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置入前后实验猪胆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比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enteral extended biliary stent,EEBS)和传统塑料支架置入前后的胆道菌群变化,初步探索EEBS在预防支架堵塞中的可能机制。方法:12只健康巴马小型猪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传统塑料支架组( n=6)和EEBS组( n=6),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4周拔除支架时采集胆汁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比较不同支架置入前后胆汁菌群结构及多样性。 结果:12只实验猪均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穿孔、出血、死亡等并发症,支架置入8 d后内镜复查两组支架均已脱落,于此时采集胆汁标本进行菌群分析。两组实验猪的胆道菌群在门水平主要是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传统塑料支架组支架置入后Shannon指数( P=0.004)和Simpson指数( P=0.008)较前显著减小;Beta多样性分析也提示传统塑料支架置入前后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Anosim: R=0.514 8, P=0.011)。EEBS组支架置入前后Observed species指数( P=0.095)、Chao1指数( P=0.136)、Shannon指数( P=0.353)和Simpson指数( P=0.227)及Beta多样性(Anosim: R=0.059 3, P=0.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菌LEfSe分析显示,传统塑料支架组支架置入后脆弱拟杆菌、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_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丰度显著升高,EEBS组支架置入后脱硫菌门-脱硫菌纲-脱硫菌目-脱硫菌科-嗜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 结论:EEBS短期置入后胆道菌群变化较小,可能通过延长反流路径达到了预防肠胆反流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舒张不同步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左心室舒张不同步(LVDD)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取16头巴马小型猪建立AMI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及AMI后1 d行GMPI,经定量分析获得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占左心室的百分比(Extent,%)、左心室收缩不同步(LVSD)及LVDD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PBW)和相位标准差(PSD)];同期行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配对 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 结果:16头小型猪均建模成功。AMI后Extent、LVEDV、LVESV均较建模前明显增大( t值:-11.14、-4.55、-6.12,均 P<0.001),LVEF、E/A明显减小( t值:10.16、2.18, P<0.001, P=0.046)。AMI后LVDD参数PBW、PSD[(142.25±72.06)°、(56.15±26.71)°]均较建模前增大[(33.06±8.98)°、(12.51±5.13)°; t值:-6.11、-6.60,均 P<0.001],且与AMI后LVSD参数PBW、PSD[(109.06±62.40)°、(44.40±25.61)°]间存在明显差异( t值:-2.73、-2.20, P值:0.016、0.044)。AMI后LVDD参数PBW、PSD与E/A呈中度负相关( r值:-0.569、-0.566, P值:0.021、0.022),与Extent呈正相关( r值:0.717、0.634, P值:0.002、0.008)。GMPI相位分析评价LVDD具有很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ICC): 0.953~0.984,均 P<0.001]。 结论:AMI后1 d即发生LVDD,LVDD可反映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灌注缺损范围与LVDD相关。GMPI相位分析是评价LVDD及舒张功能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西孟旦调控LOX-1/p38 MAPK通路减轻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levosimendan,Levo)对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 CME)后心肌损伤和LOX-1/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ME组、CME+左西孟旦预治疗+对照腺相关病毒转染组(CME+Levo+NC组)及CME+左西孟旦预治疗+ LOX-1过表达腺相关病毒转染组(CME+Levo+LOX-1组),每组6只。经冠脉介入法于前降支注射栓塞微球构建CME模型;Sham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CME+Levo+NC组和CME+Levo+LOX-1组于造模前2周分别转染对照病毒和LOX-1过表达病毒,并均于造模前24 h开始持续静滴左西孟旦。