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IE技术构建快速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AIE荧光探针6PD-DPAN可结合细菌并聚集发光,荧光强度可体现细菌数量的原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新方法,为临床快速精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评价类研究。收集东莞市厚街医院2022年1—12月临床样本分离菌共107株,其中46株用于新方法的建立,61株用于方法学验证。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金标准,以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3种抗菌药物作为实验药物;计算第4 h荧光强度比值(R值),采用ROC曲线分析R值在判断细菌生长与否的效能并确定其截断值。新方法检测61株临床菌株的MIC,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分析新方法的基本一致性、分类一致性、极重大错误和重大错误,采用Kappa检验确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培养4 h R值的ROC曲线分析:截断值为3.0,其对细菌生长的判定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细菌生长受抑制R值为11.1(8.6,14.4);细菌生长R值为1.1(1.0,1.2)。与金标准相比,新方法检测61株临床菌株MIC的基本一致性为100%(61/61),分类一致性为96.7%(59/61),未出现极重大错误和重大错误,Kappa值为0.94,新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AIE技术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新方法,可在5 h内取得满意结果,为临床早期精准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床旁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评估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积(CSA)评估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平行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同意使用大承气汤,按照1∶1等量随机原则分为大承气汤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早期滋养型喂养、促进胃肠道动力、调节肠道菌群等处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口服治疗,30 mL浓煎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7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床旁超声测量两组患者的CSA,分别用公式、传统胃管回抽方式计算胃残余量(GRV1、GRV2),并检测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腹腔内压(IAP)、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误吸发生率,评估大承气汤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床旁超声测量CSA与脓毒症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其他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优劣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SA、GRV、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IAP、WBC、PCT、hs-CRP均明显下降,PA、Alb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或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CSA(cm 2):4.53±1.56比6.04±2.52,GRV1(mL):39.85±8.21比53.05±11.73,GRV2(mL):29.22±5.20比40.91±8.97,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分):0.87±0.19比1.35±0.26,APACHEⅡ评分(分):11.54±3.43比14.28±3.07,IAP(cmH 2O,1 cmH 2O≈0.098 kPa):9.79±2.01比13.30±2.73,WBC(×10 9/L):9.35±1.24比12.35±1.36,PCT(μg/L):3.68±1.12比6.43±1.45,hs-CRP(mg/L):24.76±5.41比46.76±6.38,PA(mg/L):370.29±45.89比258.33±34.58,Alb(g/L):38.83±5.64比33.20±4.98,均 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0.56±3.19比14.24±3.45, P<0.05),误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2.5%比25.0%,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床旁超声测量CSA与GRV2、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IAP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84、0.78、0.75、0.72,均 P<0.01),与PA、Alb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64、-0.62,均 P<0.01)。 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显著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提高营养状态,缩短ICU住院时间;床旁超声监测CSA是一种简便、精确、有效地评估胃肠功能障碍的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苍夷明目汤内服联合眼部冷湿敷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苍夷明目汤内服联合眼部冷湿敷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泪液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0.05%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研究组给予苍夷明目汤内服联合眼部冷湿敷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泪液生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组胺(HA)、白三烯B4(LTB4)]、泪膜稳定性指标值[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参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2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ECP、HA、LTB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SIT、BUT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增加,研究组SIT、BUT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泪河高度、泪河深度、泪河横截面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泪河高度、泪河深度、泪河横截面面积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14.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夷明目汤内服联合眼部冷湿敷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改善症状及体征,提升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炎性介质水平,缓解过敏反应,促进泪膜功能恢复,用药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自拟方舒筋活血汤辅助关节镜下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自拟舒筋活血汤辅助关节镜下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骨科行关节镜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两组完成试验者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关节镜辅助胫骨内侧开放高位楔形截骨、胫骨近端内侧"T"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舒筋活血汤,3次/d,共14 d.