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带绦虫14-3-3.2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猪带绦虫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猪带绦虫(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 NdeⅠ和 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 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均有表达。 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体重要寄生虫重组TPx参与免疫调控、免疫诊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属于过氧化物氧还蛋白超家族一员,广泛表达于寄生虫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及其排泄分泌物中。一方面,重组TPx蛋白可参与宿主免疫调控;另一方面,重组TPx蛋白作为诊断性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此外,还可作为候选疫苗分子用于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文中就人体重要寄生虫重组TPx蛋白对宿主免疫调控、免疫诊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人芽囊原虫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报道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人芽囊原虫感染的病例。该例患者有脓血便症状,在外院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疗,入院后行粪便寄生虫检查,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和人芽囊原虫双重感染,提示临床面对HIV感染者抗炎无效时,应警惕寄生虫感染,为临床正确诊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急性片形吸虫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类感染较为罕见。因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发病率低且诊断困难易被误诊,导致治疗延误及不必要的手术干预。临床诊断需血清学检测提示抗片形吸虫IgG抗体阳性,确诊通常根据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见片形吸虫虫卵或者病理切片检查见片形吸虫虫体。现报道1例由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的急性片形吸虫感染患者,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儿童指南共识类文章中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指南推荐意见中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为儿童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的规范化报告提供参考。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了医脉通指南数据库,以2018—2020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指南共识类文章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分析纳入指南的基本特征以及超说明书药品品种和类别的排名、药品信息排名、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和推荐依据的引文研究类型占比。结果:纳入108篇包含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的中国指南共识类文章,共获取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364条。108篇文章中,48篇(44.4%)为中华医学会发布,疾病类型中14篇(13.0%)以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较为关注。364条超说明书用药的推荐意见中,药品品种有环孢素A 16条(4.4%)、甲氨蝶呤和芬太尼各11条(3.0%);药品类别主要为免疫系统用药68条(18.7%)、抗感染药66条(18.1%)和肿瘤用药56条(15.4%);药品信息有适应证364条(100.0%)、剂量204条(56.0%)、给药途径198条(54.4%);超说明类型有超适应证175条(48.1%)、超人群127条(34.9%)、超年龄72条(19.8%)。仅129条(35.4%)推荐意见标注引文,共追溯到205篇引证文献,其研究类型主要有临床指南48篇(23.4%)、综述22篇(10.7%)、儿童随机对照试验22篇(10.7%)。结论:中国儿科指南共识类文章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但是其推荐意见的报告差异较大,支撑证据质量欠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入性人田鼠巴贝虫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例患者长期居住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急性起病,抵达中国后因发热伴贫血、黄疸就诊,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检测出田鼠巴贝虫,外周血涂片示部分红细胞内见寄生虫,确诊为人田鼠巴贝虫病,予米诺环素联合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提示入境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需了解当地流行病学特征,可选择mNGS进行病原学检测。此外,米诺环素是否可作为治疗巴贝虫病的备选药物尚需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与成人眼弓蛔虫病临床特征差异与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儿童与成人眼弓蛔虫病(OT)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其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23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37例(37只眼)OT患者,其中成人患者12例(12只眼),儿童患者25例(25只眼)。比较儿童与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及预后。结果:儿童组中16%(4/25)的患眼伴有高眼压,成人组无患眼伴有高眼压。所有患眼均出现玻璃体炎症,两组玻璃体炎症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人组OT类型以不典型表现型OT为主,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成人组出现视网膜血管炎、黄斑水肿、视网膜表面增殖膜的比例高于儿童组(均 P<0.05)。经口服阿苯达唑、皮质类固醇治疗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前节炎症均显著改善(均 P<0.05)。儿童组眼局部使用类固醇药物的比例高于成人组( P<0.05)。 结论:成人OT与儿童OT相比大多无特征性体征,成人OT以不典型表现型OT为主。成人OT的预后较好,且不容易发生炎症反复。在大多数情况下,抗寄生虫和抗炎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抗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寄生虫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病和蠕虫病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小檗碱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小檗碱的衍生物通过修饰小檗碱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以外,小檗碱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活性。本文概括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刚地弓形虫、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兽用抗寄生虫药氯氰碘柳胺钠致中毒性视网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32岁双眼视力下降2个月女性患者,因自觉眼内寄生虫感染服用多种抗寄生虫药,其中包括兽用药氯氰碘柳胺钠。扫频光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显示双眼外层视网膜结构消失,视网膜外核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均质弥漫性高反射病变,临床诊断为兽用抗寄生虫药氯氰碘柳胺钠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因患病时间较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治疗后视力预后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硫氧还蛋白系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硫氧还蛋白(Trx)系统由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组成。Trx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分子,可抵抗多种应激引起的细胞死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着突出作用。TR是含硒(硒代半胱氨酸)的蛋白质,主要有3种形式:TR1(主要分布在胞质)、TR2(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TR3(主要分布在睾丸)。TR能调节细胞生长和凋亡,细胞癌变后,TR表达增加,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Trx系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心肌炎等密切相关。Trx系统能清除体内活性氧,使细胞内外处于平衡状态,且其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相互作用,对于糖代谢调节和肿瘤治疗具有重要作用。Trx系统是许多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