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尖几何多边形移植物鼻整形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估采用肋软骨雕刻鼻尖多边形移植物在鼻整形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自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成都高新心悦容医疗美容门诊部对鼻尖形态欠佳的368例患者应用肋软骨雕刻鼻尖多边形移植物行鼻整形手术.对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鼻尖突出度、鼻尖形态改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368例患者随访12~46个月,术后患者鼻尖突出度及形态改善效果较好.其中5例患者术后12~19个月出现轻微鼻尖下旋,4例术后12~16个月出现鼻尖软骨显形,经再次手术调整后好转.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无明显切口瘢痕形成及鼻尖歪斜出现.术后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非常满意312例,满意45例,一般11例,满意率为97.0%.结论 采用肋软骨雕刻成鼻尖几何多边形移植物应用于鼻整形手术,符合鼻尖解剖学和美学特征,可有效降低鼻尖支架的高度,减少偏斜发生率,降低鼻翼软骨和黏膜张力,术后效果良好,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濒危植物光叶蕨的珠芽形成与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珠芽胎生繁殖是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有益补充,丰富了植物的繁殖再生系统,影响着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研究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为对象,通过形态学与解剖学方法,探究其羽片后面不明突起——珠芽的形态与解剖特征,揭示其生殖结构和发育过程,追溯珠芽胎生起源和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显示:(1)珠芽和孢子囊群同期出现在光叶蕨羽片背面末级细脉中部,只是珠芽位于顶端裂片.珠芽形成包括启动期、膨大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由黄绿色球状体逐渐成长为深绿色纺锤状,基部变黑形成离层时成熟.(2)珠芽起源于维管束鞘延伸区的薄壁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珠芽原基,逐渐突破叶下表皮形成圆球形珠芽;随着珠芽不断膨大,中下部细胞分化形成贮藏细胞和维管束,顶端分化出生长点形成芽.(3)极少数珠芽在叶片上可直接萌动形成新的自养个体.成熟珠芽掉落在土壤内1周后开始萌发,基部长出圆柱形根,顶部萌发出拳芽.残留珠芽第2年仍可萌发形成新叶,与茎芽产生的叶片形态有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燕山红栗'雌花不同发育阶段解剖结构及细胞壁成分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探究生长发育过程中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雌花解剖学特征及其细胞壁成分变化规律,以'燕山红栗'('Yanshan Hongli')为试验对象,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内部形态变化并通过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壁成分变化.依据内部显微结构变化确定所采集的雌花样品集中在4个最重要的发育阶段,即花朵原基分化期、柱头原基分化期、柱头伸长期和开花期.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在发育时期推移过程中,雌花细胞壁中纤维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特别是在花柱伸长过程中,柱头部位与子房部位的纤维素荧光显著增强.此外,在所观察的发育阶段,酯化果胶荧光强度始终高于酸性果胶,并且柱头部位与子房周围的荧光强度也较其他部位更强.这些结果揭示了生长发育过程中板栗雌花细胞壁成分变化规律,为深入探究板栗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正常眼的脉络膜血管系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脉络膜是视网膜的主要血供来源,脉络膜血管系统为眼内最大、最重要的血管系统,在给外层视网膜供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脉络膜是一个动态、多功能性结构,其生理性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解剖位置、眼轴长度、昼夜节律与饮酒等.脉络膜涡静脉根据解剖学位置可分为眼内、巩膜内和眼外三大部分,又进一步分为脉络膜静脉、壶腹前部、壶腹、壶腹后部、巩膜入口、巩膜内通道、巩膜出口和巩膜外涡静脉八个区域.在正常眼中,涡静脉的类型不仅限于传统认知中出口位于赤道部近睫状体平坦部的涡静脉,研究发现还存在出口位于后极部的后极部涡静脉.根据涡静脉的形态及解剖特点,涡静脉又分为四类:缺失型涡静脉、不完整型涡静脉、完整型涡静脉、完整型涡静脉伴壶腹.文章旨在阐述正常人眼的脉络膜血流及涡静脉解剖基础,以深入了解正常状态下的脉络膜特征,这不仅有助于辨别脉络膜的病理性变化,且对脉络膜相关眼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的左房间隔囊袋的影像解剖学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影像的左房间隔囊袋(LASP)检出情况,以及LASP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332例。其中男200例、女132例,年龄31~83(57.3±9.4)岁,按照年龄分为A组(≥50岁)271例、B组(<50岁)61例。