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苏木精碱性复红-苦味酸(HBFP)染色分别用于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和心肌微梗死区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用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LE)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观察心肌组织LOX-1、Bcl-2、Bax、Caspase-3 p12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与Sham组比较,CME组小型猪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69.73±4.79)% vs (47.18±2.33)%, 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 [(42.47±2.54)% vs (21.43±1.76)%, P<0.05]、心输出量(CO)[(4.42±0.27)L/min vs (2.57±0.17)L/min, P<0.05]均显著下降,而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32.37±1.33)mm vs (41.21±1.86)mm, P<0.05]显著增加,心肌微梗死面积占比[(3.73±0.87)% vs (20.72±2.49)%, P<0.05]显著增加,血清cTnI水平[(51.92±16.62)pg/mL vs (236.80±19.56)pg/mL, P<0.05]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1.15±0.47)% vs (14.15±3.24)%, P<0.05]显著升高,心肌组织Bax、Caspase-3 p12、LOX-1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 P<0.05)。⑵与CME组比较,CME+Levo+NC组小型猪LVEF[(47.18±2.33)% vs (55.48±3.92)%, P<0.05]、LVFS[(21.43±1.76)% vs (32.02±1.75)%, P<0.05]、CO[(2.57±0.17)L/min vs (3.45±0.25)L/min, P<0.05]均显著升高,而LVEDd[(41.21±1.86)mm vs (36.78±1.56)mm, P<0.05]显著下降,心肌微梗死面积占比[(20.72±2.49)% vs(11.63±3.12)%, P<0.05]显著减小,血清cTnI水平[(236.80±19.56)pg/mL vs (157.40±15.13)pg/mL, P<0.05]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14.15±3.24)% vs (8.33±1.28)%, P<0.05]显著下降,心肌组织Bax、Caspase-3 p12、LOX-1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均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P<0.05)。⑶与CME+Levo+NC组比较,CME+Levo+LOX-1组小型猪LVEF[(55.48±3.92)% vs(48.52±1.69)%, P<0.05]、LVFS[(32.02±1.75)% vs (23.80±2.51)%, P<0.05]、CO[(3.45±0.25)L/min vs (4.25±0.23)L/min, P<0.05]均显著降低,而LVEDd[(36.78±1.56)mm vs (41.12±1.57)mm, P<0.05]显著增加,心肌微梗死面积占比[(11.63±3.12)% vs (18.93±1.58)%, P<0.05]显著增加,血清cTnI水平[(157.40±15.13)pg/mL vs (244.40±15.97)pg/mL, P<0.05]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8.33±1.28)% vs (12.28±1.93)%, P<0.05]显著增加,心肌组织Bax、Caspase-3 p12、LOX-1和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 P<0.05)。 结论:左西孟旦可通过抑制LOX-1/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而减轻CME后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巴马小猪全肠外营养模型的建立及肠屏障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更好模拟儿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拟用新生巴马小猪建立肠内及肠外营养相关模型。方法:新生巴马小猪18只,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组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组。EN组包括喂养1周(EN-1W, n=3)和喂养2周(EN-2W, n=3)小猪;TPN组包括肠外营养支持1周(TPN-1W, n=6)和肠外营养支持2周(TPN-2W, n=6)小猪。观察记录小猪体重和组织形态学;检测分析肝功能和肠屏障功能。 结果:造模期间TPN小猪全部存活,TPN-2W小猪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较TPN-1W更明显。与EN-2W组对照相比,TPN-2W小猪的体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PN-2W小猪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EN-2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脏形态学显示,TPN小猪肝脏门脉区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肝细胞轻度脂肪变。与EN-2W组对照相比,TPN-2W小猪回肠绒毛萎缩变形、绒毛长度明显变短( P<0.05)、隐窝深度变浅( P<0.01),其肠通透性明显增加( P<0.05)。 