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管理流程在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流程在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6~8月实施日间手术常规管理流程时收治的5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9~11月实施日间手术全程管理流程时收治的58例患儿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实施不同管理流程患儿的手术取消率、延期出院率、急诊就诊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取消率(1.72%)低于对照组(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验组患儿的延期出院率(3.45%)、急诊就诊率(0.00%)均低于对照组(14.04%、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7%)低于对照组(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93.10%)和满意度评分(86.31±7.35)分均高于对照组〔78.95%,(72.14±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全程管理流程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能有效降低手术取消率、延期出院率、急诊就诊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VF/ICSI促排卵周期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1例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经阴道获卵困难患者的取卵技巧,以降低IVF/ICSI周期取消率。 方法:报道1例IVF/ICSI周期中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阴道超声监测反复未探及右侧卵巢,使用促性腺激素第5日后出现右下腹腹痛。结合既往阑尾切除手术史,考虑存在因盆腔粘连所致卵巢位置高,并随后经腹部超声予以证实。取卵术式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联合经腹部穿刺取卵,左右卵巢分别获得成熟卵子各2枚,ICSI授精后最终获胚4枚,移植后生化妊娠。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取卵,相对安全、有效,可以获得和常规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类似的临床结局;对于经阴道取卵困难的IVF/ICSI女性,可以尝试选择经腹部超声取卵。在IVF/ICSI周期中,需要提高病史询问、进周期前评估和促排卵监测、取卵及胚胎移植等各关键环节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方法:择期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云平台管理组(P组)和传统管理组(C组)。P组采用医疗信息云平台辅助管理,患者宣教及随访均在云平台完成;C组采用医护口头宣教、发放宣教材料及电话随访。于手术日晨,采用问卷法确定宣教效果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确定术前焦虑程度评分;测量血压及心率,计算手术日较门诊日水平的变化率。记录日间手术延迟-取消、术后24 h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主动反馈的情况;记录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6例妇科日间手术患者。与C组( n=113)比较,P组( n=113)术前宣教效果评分升高,术前焦虑程度评分、血压变化率降低,手术延迟-取消率显著降低(6.2%/0)( P<0.05);术后随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主动反馈率明显升高,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明显缩短( P<0.05)。 结论:医疗信息云平台不仅可改善围术期宣教和术后随访的质量,还可提高其效率,对完善日间手术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取消日间手术原因及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深度了解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及内心体验,旨在加强日间手术患者的管理。方法: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取消日间手术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提炼、分析和萃取,最终将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及内心体验概括为5个主题:对日间手术产生恐惧心理;对日间医生不信任;受基础疾病和生理因素影响;对社区医疗缺乏信心;术前准备不充分。结论: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包括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对医生不信任、基础疾病和生理因素、对社区医疗缺乏信心、术前准备不充分等。建议日间手术医护人员加强日间病房管理,提升专业水平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同时推进医院-社区一体化建设以保障患者出院后医疗安全,进一步降低日间手术手术取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因素取消大鼠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的线粒体机制:琥珀酸脱氢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糖尿病因素取消大鼠缺血后处理(IPO)心肌保护效应的线粒体机制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非糖尿SD大鼠36只,16~20周龄,体重约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假手术组(ND+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ND+I/R组)、ND+IPO组;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12):假手术组(DM+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DM+IPO组、假手术+丙二酸二甲酯组(DM+Sham+Dme组)、缺血再灌注+丙二酸二甲酯组(DM+I/R+Dme组)、缺血后处理组+丙二酸二甲酯(DM+IPO+Dme组)。建立CBP模型,结扎升主动脉30 min恢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IPO组于再灌注即刻给予3个循环的灌注30 s-缺血30 s处理。各Dme组于CPB开始时以4 mg· kg -1·min -1的速率经尾静脉输注丙二酸二甲酯40 min。于再灌注结束时取心肌组织,采用汉莎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吸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程度,DHE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SDH活性、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含量。 结果:与ND+Sham组比较,ND+I/R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降低( P<0.05);与ND+I/R组比较,ND+IPO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 P<0.05)。与DM+Sham组比较,DM+I/R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降低( P<0.05);与DM+I/R组比较,DM+IPO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DM+IPO组比较,DM+IPO+Dme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 P<0.05);与DM+I/R+Dme组比较,DM+IPO+Dme组SDH和ROS活性、mPTP开放程度和延胡索酸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RCR和琥珀酸含量升高( P<0.05)。 结论:糖尿病因素取消大鼠IPO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可能与增强SDH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馈控制对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取消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对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取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手术室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9月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2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3月进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3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白内障日间手术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前馈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为4.1%(13/319);对照组当日手术取消率为14.2%(38/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7.615, 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3%(288/29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92.1%(22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468, P<0.01)。 结论:将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日间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减少医院资源的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护理;选取2019年1—6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共纳入528例患者,因患者更改治疗方案脱落5例,手术临时取消脱落5例,住院期间检查科室未收集到相关数据脱落3例,最终纳入515例患者,对照组247例,观察组26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共留置589个留置针,对照组患者共留置474个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针型号、重新置管率、留置针失效率、留置时间、静脉穿刺耗材费用及护理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臂内侧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留置留置针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20 G留置针数量多于对照组,留置18 G留置针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失效率、重新置管率、静脉穿刺耗材费用及护理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围手术期外周静脉通路链式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留置针失效率、重新置管率,减少相关费用,提高外周静脉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胃肠外科手术热点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史无前例的2020年已经过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全世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变。我国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医疗很快恢复正常状态,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胃肠外科手术已经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鉴于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国内外人员及交通往来受到极大影响,许多学术会议取消或改为线上举行,疫情极大加速了微创手术线上传播方式的普及,而国内外在疾病谱、手术技术、微创技术热点、手术设备与器械等方面开始出现分化与区别。针对2020年发生的特殊情况,笔者对微创胃肠外科在手术技术平台、手术技术和手术理念方面的新热点与新进展作全面回顾与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为提高围手术期患者麻醉安全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2月1日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1 6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访视组(对照组)和术前麻醉评估中心组(观察组),每组800例。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前1 d由麻醉医师去病房进行访视和风险评估;观察组于手术前1 d至术前麻醉评估中心,由麻醉科护士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取消率、患者心理焦虑缓解率、对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麻醉医师平均评估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当日取消率降低( χ2=4.13, P=0.042),患者心理焦虑缓解率升高( χ2=249.66, P<0.001),对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升高( χ2=310.98 , P<0.001 ),麻醉医师平均评估时间缩短( t=53.00, P<0.001 )。 结论:术前麻醉评估中心的建立降低了手术当日取消率,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良好的预后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日间手术集中管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方法: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运行的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日间手术围术期集中管理方案。回顾与分析该院2016~2019年50 042例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日间手术数量及比例、手术取消(改期)率、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留观时间、总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手术和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2016~2019年小儿日间年手术量从5 124例增加到17 308例,日间手术比例从23.1%增加到51.1%。2019年日间手术住院时间为(335±78)min,术前等待时间为(169±84)min,术后留观时间为(136±52)min,手术爽约率为7.6%,当日手术取消率为2.1%,术后延迟出院率(术后留观时间>5 h)为0.4%,非计划入院率为0.05%;非计划再次手术率为0.03%;术后第一、三、七天随访率分别为86.9%、75.4%和69.4%;术后发热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2%与36.1%。结论:建立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日间手术中心有利于日间手术安全高效的开展。引入互联网社交平台能有助于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术后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