将受检者的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LASP。观察项目:(1)比较LASP在性别及A、B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观察LASP形态及开口方向。(2)测量并比较A、B组受检者中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结果:(1)33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LASP 69例(20.8%),其中男46例(23.0%,46/200)、女23例(17.4%,2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0, P=0.220);A组检出LASP 56例(20.7%,56/271)、B组检出LASP 13例(21.3%,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1, P=0.910)。囊袋口的形态多数为弧形,开口朝向上方或前上方,其中朝上方开口30例,朝前上方开口39例。(2)69例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分别为2.59~15.44(7.79±2.91)mm、0.58~3.21(1.57±0.41)mm、0.80~4.75(1.98±0.72)mm,其中≥50岁的LASP分别为(7.64±2.77)mm、(1.58±0.43)mm、(1.95±0.74)mm,<50岁的LASP分别为(8.43±3.50)mm、(1.51±0.34)mm、(2.09±0.6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7、0.55、0.63, P值均>0.05)。 结论:冠状动脉CTA三维重建可观察囊袋的形态特征,其检出率未见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且年龄≥50岁与<50岁者LASP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也未见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后踝韧带结构及踝关节稳定性为基础的后踝骨折分型及其病理解剖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提出后踝骨折新分型系统,进一步阐明后踝骨折的病理解剖学特征。方法:选择20例形态正常的下肢新鲜冰冻尸体标本,解剖并测量后踝相关联韧带胫骨附着区的范围。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及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的296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并测量患者后踝骨折占关节面百分比、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将后踝韧带结构解剖测量值与后踝骨折的CT影像学特征相关联,结合后踝韧带结构、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学特征及损伤机制创建后踝骨折新分型系统。共分为3型:Ⅰ型为下胫腓横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Ⅱ型为下胫腓横韧带及下胫腓后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依据后踝骨折是否伴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压缩或Die-Punch骨块可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Ⅲ型为下胫腓横韧带、下胫腓后韧带及胫距后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按照后踝骨折块数目分为ⅢA和ⅢB两个亚型。观察后踝各韧带结构胫骨附着区的尸体解剖学特征、后踝骨折CT成像的影像学参数及对应分型情况。同时,将后踝骨折新分型与Haraguci分型及Mason分型相对比。结果:后踝韧带结构从后外侧至后内侧依次为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及胫距后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附着于胫骨后外侧,最高点距离关节面(45.2±5.6)mm。下胫腓横韧带附着于胫骨后方远端,最高点距离关节面(5.5±1.0)mm。胫距后韧带附着于内踝后丘或丘间沟,中心距丘间沟(2.5±0.6)mm。296例后踝骨折患者中,Ⅰ型、Ⅱ型及Ⅲ型分别为36例、229例(ⅡA 150例,ⅡB 79例)及31例(ⅢA 11例,ⅢB 20例)。ⅡB型后踝骨折占关节面百分比、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明显大于ⅡA型后踝骨折[23.7(18.6,28.8)%∶18.4(12.7,21.7)%、4.1(2.1,6.0)mm∶1.9(0.2,3.0)mm、4.7(1.5,6.2)mm∶2.3(1.1,3.0)mm]( P均<0.01)。Ⅲ型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明显大于Ⅱ型后踝骨折[7.2(6.0,8.2)mm∶2.7(0.4,4.0)mm、10.1(6.0,15.0)mm∶3.1(1.1,5.0)mm]( P均<0.01)。相对于Haraguchi分型,后踝骨折新分型结合了后踝韧带结构及后踝骨折损伤机制,不仅分型进一步细化,而且随着分型等级增加,损伤严重程度亦增加,其临床实用性更强。相对于Mason分型,后踝骨折新分型主要增加了单纯旋转型后踝骨折类型(新分型的ⅡA型),其骨折类型更全面。 结论:结合后踝韧带结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后踝骨折可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更全面地阐述后踝骨折的病理解剖学特征,将有助于后踝骨折相关基础研究,并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硬膜外静脉丛曲张致腰腿痛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病因较多,一般认为来源于发生退变的椎间盘及周边的韧带和肌肉等组织,其中硬膜外静脉丛曲张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病因。