结论:建立新生巴马小猪的TPN模型,模拟了婴幼儿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及肠屏障损伤等并发症,为研究儿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固定自脱型胰肠吻合引流支架应用于胰肠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自固定自脱型胰肠吻合引流支架应用于胰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动物实验研究。基于胰肠吻合“瘘管愈合”学说创建的洪氏胰肠吻合技术研制自固定自脱型胰肠吻合引流支架,动物实验前已完成10项生物相容性体外试验。实验于2022年2—9月完成。取25只普通级巴马小型猪,采用丝线双重结扎胰腺颈部,使结扎远端主胰管扩张建模。将建模成功的23只巴马小型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三组,即支架组(11只)、手工缝合组(8只)、假手术组(4只)。比较支架组和手工缝合组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及胰肠吻合口承受的压力值。通过腹部X线片观察自固定自脱型胰肠吻合引流支架脱落时间。通过术后病理学检查观察胰肠吻合口愈合时间、愈合方式和狭窄率。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分类资料。 结果:支架组和手工缝合组的胰管直径和胰腺质地、胰肠吻合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和胰肠吻合口承受压力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腹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引流支架组术后21 d胰肠吻合引流支架逐渐脱落排除体外,术后3个月后支架均脱落。大体和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支架组术后7 d吻合口愈合;手工缝合组术后14 d吻合口愈合。支架组和手工缝合组术后35 d内的吻合口狭窄率分别为2/8和6/8(Fisher确切概率法: P=0.132)。 结论:自固定自脱型胰肠吻合引流支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巴马小型猪的胰肠吻合术中,与手工缝合法胰肠吻合技术相比,吻合口愈合时间可能更早,狭窄率可能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动物腹部战创伤救治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和常规电子内镜系统用于动物腹部战创伤探查与紧急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3头健康巴马猪分别编为1号、2号、3号,术前禁食水8 h。实验前进行诱导麻醉,从巴马猪的中腹壁逐层切开进入腹腔,利用腹腔镜气腹机建立人工气腹,置入子弹模型1枚,建立子弹创伤模型;取出子弹模型后置入弹片模型1枚,建立弹片创伤模型。分别应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和常规电子内镜系统对1号巴马猪进行子弹模型和弹片模型的探查及取出操作。上述操作结束后,两种内镜系统分别对2号、3号巴马猪进行同样操作过程。两种内镜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分别记录两种内镜系统的手术成功情况、手术时间、内镜管道通畅性、内镜操作满意情况、不良事件和器械缺陷发生情况。结果: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和常规电子内镜系统进行手术各3次,手术均成功。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发现及取出子弹模型、发现及取出弹片模型的时间分别为(232.33±11.68)s、(300.33±57.70)s、(170.00±44.44)s、(52.67±2.52)s;常规电子内镜系统相应时间分别为[(232.67±21.20)s, t=-0.054, P=0.962]、[(256.67±67.00)s, t=0.880, P=0.472]、[(176.00±52.42)s, t=-0.111, P=0.922]、[(58.67±14.84)s, t=-0.832, P=0.4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过程中,两种内镜系统管道均通畅,操作者对两种内镜系统的内镜操作过程均满意。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和器械缺陷发生。 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动物腹部战创伤的救治操作成功情况与常规电子内镜系统相当,初步证实该系统用于动物腹部战创伤救治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的动物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在动物胆道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头健康巴马小型猪分别于麻醉后行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评价其操作性能、图像质量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例动物均完成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检查。该胆道镜操作性能良好,能顺利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道,注水、吸引及器械通道通畅。胆道镜图像清晰、颜色分辨率良好,未出现图像变形及失真,可准确评估管腔内情况及清晰观察黏膜表面情况。检查过程中未产生出血、穿孔等操作性损伤,以及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术后所有猪存活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一次性经口胆道镜操作性能良好,图像质量高,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气末正压对不同血容量状态猪颅高压模型颅内压和脑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血容量状态下颅高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后,其血流动力学状态、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tiO 2)的变化。 