分别在术后3d、1个月和3个月评估两组疼痛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2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间点VAS评分逐步下降,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清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D-D、hs-CRP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间点HSS评分逐步升高,试验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感染、异位骨化、截骨处再骨折,也未有再手术情况的发生;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将自拟方舒筋活血汤用于关节镜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围手术期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卢敏教授基于瘀毒虚理论和平衡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痹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卢敏教授根据"瘀、毒、虚"致病机制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舒筋活络外敷包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痹以达祛风除湿、调畅气血和补益肝肾的功效;外科手术主要从软组织平衡和力线传导着手,以恢复肢体关节平衡运动为目标,采用的手术方式有膝关节镜下韧带修复和重建、胫骨高位截骨矫形、单髁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术等.所有的治疗都围绕平衡的主线开展,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蒲花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蒲花汤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米氏内科内分泌二科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并外科清创换药;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换药基础上,应用蒲花汤外敷清创换药,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足部创面情况、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双下肢踝肱比(ABI)与双下肢趾肱比(TB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足部创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但两组足部创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T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组白细胞与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G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但两组血清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花汤外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足创面及中医"热壅血瘀"证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白细胞及空腹血糖水平,同时可一定程度降低血清AGEs水平,保护血管内皮,降低糖尿病足截肢和感染风险,从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局部用药提供指导价值.但本研究因实际纳入患者情况有限,样本量偏少,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继续进行相关临床试验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截敏汤联合脱敏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截敏汤联合脱敏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给予截敏汤联合脱敏煎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中医症候积分、细胞免疫功能、随访成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74,P=0.044).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FVC比(FEV1/FVC)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分别为(1.98±0.35)L、(87.38±7.66)%及(3.15±0.68) L/s,对照组FVC、FEV1/FVC及PEF分别为(1.80±0.31)L、(78.35±7.20)%及(2.84±0.54) L/s.两组治疗后FVC、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14;t=5.633,P=0.000;t=2.341,P=0.022).治疗后,观察组咽红、咳痰、咽痒、咳嗽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0.58±0.24)分、(0.55±0.18)分、(0.51±0.20)分、(0.31±0.10)分及(1.89±0.46)分,对照组咽红、咳痰、咽痒、咳嗽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0.78±0.27)分、(0.73±0.20)分、(0.71±0.23)分、(0.69±0.14)分及(3.67±0.54)分.两组治疗后咽红、咳痰、咽痒、咳嗽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56,P=0.000;=4.387,P=0.000;t=4.303,P=0.000;t=14.483,P=0.000;t=16.454,P=0.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A、IgM、IgG及IgE水平分别为(1.70±0.25) g/L、(4.05±0.77) g/L、(15.35±2.88) g/L及(108.46±22.20) kU/L,对照组血清IgA、IgM、IgG及IgE水平分别为(1.43±0.22) g/L、(3.31±0.65) g/L、(12.77±2.40) g/L及(143.58±24.26) kU/L.两组治疗后血清IgA、IgM、IgG及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7,P=0.000;t=4.816,P=0.000;t=4.513,P=0.000;t=7.003,P=0.000).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88%,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20.5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7,P=0.035).结论 截敏汤联合脱敏煎治疗小儿CVA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肺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截短侧耳素衍生物ZYY-12h对MRSA菌株的抑菌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截短侧耳素衍生物ZYY-12h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RSA菌株对ZYY-12h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再测量经ZYY-12h处理后的MRSA细菌悬液A260、通过SDS-PAGE电泳观察细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变化来探究其抑菌机制.结果 ZYY-12h对MRSA菌株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5 mg/mL;经ZYY-12h处理后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明显变大,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且细菌的外部超微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截短侧耳素衍生物ZYY-12h对MRSA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下有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变细菌的膜通透性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以营卫理论指导儿童食物过敏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肠黏膜屏障破坏在儿童食物过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营卫理论出发,认为肠黏膜属于中医学"肠络"范畴,而肠络是儿童食物过敏的主要病位;提出卫气失常是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的先决条件,营卫失和是儿童食物过敏的核心病机.治疗全程均应重视调和营卫、疏利三焦,常用温胆汤加减;起病初期可用风药宣通腠理,截断扭转营卫失和的病理进程,恢复营卫运行的正常状态;平素饮食应谨和五味,减少高糖饮食,增加新鲜苦味蔬菜和甘淡杂粮的摄入,以运脾化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探讨国医大师干祖望治疗鼻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鼻鼽作为耳鼻喉科慢性疾病之一,临床症状特殊,病程常迁延多年.国医大师干祖望从风论治鼻鼽时,常结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在遣方用药时施以凉血、养血、活血等理血方药.血热者施以紫草、茜草、墨旱莲、生地、玄参等凉血祛风;血虚者施以四物汤及自拟经验效方——截敏蜜梅汤养血疏风;伴鼻塞瘀阻鼻窍者,施以通窍活血汤或地龙、蝉蜕等虫类药活血散风;配以具有理血作用之风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