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ABC理论结合"阳光心态"疏导干预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情绪ABC理论结合"阳光心态"疏导干预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情绪ABC理论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阳光心态疏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the Exercise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及生活质量量表(The WHO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记录干预后口腔清洁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为(41.67±4.15)分、(42.51±4.13)分,低于对照组的(45.13±3.72)分、(47.25±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7 d后,两组口腔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GSES、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情志护理、健康教育评分分别为(21.98±1.65)分、(21.46±1.24)分、(22.03±1.72)分、(21.67±1.51)分,高于对照组的(20.43±1.87)分、(19.51±2.03)分、(20.78±1.59)分、(19.81±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情绪ABC理论结合"阳光心态"疏导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其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情绪ABC理论下Teach-back健康教育在ERCP+EST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ABC理论下Teach-back健康教育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RCP+EST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情绪ABC理论下Teach-back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围术期自我效能、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情绪ABC理论下Teach-back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ERCP+EST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绪ABC理论认知教育在肺癌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情绪ABC理论认知教育对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肺癌患者及其111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纳入的55例患者及55名主要照顾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纳入的56例患者及56名主要照顾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主要照顾者采用常规认知教育方式,试验组主要照顾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情绪ABC理论下的认知教育。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PAN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PAN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L中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情绪ABC理论下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认知教育可减轻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ABC-X理论模型干预对P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ABC-X理论模型干预对P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14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ABC-X理论模型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心理一致感、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实施ABC-X理论模型干预前,研究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心理一致感、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不可预测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心理一致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基于ABC-X理论模型干预应用于P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儿家长不确定感,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提升患儿家长心理一致感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在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在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的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 n=50),2019年6月—2020年5月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 n=50)。对照组实施常规ABC情绪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采用自动思维问卷(ATQ)、自护能力量表(ESCA)、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评价干预的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TQ、ESCA、S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T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SAQ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对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型联合ABC情绪管理模式可消除患者消极思维,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情绪ABC理论的Teach-back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患 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ABC理论的Teach-back教学模式在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且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情绪ABC理论的Teach-back教学模式。结果:实施基于情绪ABC理论的Teach-back教学模式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情绪ABC理论的Teach-back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术中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术前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7 月 1日~11 月 30 日行肠镜检查的 340 例患者,遵循匹配性原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170 例,经排除中途退出或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22 例,最终纳入有效样本 318 例,其中观察组 153 例,常规组 165 例.在肠镜准备过程中,常规组由例行医护小组执行标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采用 9 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情绪,客观心理指标(包括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肠道镜检效果[采用使用肠道清洁度波士顿量表(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到回盲部所需的时间(CI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D-7、PHQ-9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均低于常规组(P<0.01),BBP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CIT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肠镜检测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肠易激综合征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会引起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而且还常伴随焦虑和(或)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最新的研究表明,脑-肠轴在IBS中起关键作用,心理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的存在则增加了IBS的严重性及伤残状况.鉴于多数发病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国外主张采取一定的精神、心理治疗来治疗IBS.其中特别提出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治疗IBS可带来一定的效果.对IBS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比较成熟的治疗内容及步骤包括认知行为教育、情绪作用认识ABC理论、分享心情日记、识别负性自动想法、认知重建、场景暴露及应对练习、问题解决策略、预防复发策略.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已在多个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了最严格的测试,一致表明其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及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持久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认知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方案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A、B两所在规模、工资薪酬、医院环境、带教资质水平大致相近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以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习医院.便利抽取A医院75名本科实习生作为实验组,B医院69名本科实习生作为对照组.以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和扩展-构建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干预方案.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实习培训的同时接受每2周1次、共5次的职业认同集体认知干预,主要形式有专家现场授课和视频授课、现场答疑、课堂互动式讨论等;对照组接受常规实习培训的同时参加医院组织的专业讲座.结果 共138名学生完成干预,干预后实验组职业认同感及职业自我效能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认知干预方案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培训,可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及职业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的认知行为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心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 将1 2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个体化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专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认知行为干预,包括ABC转换思维练习、书写感恩日记、听音乐、冥想、运动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干预前(入院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干预2周(完成诱导化疗出院前)和干预4周(第2次入院时)对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2周、4周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负面心理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