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二十几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发展迅速,其作为一种无探针、非电离辐射的微无创热消融技术,可将超声波聚焦于一点并产生瞬时高温以实现靶组织热变性、凝固性坏死和凋亡的治疗目的.HIFU分为经超声引导和经磁共振引导两类,其中超声引导下HIFU应用更为广泛,其在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后胎盘植入性疾病和宫颈妊娠等妇产科疾病中获得了大量的循证数据和临床经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可替代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然而,超声引导下HIFU更多应用于病情平稳者,对于危急重症的抢救常需外科手术介入,正确认识并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是精准治疗造福患者的必要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胎宫颈环扎患者36周后终止妊娠发生产褥病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单胎宫颈环扎患者36周后终止妊娠发生产褥病率的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干预,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颈环扎术且36周后分娩的255例单胎孕产妇相关信息.根据是否发生产褥病率,分为产褥病率组(23例)和非产褥病率组(23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产褥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产褥病率发生率为9.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6周后临产前或剖宫产术后拆线、剖宫产、产程中转剖宫产为宫颈环扎术后分娩患者发生产褥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高血红蛋白、阴道分娩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单胎宫颈环扎患者产前血红蛋白水平,依据宫颈成熟度于36~37周择期拆除宫颈环扎线,综合患者病情及胎儿宫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减少产褥病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物工程原理在宫颈重塑及自发性早产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宫颈的机械功能对正常妊娠过程至关重要.在正常妊娠期间,宫颈显著软化,顺应性增加,从而维持妊娠并允许成功分娩,异常的宫颈重塑被认为是导致自发性早产的原因之一.目前,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手段十分有限,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是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管长度.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其相关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并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实践成为可能.主要总结了电阻抗图谱、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宫颈抽吸、拉曼光谱等生物工程原理技术在预测自发性早产、建立宫颈重塑模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生物相容性水凝胶等新型材料在预防自发性早产发生中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Shirodkar宫颈环扎术式对单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与Shirodkar非埋线环扎术式对单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2月因病史指征或超声指征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产科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Shirodkar术式)的373例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完整收集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母婴结局,根据术中是否将缝线线尾包埋于阴道黏膜下,分为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组(埋线环扎组,n=115)组和Shirodkar非埋线环扎术式组(非埋线环扎组,n=258).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估早产和妊娠36周前拆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埋线环扎组相比,埋线环扎组早产率降低(13.0%vs 22.5%,P=0.048),妊娠 36 周前拆线率降低(19.1%vs 33.3%,P=0.005),拆线孕周较晚[37(36.0,37.0)周 vs 36(35.0,37.0)周,P<0.001].两组新生儿结局包括出生体重、入住NICU率、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埋线与早产发生风险降低无显著相关,与妊娠36周前拆线发生风险降低相关(OR=0.516,95%CI:0.293~0.909,P=0.022);环扎前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风险降低相关(OR=0.954,95%CI:0.915~0.996,P=0.031),与妊娠 36 周前拆线发生率增加相关(OR=1.062,95%CI:1.002~1.104,P=0.002).结论 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可以延长拆线孕周、降低妊娠36周前拆线率,但该术式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尚未见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在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治疗在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galectin-1、宫颈分泌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RIF患者(RIF组)66例,非RIF患者(非RIF组)78例。首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alectin-3、galectin-1、宫颈分泌物TNF-α、IL-6差异,随后,利用LIT治疗RIF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RIF患者血清galectin-1、galectin-3、宫颈分泌物IL-6水平低于非RIF患者[排卵日:(35.94 ± 3.91)μg/L比(39.26 ± 3.75)μg/L、(53.10 ± 5.91)μg/L比(57.68 ± 6.87)μg/L、(73.13 ± 16.69)μg/L比(90.98 ± 16.25)μg/L;排卵后6 d:(43.13 ± 4.53)μg/L比(48.95 ± 6.23)μg/L、(68.61 ± 7.70)μg/L比(72.25 ± 7.94)μg/L、(81.11 ± 16.02)μg/L比(91.21 ± 18.13)μg/L],宫颈分泌物TNF-α水平高于非RIF患者[排卵日:(13.33 ± 1.76)μg/L比(10.20 ± 1.74)μg/L;排卵后6 d:(12.17 ± 1.64)μg/L比(9.36 ± 1.8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IF患者经过LIT治疗后,胚胎种植率为25.45%(42/165),临床妊娠率为48.48%(32/66),流产率为9.38%(3/32);RIF患者经过LIT治疗后,血清galectin-1、galectin-3、宫颈分泌物IL-6水平高于治疗前,宫颈分泌物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IF患者血清galectin-1、galectin-3、宫颈分泌物TNF-α、IL-6水平与非RIF患者间存在一定的差异,LIT治疗可对上述指标产生影响,并对RIF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殊类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梗阻侧妊娠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该文报道1例特殊类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梗阻侧妊娠患者。