,均于第3代双源Force型CT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轴扫协议检查。通过Radimetrics计算患者水当量直径以计算每位患者的SSDE;使用Monte Carlo模拟估算患者扫描范围内器官的吸收剂量包括心脏、肺、肝和乳腺。使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03报告的器官敏感加权系数,将患者主要敏感器官的剂量加权求和计算个体有效剂量。使用线性相关分析验证SSDE与器官剂量及个体有效剂量的相关性,并推导基于SSDE估算器官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的转换系数。使用平均差值比评价该估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为(16.8±8.7)mGy,SSDE为(20.8±8.8)mGy,个体有效剂量为(4.4±2.9)mSv。基于SSDE估算器官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为:心脏 Y=1.2 X-6.4( R2=0.91, P<0.05,平均误差0.1%);乳腺 Y=1.4 X-7.4( R2=0.91, P<0.05,平均误差7.9%);肺脏 Y=0.89 X-4.6( R2=0.86, P<0.05,平均误差8.3%);肝脏 Y=0.36 X-1.8( R2=0.64, P<0.05,平均误差-17.9%)。基于SSDE估算个体有效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为:男 Y=0.21 X-1.2( R2=0.92, P<0.05,平均误差0.2%);女 Y=0.39 X-2.2( R2=0.93, P<0.05,平均误差1.7%)。 结论: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通过SSDE和相应的转换系数可估算被照射器官吸收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将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实现患者辐射剂量及风险的个性化评估和精准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双胞胎个体化可计算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为了弥补胎儿辐射剂量学研究中双胞胎数字化模型的空白,本研究拟基于临床低剂量CT图像构建双胞胎可计算体模。方法:采用阈值自动分割和手动分割结合的方式对孕妇患者的低剂量CT图像进行分割与标识,在3D建模软件中对分割后的母体轮廓、胎儿轮廓和骨骼等组织器官进行三维重建与曲面重构,再进一步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89号报告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中胎儿发育数据构建胎儿内部器官。结果:建立了全球第一套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个体化双胞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模型,该模型的外部轮廓、骨骼,在母体的大小、位置和姿势均与真实患者完全一致。每个所构建的胎儿模型具有25个器官/组织,并且其质量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10%。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低剂量CT图像的个性化双胞胎可计算体模,填补了双胞胎可计算模型的空白,有助于更加准确评估怀有双胞胎的孕妇患者在接受放射诊断的过程中胎儿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饮用水氟、砷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与非病区饮用水氟化物和砷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贵州省37个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和4个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县(市、区),采集所有病区乡镇和非病区乡镇的饮用水水样,检测饮用水氟化物、砷含量;其中采集氟中毒病区水样3 800份、非病区水样1 445份,砷中毒病区与非病区水样各117份。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价研究地区饮用水氟化物和砷通过不同途径(饮水摄入、皮肤接触)对不同人群(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研究地区饮用水氟化物和砷含量的合格率均为100%。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同一评价区域(病区或非病区),不同人群饮用水氟化物和砷经两种暴露途径所致平均年健康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01),其中儿童的健康风险>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均 P < 0.05);不同水期、水源类型水样氟化物、砷经两种暴露途径所致平均年健康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在高( P95)和中( P50)暴露水平下,氟中毒病区饮用水氟化物经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和总人群平均年总健康风险分别为a -1:2.50 × 10 -9和8.64 × 10 -10、2.20 × 10 -9和7.61 × 10 -10、3.00 × 10 -9和1.04 × 10 -9、2.36 × 10 -9和8.15 × 10 -10,非病区分别为a -1:2.44 × 10 -9和6.92 × 10 -10、2.15 × 10 -9和6.09 × 10 -10、2.93 × 10 -9和8.32 × 10 -10、2.30 × 10 -9和6.53 × 10 -10;砷中毒病区饮用水砷经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和总人群平均年总健康风险分别为a -1:9.10 × 10 -7和3.67 × 10 -7、8.11 × 10 -7和3.22 × 10 -7、1.13 × 10 -6和4.45 × 10 -7、8.95 × 10 -7和3.47 × 10 -7,非病区分别为a -1:2.42 × 10 -6和5.61 × 10 -7、2.11 × 10 -6和4.80 × 10 -7、2.88 × 10 -6和6.55 × 10 -7、2.21 × 10 -6和5.25 × 10 -7;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及总人群平均年总健康风险均处于安全范围[饮用水氟化物:英国皇家协会及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可忽略水平分别为1.0 × 10 -7 a -1和1.0 × 10 -8 a -1,饮用水砷: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为5.0 × 10 -5 a -1]。 结论: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与非病区饮用水氟化物和砷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氟化物和砷经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产生的总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