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芎真空蒸汽润药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川芎真空蒸汽润药制备工艺,考察润药川芎饮片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润药温度、润药时间和真空时间为观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川芎饮片润药工艺,并筛出最佳优化方案。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考察润药川芎饮片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最佳蒸汽润药工艺为:软化温度80 ℃、软化时间50 min、真空时间45 min。该工艺生产的川芎饮片阿魏酸含量较高,并可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潜伏期,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明显或部分缓解肿胀程度。结论:响应面法优选真空润药工艺简便易行,准确度较好,润药川芎饮片比传统饮片抗炎镇痛效果好,可为川芎饮片的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总评归一化法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祛寒逐风颗粒醇沉工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优化祛寒逐风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以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威灵仙中齐墩果酸含量、干膏率3个指标的总评归一值(Z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醇沉工艺。结果:祛寒逐风颗粒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08 g/ml(90~95 ℃),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为62%,静置16 h。结论:采用总评归一化法结合响应面设计优选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雷公炮炙论》的白矾蜂巢制炮制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传承古法,建立白矾蜂巢制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炮制品外观性状、硫酸铝钾的含量、蜂巢制白矾粉末色度、溃疡损伤程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白矾蜂巢制炮制工艺进行考察.最后采用扫描电镜法和红外光谱法对白矾、蜂巢制白矾及煅制品枯矾进行鉴别与质量控制.结果 确定了白矾蜂巢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白矾样品,置于煅药炉中煅烧,加热温度为(587+5)℃,加热时间为60min,取出,趁热加入0.6倍量蜂巢,保持温度继续加热180min,取出晾凉后,研成粉末状,用麻纸包裹,埋于深12~15cm的土壤中,土壤温度为20~25 ℃,土壤水分为20%~40%,坑埋时长为12h,即得.白矾炮制前后微观形态变化显著,炮制品粒子粒度变小,表面结构更粗糙,疏松多孔结构明显,蜂巢制白矾与煅制品枯矾相比表面的碎屑呈圆柱状或椭圆状,加入蜂巢使晶体结构出现融合现象,晶体边缘更加圆钝.白矾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 618、918、1113、1670、3441cm-1,蜂巢制白矾的特征峰为472、617、688、1121、1242、1 640、3 446 cm-1,枯矾的特征峰为477、618、688、1 112、1 645、3 458 cm-1,3者峰形和峰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且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3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矾蜂巢制工艺遵古继承了《雷公炮炙论》中的传统炮制方法,保留了传统煅制的特点,量化了关键操作技术点温度以及前后时间等重要参数,经验证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行性强,为大工业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从微观形态层面和成分结构变化2个方面对白矾生品、蜂巢制白矾和枯矾进行鉴别与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IMP-RH60/mPEG-PLLA胶束的处方工艺及其体外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欧前胡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imperatorin micelles loaded with Cremophor? RH 60/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L-lactide),IMP-RH60/mPEG-PLLA]胶束的处方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RH60用量、药物与载体比例、水相体积为自变量,包封率和载药量为因变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实验,分析结果得到IMP-RH60/mPEG-PLLA胶束的最优处方,并对胶束的释放和摄取进行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RH60的投药量为28 mg,IMP投药量为1.2 mg,mPEG-PLLA投药量为10 mg,水化体积为6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胶束粒径为(25.48±0.92)nm,Zeta电位为-(5.50±1.06)mV,平均包封率为(85.78±0.84)%,平均载药量为(2.66±0.03)%.体外评价结果表明胶束释放效果优于原料药,并增强了药物的摄取.结论: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所建立的模型精密度高,可用于IMP-RH60/mPEG-PLLA胶束的处方工艺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直肠用美沙拉嗪温敏凝胶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缓释和保留性能,用于直肠给药的美沙拉嗪温敏凝胶(MZ-Gel).方法 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的用量进行优化.以Franz扩散池法进一步考察体外释药行为,得到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MZ-Gel优化处方为P40722.56%,P188 3.34%,胶凝温度为(32.8±0.3)℃;MZ-Gel的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具有缓释效果;胶凝时间平均值为38.3 s,pH平均值为4.07,膨胀系数平均值为4.81%,持水率平均值为99.78%;红外表征表明,美沙拉嗪的加入并没有破坏温敏凝胶结构.结论 此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且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骨伤跌打康复凝胶贴膏剂处方优选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优选骨伤跌打康复凝胶贴膏剂处方.方法 以制剂的初黏力、持黏力、综合感官评分的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聚丙烯酸钠、甘羟铝、聚维酮K90、酒石酸、甘油、中药粉用量为影响因素,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制剂处方,并验证.结果 该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的关键因素为聚丙烯酸钠、甘羟铝、聚维酮K90 的用量,最优处方配比为聚丙烯酸钠 5.5g、聚维酮K90 2.9 g、甘羟铝 0.2g.制得 3 批制剂的平均归一化值为 0.804 4,与理论值(0.817)接近(RSD为 1.90%).结论 优化处方后的制剂外观均匀,黏性良好,符合凝胶贴膏剂的质量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白藜芦醇脂质体处方;以皮肤滞留量筛选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制备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并对其表面特征、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度及皮肤滞留进行考察.结果:最终处方:大豆卵磷脂量为7.5mg·mL-1,磷脂-胆固醇的质量比为3.16∶1,磷脂-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30.28∶1,磷脂-吐温-80 的质量比为3∶1.制得的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43.70±1.7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92±0.060),Zeta电位为-(9.65±0.61)mV.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乙醇溶液在4h释放了80%,达到释放平衡;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在8h时的累计释放度为54%,24h内持续缓慢释放,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皮肤滞留实验结果表明,其在 2~6h时皮肤滞留量缓慢升高,证明其可以缓慢释放,且在6h时达到34.14 μg·cm-2.结论:优选的柔性脂质体重现性好、包封率高、粒径小,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皮肤滞留量高,适合于局部给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白簕多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白簕多糖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颗粒,以成型率、休止角、溶化性作为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法考察多糖与稀释剂配比、润湿剂浓度与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颗粒剂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多糖与稀释剂配比、润湿剂浓度、润湿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工艺验证,计算综合评分评估制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为:赤藓糖醇与白簕多糖配比为3.22∶1、润湿剂乙醇浓度为73.68%、乙醇用量为17.5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白簕多糖颗粒剂的成型率达93.60%,休止角为28.20°,溶化率达98.12%,平均综合评分为97.24.制得的白簕多糖颗粒剂在外观、粒度、水分、总糖含量等方面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要求.结论 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优化黑豆与黄酒共制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蒸制时间、蒸制次数、烘制温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性状,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醇溶性浸出物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炮制工艺.结果 最优工艺为蒸制时间 70 min,蒸制次数 7次,烘制温度 90℃,OD值为 0.841 5.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可行,可用于黑豆黄酒共制女贞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给药系统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制备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给药系统.方法 根据平衡溶解度、辅料配伍、伪三元相图确定辅料比例范围.以广藿香油占比、Labrasol ALF与Tween 80 比例、Km 为影响因素,平衡溶解度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再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最优处方为广藿香油、Labrasol ALF、Tween 80、Transcutol HP 占比 10.45%、13.28%、9.82%、66.44%,平衡溶解度为(11.95±0.04)mg/g.质量参数分别为乳化时间(20.22±0.38)s,粒径(51.70±2.91)nm,多分散指数 0.27±0.02,透光率(91.21±1.58)%.自微乳给药系统冻融稳定性良好,稀释倍数、分散介质对其粒径无明显影响,在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溶出迅速.结论 自微乳给药系统可提高穿心莲内酯溶解度、溶出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