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系统培训对提升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弹性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估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坚韧、自强和乐观)的提升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对2023年9—11月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57名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包括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团体督导、主题沙龙等多个模块,共500学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精神专科护士进行测量.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士的GSES得分和CD-RIS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了精神专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证明培训方案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应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6例严重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3例.单一组单纯应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而联合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NA值、Wits值、U1-SN值、U1-NA值、U1/NA值、U1-L1值、FMIA值、覆盖值、0-Mer-Pog,值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P<0.05),两组SNB值、ANB值、Wit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正畸矫治过程中,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效标法与分布法的消化性溃疡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制定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量体系之消化性溃疡量表QLICD-PU(V2.0)得分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使用QLICD-PU(V2.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效标法和分布法制定MCID,分析比较取平均值法、取小值法和取大值法制定的MCID.结果 取平均值法得到的生理功能(8.53)、心理功能(8.45)、社会功能(7.61)、共性模块(7.05)、特异模块(8.82)和量表总分(7.53);取小值法得到的MCID 分别为 5.25、5.78、6.16、4.19、7.18、4.09;取大值法得到的 MCID 分别为 11.99、12.05、10.09、9.48、10.99、11.04.结论 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和标准制定了 MCID,使用者可根据情况选用.MCID可用于评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生命质量的应用提供参考.在后续研究中,制定的MCID值可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辅助肺磨玻璃结节性质及病理成份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及判断病理成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行胸部CT检查发现GGN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44例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成腺癌组GGN与炎性病变组GGN,然后根据贴壁成份的占比不同将腺癌组GGN分成高占比组和低占比组,记录2组测量参数(包括病灶长径、平均CT值、CT值标准差、紧凑度、球形度及患者年龄).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2组间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各测量参数鉴别良恶性GGN及判断恶性GGN病理成分的能力,同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YI)计算该测量参数的最佳诊断阈值,获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鉴别良恶性GGN及判断恶性GGN组织成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在腺癌组GGN与炎性病变组GGN测量数据对比中,腺癌组GGN病灶长径、平均CT值、CT值标准差大于炎性病变组GGN(P<0.05),腺癌组GGN紧凑度、球形度均小于炎性病变组GGN(P<0.05),而2组GGN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高占比腺癌组GGN和低占比腺癌组GGN测量数据对比中,仅发现高占比腺癌组GGN平均CT值小于低占比腺癌组GGN(P<0.05),其他无差异.③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鉴别腺癌GGN与炎症GGN的独立因素为病灶长径;鉴别高占比腺癌GGN和低占比腺癌GGN的独立因素为平均CT值.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CT特征定量分析有助于鉴别良恶性GGN,以各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最佳;但在判断恶性GGN的病理成份方面能力有限,但仍需结合临床其他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GGN良恶性及判断病理成份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各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MR Q-Dixon序列和QCT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40周,第二组给予高脂饮食20周,第三组给予高脂饮食40周,2名医师利用QCT和MRQ-Dixon序列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对QCT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Q)和MR Q-Dixon序列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M)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实验QCT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 17.6(6.00,28.95)%,MR Q-Dixon序列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9.6(5.70,29.55)%.两种方法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x2=4.000,P=0.216),且一致性较高(Kappa=0.816,P<0.001);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 在定量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方面,定量CT与MR Q-Dixon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即可在体定量研究小鼠脂肪肝动物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强CT的表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定性差异及测量其相关CT值的定量差异,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坏死、内壁外壁是否受侵犯、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分层强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在组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静脉期最大CT值(P=0.035)、静脉期平均CT值(P=0.043)、静脉期-平扫CT值(P=0.015)、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P=0.0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得出静脉期最大CT值、静脉期平均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在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其AUC值分别约为0.741、0.731、0.778、0.792,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增强CT部分参数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上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敲低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抑制小鼠舌鳞癌并增强CTLA4单抗疗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FZD2)在小鼠舌鳞癌中的功能,及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 细胞实验:SCCVII小鼠舌鳞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LV-kdCon)和实验组(转染LV-kdFZD2).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验证血管生成能力.动物实验:雌性C3H/He小鼠构建荷瘤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注射(PBS)]、kdFZD组(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等量PBS注射)、αCTLA4组(小鼠皮下接种空白对照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和kdFZD+αCTLA组(小鼠皮下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mRNA相对表达水平,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FZD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8和0.52±0.18,细胞迁移数为(466.70±44.10)和(160.00±26.46)个,人脐静脉内皮上皮细胞形成的小管分支节点数分别为(108.70±6.35)和(84.33±10.02)个,总毛细血管长度分别为(20 235±2 229)和(16 549±338)pm,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kdFZD 组、αCTLA4 组和 kdFZD+αCTLA 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49.50±114.80)、(131.10±13.49)、(83.62±26.47)和(2.45±0.91)mm3,肿瘤质量分别为(0.78±0.11)、(0.22±0.06)、(0.13±0.02)和(0.03±0.01)g,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1).结论 FZD2可作为潜在的舌鳞癌治疗靶点,有望成为舌鳞癌辅助免疫治疗优化的关键分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T有限元分析预测椎体撞击骨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CT定量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来确定椎体强度与椎体骨折(vertebral fracture,VF)、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椎体骨折患者和62例匹配的对照组.腰椎CT扫描评估椎体压缩强度、积分vBMD、骨小梁vBMD、基于CT的BMC和基于CT的aBMD.结果 调整年龄、BMI和椎体骨折状态后,基线时脊柱强度较低与新发或恶化的椎体骨折风险增加相关(OR=5.2,95%CI:1.3-19.8).ROC曲线下面积显示,椎体强度比基于CT的aBMD更好地预测椎体骨折的发生(AUC=0.804比0.715,P=0.05),但不如积分vBMD(AUC=0.815)或基于CT的BMC(AUC=0.794).此外,脆性骨强度阈值在识别椎体骨折方面倾向于比骨密度分类的骨质疏松症有更好的敏感性(0.46 vs.0.23,P=0.09).结论 椎体强度测量与椎体骨折事件之间存在关联,基于CT的有限元分析估计的骨强度提供了同等或更好的预测椎体骨折事件的能力,基于CT的有限元分析估计椎体强度对于识别脊柱骨折的高危患者是有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简易体能测试量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简易体能测试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是一种客观测量老年人平衡、下肢力量及身体活动功能的工具.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进行SPPB测验,不仅可以评估HF患者的身体功能,提供康复方案,还可以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就SPPB在HF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策略,提高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单中心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初步评估基于射频切割的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组研究.2023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入选5例符合标准的心衰患者,采用深圳佰特威心房分流导管行心房分流术.术前及术后即刻行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全肺阻力(TPR)、肺血管阻力(PVR)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后对患者进行90 d随访,完善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研究主要终点为手术成功;次要终点包括术后90 d临床成功、超声心动图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调查(KCCQ)评分变化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安全性终点为术后9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即刻PCWP均明显下降,手术成功率100%,术前和术后即刻RAP、PAP、TPR和PVR无明显变化.随访90 d后,4例患者存在持续的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且PCWP较基线明显减低,临床成功率80%.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有所降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无明显受损;KCCQ评分、6MWD均有所提高,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无死亡,无心衰再住院,无脑卒中相关不良事件,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新型无植入心房分流导管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功能学评价指标,未来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长期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