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3D-ASL、DKI序列探讨脑小血管病脑白质高信号及其半暗带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及脑白质高信号半暗带(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penumbra,WMH-P)内血流灌注、微结构损伤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2023年3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WMH为改良Fazekas分级Ⅰ~Ⅱ级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进行包括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序列在内的3.0 T MRI扫描.分析患者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DWMH)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界定为ROI1)及其WMH-P感兴趣区(内层为ROI1-1,外层为ROI1-2),脑室旁脑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PVWMH)感兴趣区(界定为ROI2)及其WMH-P感兴趣区(内层为ROI2-1,外层为ROI2-2)内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以及反映微结构改变的指标——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nisotropy,F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不同亚型WMH(DWMH和PVWMH)及其WMH-P内上述反映血流灌注和微结构改变的指标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61例CSVD患者,平均年龄(61±1)岁.DWMH(ROI1)内RD值(r=0.296)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K值(r=-0.287)、RK值(r=-0.315)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其WMH-P内AD值(ROI1-1:r=0.274;ROI1-2:r=0.261)、MD值(ROI1-1:r=0.370;ROI1-2:r=0.387)、RD值(ROI1-1:r=0.411;ROI1-2:r=0.430)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K值(ROI1-1:r=-0.270;ROI1-2:r=-0.297)、MK值(ROI1-1:r=-0.367;ROI1-2:r=-0.325)、RK值(ROI1-1:r=-0.379;ROI1-2:r=-0.309)、FA值(ROI1-1:r=-0.286;ROI1-2:r=-0.256)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VWMH(ROI2)内MK值(r=0.354)、RK值(r=0.293)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WMH-P内各微结构改变的指标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WMH及WMH-P内CBF值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VD患者DWMH及其WMH-P、PVWMH内微结构损伤与认知障碍存在弱相关性,但PVWMH周围WMH-P内的微结构与认知障碍无相关性;WMH及WMH-P内血流灌注与认知障碍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弥散峰度成像对新生儿轻度局灶性白质损伤的量化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在新生儿轻度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s)局部脑白质微结构变化量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9月—2018年6月经MR检查有轻度PWMLs的33例新生儿为PWMLs组,出生日龄3~28 d,男22例、女11例;同时,匹配同期接受MR检查颅脑未见异常的33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日龄3~24 d,男16例、女17例。观察指标:(1)通过DKI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量图评估轻度PWMLs病例的检出率;(2)比较PWMLs组病灶局部区域、病灶镜像区域,以及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各参量间的差异。结果:(1)2组新生儿胎龄、矫正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DKI参量图对轻度PWMLs的病例检出率为51.5%~78.8%,高于DTI参量图的病例检出率(39.4%~42.4%)。(3)与病灶镜像区域及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相比,轻度PWMLs区域径向弥散峰度、垂直弥散峰度、平均弥散峰度和轴突水分数均升高,分别为0.3(0.2,0.4)、0.3(0.3,0.4)、0.3(0.2,0.4)、0.1(0.1,0.2),病灶镜像区域分别为0.2(0.2,0.3)、0.2(0.2,0.3)、0.2(0.2,0.2)、0.1(0.1,0.1),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分别为0.2(0.2,0.3)、0.2(0.2,0.3)、0.2(0.1,0.2)、0.1(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轴突内弥散率张量和轴突外垂直弥散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而部分各向异性、径向弥散张量、垂直弥散张量、平均弥散张量及轴突外径向弥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DKI对新生儿轻度PWMLs的量化评估明显优于DTI,可揭示轻度损伤所致的脑白质微结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白质高信号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损伤程度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评价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集所有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血管危险因素,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筛选出无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ies,WMH)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26分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MRI筛选有WMH者85例,均完善MoCA量表及临床痴呆评定(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量表测评后,分为认知正常组(WMH-CN组)45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WMH-VCIND组)23例、血管性痴呆组(WMH-VaD组)17例。采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peak width of skeletonized mean diffusivity,PSMD)标记方法对WMH伴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组及对照组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四组间PS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H-CN组:3.558±0.157,WMH-VCIND组:4.128±0.222,WMH-VaD组:5.469±0.000,对照组:2.612±0.105, F=42.479, P<0.05)。组间比较,WMH各组PSMD值均高于NC组(均 P<0.05)。WMH-VCIND组较WMH-C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7)。