方法:选取雄性14~16月龄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低血容量组和正常血容量组。建立ARDS和颅高压模型。自5 cmH 2O(1 cmH 2O=0.098 kPa)水平逐步增加PEEP 5 cmH 2O,直至25 cmH 2O。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并应用Sidak法进行多重比较和 P值的校正。 结果:随着PEEP逐渐增加,正常血容量组ICP逐渐升高,而低血容量组ICP逐渐下降;当PEEP在5、10、15 cmH 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25.83±1.47) mmHg(1 mmHg=0.133 kPa)比(27.00±1.63) mmHg、(27.33±1.75) mmHg比(27.67±2.21) mmHg、(28.83±1.72) mmHg比(27.5±2.06)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793、0.227、0.906, P值均>0.05);当PEEP在20、25 cmH 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31.33±2.07) mmHg比(26.5±3.35) mmHg、(31.67±2.94) mmHg比(25.83±3.6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84、3.964, P值均<0.01)。随着PEEP逐渐增加,两组PtiO 2均逐渐下降,其中低血容量组下降更明显;在各PEEP水平时,两组间PtiO 2值分别为(19.83±2.64) mmHg比(14.33±3.50) mmHg、(18.67±2.50) mmHg比(12.33±3.88) mmHg、(17.67±3.88) mmHg比(10.67±3.88) mmHg、(15.33±2.34) mmHg比(9.17±3.54) mmHg、(13.67±3.61) mmHg比(6.67±2.73)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3、3.319、3.668、3.231、3.668, P值均<0.05)。 结论:PEEP对血流动力学、颅内压、脑代谢作用受不同容量状态的影响。低血容量状态下,PEEP逐渐上升,其心输出量、血压和PtiO 2下降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合成 18F-Flurpiridaz的优化方法,评估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以 18F取代2-叔丁基-4-氯-5-[4-(2-甲基磺酰基-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哒嗪-3-哒嗪酮中的苯磺酸离去基团进行标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非梯度洗脱的方法纯化产物。5头正常巴马小型猪经耳缘静脉注射37 MBq 18F-Flurpiridaz后10 min行PET/CT MPI,并于注射后30和60 min进行PET/CT全身显像,观察显像剂在其体内主要脏器的摄取情况。 结果:18F-Flurpiridaz的制备时间约为50 min,非校正放射化学产率为40%,放射化学纯度>97%。MPI图像显示心肌细胞摄取明显,肝脏仅有少量摄取,肺基本无摄取,心肌图像质量好。全身显像中,显像剂注射后30 min,心肌和肾脏摄取明显,肌肉组织中有少量摄取,而其他组织器官均无明显摄取;显像剂注射后60 min,心脏内仍有较高摄取。 结论:实现并优化了 18F-Flurpiridaz的自动化合成,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颈内动脉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后不同稀释浓度等渗对比剂对高分辨C型臂CT图像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在巴马小型猪颈内动脉置入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后,给予不同稀释浓度的等渗对比剂对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9头3~4个月龄健康实验猪,分别在左侧颈总动脉内置入FD。对FD置入区域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的同时,每头实验猪依次经动脉注射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0%、12%、14%,16%及18%浓度的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每次总量为44 ml。由1名神经影像科医生和1名神经介入医生分别对后处理图像的质量(支架、血管壁和血管的显影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评分(1~3分,评分越低图像质量越好)。以血管内超声(IVUS)为标准,评估给予不同稀释浓度的对比剂获得的重建图像显示FD贴壁的准确性。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头实验猪均成功置入FD。2名医生对后处理图像质量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6, P<0.05)。给予稀释10%、12%、14%,16%及18%等渗对比剂进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后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33±0.50)分、(2.06±0.39)分、(1.72±0.57)分、(1.11±0.32)分、(1.83±0.50)分( P<0.01);分别有4、6、8、9及7头实验猪能清晰显示FD的贴壁情况,IVUS证实9头实验猪的9枚FD均完全贴壁。术中3头实验猪给予对比剂时出现血管中度痉挛,给予肝素后好转。术后均未观察到穿刺点出血、血管夹层、血栓脱落等并发症。 结论:Tubridge FD置入后,给予16%稀释浓度的等渗对比剂进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图像质量最优,均能清晰显示FD的贴壁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