MRI平扫示盆腔内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左侧宫颈与阴道相通,右侧宫颈外口位于左侧宫颈管右侧壁,孕囊位于右侧宫腔。患者欲终止妊娠,因探针无法进入右侧宫腔而未成功,遂继续妊娠,最终足月后行剖宫产分娩1名健康男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初产妇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初产妇中影响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结局的因素,建立预测成功的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孕足月初产妇312例为研究对象,评估孕妇的年龄、孕次、身高、体重指数、宫颈Bishop评分、新生儿体重、妊娠期合并症等因素对引产结局的影响。结果:初产妇孕次、宫颈Bishop评分、身高与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成功率呈正相关,体重指数、新生儿体重与引产成功率呈负相关,建立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最佳诊断阈值为0.725,灵敏度为80.7%,特异度为75.7%。结论:宫颈评分、孕次、身高、体重指数和新生儿体重可作为预测指标,建立预测初产妇球囊引产成功的模型,有助于选择合适引产对象,减少临床干预,提高引产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孕期胎盘下缘到宫颈内口距离对前置胎盘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盘下缘到宫颈内口距离(IOD)对前置胎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系统超声诊断为胎盘前置状态的476例孕妇。测量孕妇中孕期IOD、宫颈长度、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等超声参数,并记录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持续至晚孕期前置胎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OD值对前置胎盘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共确诊前置胎盘19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妊娠次数、IOD、有剖宫产史是中孕期胎盘前置状态持续至晚孕期前置胎盘的相关因素( P<0.05)。既往妊娠次数≥3次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是妊娠次数<3次的1.826倍。胎盘下缘覆盖并跨越宫颈内口(IOD<0 mm)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是IOD=0 mm的11.494倍,是IOD>0 mm~<20 mm(低置胎盘)的22.222倍。有剖宫产史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是无剖宫产史孕妇的1.908倍。有剖宫产史组在IOD截断值为20 mm时,能筛选出所有结局为前置胎盘的孕妇,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95% CI:0.783~0.896, P<0.05);无剖宫产史组在IOD截断值为13.5 mm时,能筛选出所有前置胎盘的孕妇,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 CI:0.759~0.869, P<0.05)。 结论:中孕期胎盘下缘到宫颈内口距离对前置胎盘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在先兆早产孕妇中的应用:120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使用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单胎妊娠孕妇宫颈组织弹性,为评估早产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的孕20 +0~32周 +6出现先兆早产症状但既往无早产史的单胎妊娠孕妇。运用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获取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硬组织弹性占比(hardness ratio,HR)、宫颈内口应变值(internal ostium,IOS)和宫颈外口应变值(external ostium,EOS)等宫颈数据。比较不同妊娠结局(早产或足月产)和不同CL孕妇宫颈弹性成像数据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孕周)、 χ2检验或校正 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120例孕妇,按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39例,32.5%)与足月产组(81例,67.5%);按CL分为CL≤25 mm组(41例,34.2%)与CL>25 mm组(79例,65.8%);CL≤25 mm孕妇再根据是否发生早产分为CL≤25 mm早产组(26例)与CL≤25 mm足月产组(15例)。早产组与足月产组相比,宫颈HR较低[(35.75±8.94)%与(61.30±10.69)%, F=156.88],而IOS和EOS较高(0.47±0.13与0.31±0.09, F=54.99;0.45±0.11与0.34±0.08, F=34.57);CL≤25 mm组与CL>25 mm组相比,宫颈HR较低[(43.17±14.32)%与(58.09±13.94)%, F=26.03],而IOS和EOS较高(0.46±0.14与0.32±0.08, F=38.71;0.44±0.12与0.34±0.08, F=21.36);CL≤25 mm早产组与CL≤25 mm足月产组相比,宫颈HR较低而IOS和EOS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CL≤25 mm伴HR<50%组较CL≤25 mm伴HR≥50%组的早产率高[95.5%(21/22)与5/19, χ2=21.01];CL>25 mm伴HR<50%组较CL>25 mm伴HR≥50%组的早产率高[61.9%(13/21)与0.0%(0/58),校正 χ2=38.59];CL≤25 mm伴HR<40%组较CL≤25 mm伴HR≥40%组的早产率高[18/18与34.8%(8/23), χ2=18.51];CL>25 mm伴HR<40%组较CL>25 mm伴HR≥40%组的早产率高[11/14与3.1%(2/65),校正 χ2=42.4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对CL和H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CL与HR呈正相关( r=0.51, P<0.001)。 结论: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能量化宫颈组织软硬度,甄别出真正具有早产高风险的“软”宫颈,有望成为更高效预测早产的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