硬膜外静脉丛广泛分布在椎管内侧与硬膜、神经根直接相邻,并作为腔静脉辅助引流系统在体液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性椎管容积相对固定,所以若硬膜外静脉丛严重迂曲、扩张则有可能直接挤压硬膜、马尾或者相应节段神经根,导致类似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因扩张的静脉丛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上很难准确地与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等相鉴别,故极易被忽视。然而,扩张的静脉丛迂曲且壁薄,术中很容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同时也会导致如术后硬膜外血肿等相关并发症。虽然对硬膜外静脉丛的研究开展较早,且已经被纳入大多数的解剖学图谱中,但临床医生对于硬膜外静脉丛的解剖结构、形态学特征、临床意义和影像学检查等细节仍然所知甚少。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介绍硬膜外静脉丛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二尖瓣环分离的再认识:从患病率到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二尖瓣环分离(MAD)是二尖瓣纤维环的一种解剖学变异,表现为二尖瓣铰链点移位,导致左心房壁与二尖瓣环连接处与左心室游离壁的分离。过去普遍认为MAD是二尖瓣脱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目前发现“正常人群”中也有一定比例的MAD,近年来MAD的患病率、组织学与形态学、病理生理学、影像学、临床意义等方面认知不断更新,该文就此进行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中1型黄斑新生血管合并不同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中1型黄斑新生血管(MNV)伴不同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MD中1型MNV伴不同类型PED患者42例42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OCT检查采用日本Topcon公司3D-OCT 2000仪进行,对黄斑中心凹进行扫描,测量其PED高度(PEDH)、PED面积(PEDA)、PED体积(PEDV)、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根据PED的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浆液性PED (sPED)、纤维血管性PED (fPED)、出血性PED (hPED),并据此分组。42只眼中,sPED组、fPED组、hPED组分别为16 (38.1%,16/42)、14 (33.3%,14/42)、12 (28.6%,12/42)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IVC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个月,其后经评估按需治疗。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BCVA及OCT,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BCVA、PEDH、PEDA、PEDV、CFT变化,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12个月,sPED组、fPED组、hPED组患眼PEDH、PEDA、PED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改善程度的差值,hPED组分别为(-318.67±258.09) μm、(-6.50±6.33 )μm 2、(-1.95±1.78) μm 3;sPED组分别为(-119.31±224.13) μm、(-0.86±5.00) μm 2、(-0.56±1.64) μm 3;fPED组分别为(-53.93±92.51 ) μm、(-0.76±2.54) μm 2、(-0.19±0.46)μm 3。hPED组患眼改善程度显著大于sPED组、fP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918、6.029、5.494, P<0.05 )。与治疗前BCVA、CFT比较,治疗后12个月,fPED组、hP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PED组无显著改善( P>0.05)。3组患眼BCVA与治疗前变化幅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17、0.741、0.848, P>0.05 )。 结论:康柏西普能有效改善或稳定nAMD中1型MNV伴sPED、fPED、hPED患眼的视功能及解剖学形态,其中对hPED的解剖学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跨区供血轴型皮瓣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作者在文献复习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轴型皮瓣及choke血管理论,探讨跨区供血皮瓣结合部的改造与重建,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表明:(1)基于血管体区或穿支体区均可设计跨区供血皮瓣,其区别在于血管蒂与轴线;(2)如果各供区间的choke血管为端端吻合,呈串联排列,可获得超长皮瓣,而侧侧吻合呈并联排列,则可获超宽皮瓣;(3)Choke血管区的改造与重建可延长皮瓣轴线,使其转移距离和修复范围明显增大;(4)皮瓣切取范围可参考现有的解剖学资料及术前与术中检测综合评估。提出跨区供血皮瓣的choke血管区改造与重建,以及如何明确跨区切取范围与提高皮瓣远端成活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