WMH-VaD组PSMD值高于WMH-CN组和WMH-VCIN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SMD可以准确检测出WMH造成的脑白质纤维损伤。WMH合并认知下降的程度与PSMD增加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相比WMH认知正常者,WMH合并VCIND时PSMD增加并不显著,合并VaD时PSMD才会显著增加。PSMD值作为影像标记物可以为临床诊断WMH-VaD提供客观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常规T2W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PCa患者作为PCa组,选取同期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作为BPH组,进行横断面研究。两组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DWI及DCE-MRI扫描,对比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峰值时间(Tmax)、峰值强度(SIpeak)、信号强化率(SER)、最大增强斜率(MSI)及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并综合分析癌灶和非癌灶间差异。统计T2WI、DWI、DCE-MRI检查结果,对比3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PCa的诊断效能。结果:PCa组ADC值低于BPH组,EADC值高于BPH组( P<0.05);PCa组Tmax值低于BPH组,SER、MSI值高于BPH组( P<0.05);PCa组Ⅲ型TIC曲线占比(64.00%)高于BPH组(14.81%),Ⅱ型TIC曲线占比(24.00%)低于BPH组(66.67%, P<0.05);常规T2WI序列诊断出癌灶32例,另有10例BPH患者外周带检出低信号;DWI检查检出癌灶34例,另有10例BPH患者中央腺区检出稍高信号结节,ADC信号稍低,6例增生外周带高信号斑片影;经DCE-MRI检查50例PCa患者中42例病灶区呈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或缓慢下降,2例表现为低峰值强化下降型,2例外周病灶表现为上升型,4例表现为不典型图形,4例病灶不明确;54例BPH患者中,10例T2WI检出低信号区;16例DWI检出稍高信号结节,其中8例ADC呈稍低信号;46例呈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或呈平台强化;8例中央增生结节出现早期明显强化,并早期下降;T2WI、DWI、DCE-MRI联合诊断PCa的灵敏度(96.00%)、准确度(92.31%)高于3种方法单独诊断( P<0.05)。 结论:T2WI、DWI、DCE-MRI联合检查能获得更全面病灶信息,显著提高PCa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利于减少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双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为特征的脑淋巴瘤病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脑淋巴瘤病(LC)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方法:连续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28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L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对照病理进行分析。结果:L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8/11)、步态不稳(9/11)、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5/11);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患者有细胞数增多(8/10)、蛋白升高(8/10)、糖含量降低(2/10)、氯化物降低(4/10)。11例LC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深部脑白质弥漫病变,同时累及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8例(8/11)、基底节区7例(7/11)、丘脑5例(5/11)、小脑6例与脑干6例(6/11);11例LC患者的病灶呈等/稍低密度影与稍长T 1、稍长T 2信号,6例(6/11)早期无明显强化,5例(5/11)以及6例随诊病变出现不均匀斑点、斑片状、结节或团块状明显强化;弥散加权成像显示有9例(9/11)初诊扩散不受限,2例(2/11)及9例随诊病变出现扩散受限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低信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显示5例有不同程度胆碱复合物(Cho)峰升高伴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与NAA/肌酸下降(5/5),3例出现脂质峰(3/5);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者3例,其中2例(2/3)病灶呈稍高摄取,1例(1/3)未见代谢增高。 结论:LC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无明显强化及扩散受限,NAA/肌酸降低、Cho/肌酸增加伴脂质峰;对LC认识不足以及穿刺活组织检查不当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DKI直方图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弥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的影像学特征构建宫颈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72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患者的DKI以及临床资料,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90例)和验证组(82例)。经GE AW 4.2 MRI软件获得DKI直方图参数特征,LASSO回归筛选预后最佳影像特征,线性组合计算DKI影像组学评分,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区分度,用校准图评估模型内部一致性情况。结果:腺癌( HR=2.496,95% CI为1.312~4.749, P=0.005)、DKI评分( HR=24.087,95% CI为6.062~95.711, P<0.001)、浸润深度≥1/2肌层( HR=2.277,95% CI为1.156~4.487, P=0.017)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HR=1.800,95% CI为1.313~2.468, P<0.001)是宫颈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60和0.757,校准曲线与45°对角线拟合情况较好,模型对远期预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良好。 结论:腺癌、NLR、DKI评分、浸润深度≥1/2肌层均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弥散峰度成像评价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损伤与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探索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脑白质损害与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2017年11月至2022年12月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中重度OSAHS患者50例(中重度OSAHS组,男47例,女3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0岁);同时选取行PSG检查的非OSAHS者32例(对照组,男27例,女5例),年龄19~56岁(中位年龄34岁)。所有受试者均行DKI扫描及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找出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有差异的脑区,并分析OSAHS患者KFA值减低脑区与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2组人群的评估指标。