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非典型血肿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性,43岁,因“吞咽困难、反酸2年”于2019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食馒头、面条等固体食物时明显,有时伴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食物,服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可达160/120 mmHg,平素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1/日”,未规律监测血压。于我院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诊断意见示: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该患者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Eckardt评分7分,临床分级Ⅲ级。入院后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患者无内镜下治疗禁忌,2019年11月15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消化内科行超声内镜检查示:贲门部位固有肌层增厚,其余各层次回声分界清晰连续;中段食管固有肌层回声尚清晰连续()。后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术后暂禁食,常规抑酸、补液等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进食流食,进食顺畅,无胸痛、反流等不适。POEM术后第4天,患者未遵医嘱进食油条,进食中吞咽顺畅,无明显不适,半天后出现饮水时吞咽困难,无明显胸痛,无呕血、黑便,复查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示:食管扩张、食管下端狭窄。术后第5天复查胃镜示:食管管腔迂曲,见少量食物残留,距门齿25 cm原隧道开口部位见钛夹留置,原隧道部位隆起明显,呈蓝色改变,触压有波动感,下段管腔狭窄,齿状线清,贲门松弛,开闭正常()。考虑隧道内迟发性出血,隧道内血肿形成,遂于内镜下行隧道内血肿清除术:距门齿30 cm原隧道顶端dual刀切开顶端黏膜,建立隧道口,可见大量陈旧性淤血流出,流出后观察黏膜隆起处较前明显缩小,进入隧道内观察可见部分血凝块沉积(),充分冲洗后观察未见活动性渗血部位(),尝试用网篮清理部分血凝块,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隧道腔,无出血,置放钛夹封闭隧道口();留置胃管于胃内。术后持续监测血压、鼻饲饮食,给予营养、补液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内镜下隧道开窗减压及血肿清除术后第6天恢复半流质饮食,进食顺畅,无吞咽困难,Eckardt评分3分,临床分级Ⅰ级。2021年3月26日门诊复查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胃镜(),患者手术部位愈合良好,出院后无吞咽困难、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我科医师电话随访2年,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再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Eckardt评分0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4项评分总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VAS、CMS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体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且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患者接受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相关生活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相关生活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门诊及海运仓、北新仓、北新桥、樱花园社区的765人进行调查.结合既往诊断、胃镜报告、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问卷评分将受试者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睡眠质量、心理因素,分析影响GERD发病的因素.结果 694人纳入最终研究.两组人均月收入、常住地、睡眠障碍、饭后久坐、饭后平卧、高腹压活动、运动强度、工作强度、快速进食、饱餐、粗粮、油脂丰富、豆制品、蔬菜、水果、饮食偏烫、嗜食生冷、嗜食酸性、嗜食甜食、饮食偏咸、烟熏食物、流食或半流食、宵夜、规律饮食、焦虑、抑郁、饭后-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强度(中等)、豆制品、规律饮食是GERD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人均月收入(5 000~<20 000、≥20 000元)、睡眠障碍、高腹压活动、工作强度(中等、较大)、饱餐、饮食偏烫、嗜食酸性、烟熏食物、焦虑、抑郁是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GERD发病的生活方式种类繁多,临床应给予针对性的身心干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实现生活方式临床化,以减少及预防GER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河南省平顶山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特征与治疗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群的基本特征、治疗依从性以及脱失原因,为提高门诊治疗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中心2017年12月以来首次入组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既往毒品使用情况和MMT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用回归模型分析维持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入组MMT的鸦片或海洛因成瘾者共141例。男女比例为3.86∶1;年龄(43.96±8.05)岁;未婚、离异或丧偶82例,占58.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4例,占66.67%;初次吸毒年龄为(25.06±6.34)岁;吸毒时间(9.07±6.48)年,最短5个月,最长27年;单纯使用阿片类者134例,占95.04%;曾有毒品注射行为者26例,占18.44%。治疗期间平均服药剂量为(69.54±25.07)mL。MMT维持率为40.43%(57/141)。MMT维持率在文化程度高、居住地离门诊近、交通方便、吸毒时间长、日均服药剂量大的患者中较高。结论:平顶山市MMT患者以男性、非在婚状态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主,与其他地区一致。提高维持率需增设服务延伸点,应关注低文化、吸毒时间短、服药剂量小的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58(32~85)岁。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以筋膜为导向行LLND。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病案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至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 结果:(1)手术情况:100例患者中,44例行新辅助治疗,56例未行术前治疗。10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其中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0例(单侧LLND 49例、双侧LLND 11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0例(单侧LLND 16例、双侧LLND 4例),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2例(单侧和双侧LLND各6例),Hartmann术5例(单侧LLND 3例、双侧LLND 2例),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3例(单侧LLND 2例、双侧LLND 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8(200~32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200)mL。19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同时行回肠保护性造瘘术。3例患者术中因淋巴结侵犯闭孔神经致剥离时损伤(未离断)。100例患者中,12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患者)切除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88例保持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完整。(2)术后情况:100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为4(3~7)d,住院时间为11(9~15)d。