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天心穴位考析及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小天心位于手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操作多用揉、掐、捣、掐揉的方法,具有清热利尿、镇惊安神、明目、通经络、发汗解肌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惊风、夜啼、小便赤涩、黄疸和斜视、视物不明等病症。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古今文献,对小天心的定位、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同时从传统与现代医学2个方面探究穴位机理,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穴位,为小天心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研究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知识史视野下黄芪性-效-用-忌的古今源流考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黄芪是现代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补虚药,古今认识存在差异变化,为进一步去伪存真,甄别优劣,发掘其本来的长处,兹从药性、功效、应用和用药宜忌再做考辨.方法 借助文献挖掘技术对历代本草及现代相关文献进行溯源,系统整理黄芪药性、功效、主治和用药宜忌的文献记载情况.结果 黄芪味"甘或微甘",多为"微温或温"性,主入脾肺三焦及肾经.文献中有 47 条功效、83 条主治,主要可归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 3 个方面,用于治疗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及痈疽久败疮,且均属衰弱性病证.但黄芪还有"补诸虚、益元气、退虚热、治风病、逐五脏间恶血、止血、止痛、补血、调经"等特殊功效,被广泛用于"小儿百病、虚喘、肾虚耳聋、癥瘕、肌热、消渴、骨蒸、中风发热、肠风、大风癞疾、妇人子脏风邪气、流产崩滞"等诸多病证,亟待进一步研究验证.黄芪的用药宜忌主要包括配伍宜忌 5 条和证候禁忌 17 条,值得甄别借鉴.结论 古代本草所载黄芪临床效用非常广泛,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以益于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医药全周期干预,故从传统本草学和现代中药学结合的视角,对其性-效-用-忌进行挖掘、考订、整理和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解热方擦浴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症,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是指感受外邪(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使营卫失和,正邪交争而发热.西医学认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而发热[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益气敛肺止咳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分析益气敛肺止咳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外周血EOS、IgE、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敛肺止咳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EOS、IgE、TNF-α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冒次数、平素多汗、咳嗽咳痰积分及血清EOS、IgE、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啰音、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呼吸道感染复发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48.57%)(P<0.05).结论:益气敛肺止咳方可有效缓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发热等症状,下调外周血EOS、IgE、TNF-α水平,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运脾膏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观察运脾膏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2 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治疗组 32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运脾膏膏摩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代谢成分含量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水平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4、CD8 细胞绝对值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50%(28/32),对照组总有效率 53.33%(16/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MCH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C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蛋白质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BMI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CD4 细胞绝对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 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食欲、食量、腹痛、便秘、汗出、面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食欲、食量、便秘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欲、食量、便秘、汗出、面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脾膏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食欲食量、营养评价指标和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伤寒论》"津液自和"对诊治小儿外感热病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26
《伤寒论》首次提到"津液自和",即身体自汗出、小便利,是维持身体阴阳平衡的基础,也是身体抵御和祛除邪气的重要条件.广义的津液是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总称,津液在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中有重要作用.津液失和包括津液量的异常、津液蒸腾气化和运行输布异常.伤寒、温病、瘟疫学说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外感热病,三者虽为不同辨证体系,但病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小儿代谢快,对津液需求多,津液易失调,故小儿外感热病较之成人更易出现津液失和,临证治疗可解表宣透、清热生津、畅达气机以实现津液自和、邪去正安.通过"津液自和"治疗外感热病,具体包括:辛温解表、汗而发之,辛凉解表、以汗达邪,清泻(透)里热、养阴生津以及祛湿退热、畅达气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黄芪为小儿肺痨之要药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治疗小儿肺痨一般以滋肺阴、杀痨虫为主,而常忽略甘温之黄芪的重要作用.从脾肺之关系、小儿特殊性、肺痨证症结合等方面论述黄芪为小儿肺痨之要药.肺痨之病,肺阴虚仅为标,其根在脾气虚.由于小儿自身的特殊体质,应以黄芪益气补脾,其甘温之性亦可缓和组方里其他药物的寒性和苦味.黄芪对咳嗽、咯血、盗汗、低热、消瘦等症状,亦有直接治疗的作用.总之,黄芪治疗小儿肺痨,体现因人施治、标本兼治,对小儿肺痨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玉屏风颗粒联合脉冲磁疗对比匹多莫德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对比匹多莫德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8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n=42)与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及炎琥宁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面色少华消失时间、神情倦怠消失时间、自汗少食消失时间、大便稀溏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咯痰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gM,IgA,IgG,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厌食症患儿根据证候分为实证组60例和虚证组60例,按照优诊顺序抽取实证组30例和虚证组30例分别组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教材中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都有效.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症状总积分、食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食量、面色、精神情绪、出汗、腹部不适、大便不调、呕吐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治疗组平均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虚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实证组与虚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同时给予解热镇痛、抗过敏、止咳等药物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治疗不同时间段腋温、退热时间及风热犯卫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腋温均逐渐下降,观察组腋温在治疗24 h、48 h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2组腋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汗出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风热犯卫型甲型流感,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快速退热,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