结果:中重度OSAHS组在右侧外囊、左前放射冠、右前放射冠、左后放射冠、右后放射冠、左上放射冠、右上放射冠、左上纵束、右上纵束、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及后扣带回区域白质纤维束的KFA值均低于对照组( t=-2.247、-3.028、-3.955、-4.871、-2.632、-2.594、-2.121、-2.167、-3.129、-2.015、-2.317、-2.313、-2.152, P<0.05)。在中重度OSAHS组中:BAI评分与右外囊、右前放射冠、左后放射冠、左上放射冠、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负相关( r=-0.306、-0.372、-0.296、-0.346、-0.318、-0.386, P<0.05);BDI-Ⅱ评分与右上放射冠、右上纵束、左前放射冠、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负相关( r=-0.334、-0.289、-0.309、-0.310、-0.503、-0.469, P<0.05);MoCA评分与右后放射冠、右上纵束、左前放射冠、左上放射冠、左上纵束、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的KFA值呈正相关( r=0.368、0.431、0.324、0.410、0.469、0.384、0.369、0.309, P<0.05)。 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部分脑区的损害明显,受损的脑功能区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脑血流灌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DSC-PWI图像,重点分析其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变化,归纳其特征。结果: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灌注不足16例,rCBF明显减少、rCBV减少、MTT延长、TTP延长,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大血管病变7例,小血管病变5例;侧支循环形成9例,包含代偿良好3例,rCBF正常、rCBV正常、MTT延长、TTP延长;代偿不良6例,rCBF减低、rCBV正常或增加、MTT延长、TTP延长;血流再灌注3例,rCBF正常或轻度增加、rCBV增加、MTT缩短或正常、TTP缩短;过度灌注3例,rCBF显著增加、rCBV显著增加、MTT缩短、TTP缩短。结论:DSC-PWI能够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灌注状态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实时震动诱导蛋白扩增检测阳性的散发型克-雅病患者8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报道8例散发型克-雅病(sCJD)患者的实时震动诱导蛋白扩增(RT-QuIC)检测结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诊断为临床很可能的sCJD,且送RT-QuIC检测的患者的住院病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脑脊液 14-3-3 蛋白、朊蛋白基因、皮肤组织RT-QuIC、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其存活情况。根据脑电图、14-3-3蛋白、病程长短、MRI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组间RT-QuIC结果中荧光达峰时间和荧光峰值的差异。结果:入组8例患者,其中7例患者为亚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进行性认知下降(8/8)、锥体束征(5/8)、走路不稳(4/8)、精神行为异常(4/8)、肌阵挛(4/8)、无动性缄默(4/8)、头晕(3/8)、肢体抖动(2/8)、构音障碍(2/8)、视幻觉(1/8)、视力下降(1/8)。所有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均异常,其中 5 例可见典型的周期性尖慢复合波(PSWCs)。7例患者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示大脑皮质和(或)基底节的异常高信号,其中6例累及双侧基底节。8例患者中2例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全部患者RT-QuIC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随访结果显示4例患者死亡。RT-QuIC荧光达峰时间在PSWCs阳性组[(7.617±2.164)h]及MRI总评分高组[(7.600±1.907)h]比PSWCs阴性组[(10.602±2.247)h, t=2.84, P=0.010]及MRI总评分低组[(9.760±2.457)h, t=2.26, P=0.032]更短。 结论:RT-QuIC检测是早期诊断sCJD的可靠方法。RT-QuIC结果与脑电图出现PSWCs和MRI受累程度可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及纹理分析在鼻咽癌鉴别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纹理分析在鼻咽癌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5例鼻咽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76例鼻咽部炎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T2WI和IVIM-DWI序列扫描,形成平扫T2WI图像、DWI、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伪彩图,获取纹理分析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D、D*、f值。比较两组患者和不同临床分期的IVIM-DWI序列扫描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序列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对于鼻咽癌及其分期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病灶D值[(0.80±0.13)×10 -3 mm 2/s比(1.19±0.27)×10 -3 mm 2/s],f值[(11.3±2.2)%比(15.6±3.3)%],平均ADC值[(0.92±0.17)×10 -3 mm 2/s比(1.16±0.19)×10 -3 mm 2/s]和方差(2 189±862比3 563±925)均低(均 P<0.05),偏度(0.50±0.17比0.31±0.12)、峰度(0.56±0.13比-0.21±0.06)和熵(10.5±2.3比7.1±2.1)均高(均 P<0.05)。IVIM序列参数和纹理分析参数鉴别诊断鼻咽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3和0.803,两者联合的AUC为0.8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和86.8%。与Ⅰ~Ⅱ期鼻咽癌患者比较,Ⅲ~Ⅳ期患者病灶D值[(0.75±0.13)×10 -3 mm 2/s比(0.89±0.16)×10 -3 mm 2/s]和f值[(10.8±2.8)%比(12.1±3.0)%]较低(均 P<0.05);平均ADC值[(0.90±0.14)×10 -3 mm 2/s比(0.96±0.16)×10 -3 mm 2/s]和方差(2 063±831比2 431±846)较低(均 P<0.05),偏度(0.56±0.15比0.39±0.16)、峰度(0.62±0.15比0.44±0.13)和熵(11.0±2.1比9.1±2.4)均较高(均 P<0.05)。纹理分析参数和IVIM序列参数鉴别不同分期鼻咽癌的AUC分别为0.863和0.796,两者联合鉴别的AUC为0.89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和90.7%。 结论:MRI纹理分析和IVIM定量分析对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和分期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纹理分析鉴别诊断鼻咽癌和对其分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整体效能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