2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为4.5(3.8~5.9)cm;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21例、溃疡型79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和中分化82例、低分化和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18例;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38例,Ⅲ期48例;T分期T0~2期16例,T3~4期84例;N分期N0期52例,N1~2期48例;清扫总淋巴结数目为23(18~27)枚/人,单侧LLND数目为5(3~9)枚/人。100例患者中,侧方淋巴结阳性36例(行新辅助治疗14例)。(4)随访情况:100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1~69)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1.6%,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0.6%。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4例骶前肿瘤复发,1例LLND清扫区域肿瘤复发;11例肝转移,5例骨转移,单侧LLND对侧侧方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各2例。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无瘤生存76例,带瘤生存4例,肿瘤相关死亡15例,非肿瘤相关死亡2例。结论:以筋膜导向的腹腔镜LLND运用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静脉窦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16岁。因头痛、双眼视力下降10 d,加重4 d,于2021年9月10日在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眼科门诊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双眼视力下降,左眼为著,无眼痛及色觉异常,无恶心呕吐等,未予诊治,症状进行性加重。4 d前双眼视力下降明显加重,左眼视力丧失,于当地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眼底检查,双眼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初压为51 cm H 2O(1 cm H 2O=0.098 kPa),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抗酸染色、墨汁染色未见异常。诊断为"颅内压增高"。予以甘露醇及甲强龙等治疗,患者头痛及左眼视力无缓解,右眼视力仍进行性下降。遂就诊于我院神经眼科门诊。入院查体:体重指数32.5 kg/m 2。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08,左眼无光感;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5、19 mm Hg(1 mm Hg= 0.133 kPa)。左眼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双眼外眼及眼前节均无明显异常,其余神经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双眼重度视盘水肿,边界不清(图1)。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黄斑区局部视网膜外层结构欠佳,视盘水肿,边界欠情。眼眶+颅脑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双侧视神经鞘扩张、双侧眼球后壁扁平、部分空泡蝶鞍、小脑扁桃体稍下移(图2A~2C),提示颅内高压;TIWI增强示双侧视盘增强信号(图2D)。头颅核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右侧横窦管径较左侧细,左侧横窦为优势侧,左侧横窦-乙状窦狭窄(图2E)。2021年9月10日,腰椎穿刺测得脑脊液初压为50 cm H 2O,末压为36 cm H 2O。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生物化学、感染系列、凝血系列、结核抗体、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谱、风湿系列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清及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结果未见异常。诊断:(1)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FIIH);(2)左侧横窦-乙状窦狭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电话咨询72 525例回顾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疫情期间医院门诊患者来电咨询特点、内容及效果,促进门诊热线咨询服务有效开展。方法:对2020年2—4月我院门诊患者电话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医疗咨询、疫情咨询、挂退号咨询、检查检验咨询及其他5个方面的情况。数据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个月内共接听门诊电话咨询72 525例次,问题解决率98.5%,患者满意度评价4.6分;工作日8:00~11:00、14:00~17:00咨询量较大,患者对医院疫情防控政策咨询占比最高(40.0%)。结论:疫情期间,门诊电话咨询不仅能及时解决患者需求,而且能有效分流患者,对后续门诊开展延伸服务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方法:择期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云平台管理组(P组)和传统管理组(C组)。P组采用医疗信息云平台辅助管理,患者宣教及随访均在云平台完成;C组采用医护口头宣教、发放宣教材料及电话随访。于手术日晨,采用问卷法确定宣教效果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确定术前焦虑程度评分;测量血压及心率,计算手术日较门诊日水平的变化率。记录日间手术延迟-取消、术后24 h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主动反馈的情况;记录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6例妇科日间手术患者。与C组( n=113)比较,P组( n=113)术前宣教效果评分升高,术前焦虑程度评分、血压变化率降低,手术延迟-取消率显著降低(6.2%/0)( P<0.05);术后随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主动反馈率明显升高,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明显缩短( P<0.05)。 结论:医疗信息云平台不仅可改善围术期宣教和术后随访的质量,还可提高其效率,对完善日间手术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小剂量索利那新治疗儿童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小剂量索利那新治疗儿童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27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临床资料,均在行为治疗基础上加用索利那新治疗(固定剂量为每日2.5 mg)。自首诊开始随访4周,收集治疗前、服药2周后、4周后3天排尿日记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并记录患儿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线相比,患儿服药2周后平均日间排尿次数从(14.7±3.8)次减少至(9.5±2.5)次( t=12.013, P<0.001,95% CI 4.33,6.12)、日间平均每次排尿量自(51.78±21.98 )mL增加至(96.85±29.91)mL( t =-9.591, P<0.001,95% CI-47.45,-30.69)、尿急评分(4(3,5)分比3(3,4)分, Z=-4.025, P<0.001)、尿失禁评分(4(1,4)分比2(0,3)分, Z=-4.373, P<0.001)、OABSS总分(9(7,12)分比7(4,8)分, Z=-4.506, P<0.001),均显著降低。服药4周后,患儿完全控尿率为48.1%,遗尿治愈率为87%,1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 结论:口服小剂量索利那新(每日2.5 mg)可有效改善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医疗保障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聚焦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医疗保障情况,通过分析医疗保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效果,为今后大型国际海上赛事的医疗保障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亚帆赛筹备阶段及2023年9月21日至9月27日亚帆赛举办期间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的医疗保障情况,分析医疗保障的组织架构和保障方案。结果:本次亚帆赛期间,场馆侧共投入医护14名、救援直升机工作人员4名,救护车2辆、救援直升机1架;城市侧在定点医院共成立12个工作专班、15个保障门诊及各类诊区若干,直接投入亚运保障医护人员129人,预留亚运床位44张。另有参与依靠保障工作的志愿者及后勤工作人员若干。主要疾病类型数量前三位分别为外伤66例(29.2%),上呼吸道感染34例(15.04%)和皮肤过敏19例(8.51%)。就诊人群数量前两位分别为工作人员95人次(44.19%)和技术官员89人次(41.40%)。结论:本次亚帆赛期间医疗保障工作平稳有序,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过敏是最主要的疾病。亚帆赛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的就诊量占所有人员就诊总量的八成以上,应予以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