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财融合视角下床旁智能移动结算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根据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数字化以及数字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开发业财融合的智能化、移动化、无纸化的床旁结算服务。基于信息集成平台与电子医保凭证的互联网+床旁结算,实现了院内结算系统与医疗保险系统、电子发票系统、商业保险系统互联互通的结算服务,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某院床旁智能移动结算系统于2021年1月启用,2020年和2021年住院患者的平均出院结算时间分别为44.36 min与30.59 min,2021年线上结算费时较线下结算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应用现状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的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是缓解产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在孕产妇健康监测、健康宣教和远程会诊等方面的应用优势逐渐彰显,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尽管产科智慧医疗服务在便捷性、可及性和互动性上有较大优势,但面临应用系统不完善、信息安全有待加强、政策体系不健全和区域智慧化程度不均等方面的挑战,需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促进系统升级,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区域均衡布局和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利用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管理社区患者,通过建立疫情防控小组、开放健康档案、利用"身边医生"APP、开展智能语音回访,开通24 h服务热线、开设微信公众号专栏、加强预检分诊、实现医保共享以及实施长处方等措施,使居民正确认识疫情、缓解心理恐慌,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减少人员接触和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从而实现社区居民疫情期间的精准健康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立医院医保智能管理全景场景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医院智慧管理5级标准中,需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数据库、具备管理指标自动生成、管理信息集成展示、管理工作自动提示等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在医院医保管理领域,传统管理模式下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一般聚焦在医保费用管控、医保责任医师管理和参保人服务三大板块,较少涉猎医保业务成本管控、医保账款回款管理以及医保管理报告等领域。而这些板块恰恰是在近期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医院医保运营智慧管理需深耕拓展的方向。在各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各类技术应用场景介绍的侧重点往往都在如何应用技术方面。而对于何谓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有哪些特征和要素、如何梳理业务场景以寻求契合的信息技术落地应用等问题,却较少被提及。对医院财务和医保管理人员而言,理解应用场景的概念方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技术中梳理出清晰的应用脉络,实现真正的智能(智慧)管理。智能医保管理应用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基于规则的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具体表现为医保智能审核、医保智能对账、智能医保费用及成本分析管控等;二是基于对话式用户界面的应用,如以语言交互、人机协作式为重要特征,实现医院管理层和科室管理层的数字医保管理应用;三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医院医保管理大脑,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医保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是典型场景。作者在医院智慧管理标准要求下,就如何突破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对公立医院医保管理全景业务场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通过数字赋能让医院医保管理更加智能的具体应用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立医院医保全场景智能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和医保政策的推进,医保管理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板块。根据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业务场景,医保智能管理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医保智能管理引擎、基于对话式用户界面的数字医保管理助力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医院医保管理大脑3个层次。2020年8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医院智慧管理标准要求下,突破传统医保管理模式,启动了数字赋能的医保全场景智能管理实践,包括医保智能业务审核、医保智能对账、医保智能费用及成本管控和医保智能管理驾驶舱,实现了医保管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提升了医院整体运营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调研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研北京市22所市属医院5009例患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总体满意,以支付方式便捷性满意评分最高,其次为预约诊疗的便捷性以及个人医疗信息的保密性评分,然而便民服务的便捷性评分相对偏低.多变量分析发现,老年人、对医院智慧服务不太了解者、不能自助完成就诊全流程者以及外地医保者倾向于认为诊中智慧服务需要进一步改善.结论:北京市市属医院智慧服务建设在支付方式、预约诊疗以及个人医疗信息保密性等方面总体取得满意效果.然而,在医院便民服务上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老年人、不了解医院智慧服务者等特定人群,需重点加强医院诊中智慧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德尔菲-熵权法的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构建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医保管理部门进行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与医保信息化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与文本分析法遴选智慧医保关键事件,结合专家访谈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评估当前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与理想发展水平.结果 选取咨询专家共16人,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最终纳入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8个.其中当前我国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为智慧发展级(2.524分),理想发展水平为智慧提升级(4.073分).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42,且专家协调程度逐轮提升.结论 构建的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稳定性与可推广性,能够为各统筹区智慧医保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上海院前急救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数字化转型
编辑人员丨2024/2/3
通过分析上海市院前急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上海市院前急救体系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上海院前急救体系在数字化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指出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在调度流程再造、平台智慧赋能、分类救护、疫情防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特大型城市院前急救一体化调度指挥系统得以确立,院前急救云调度、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和医保实时结算等功能得以实现,市、区急救中心与医疗机构、健康网间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上海市院前急救体系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为进一步推进"智慧急救"提供借鉴和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24年《医药导报》各期药物专栏要目
编辑人员丨2024/2/3
第1 期 智慧药学服务第2 期 治疗药物监测与合理用药第3 期 中成药规范化审方与医保控费/老年患者肿瘤治疗第4 期 民族特色药物第5 期 药包材检验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面向基层医疗的云端智慧中医门诊系统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门诊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患者就诊、医保报销与结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模式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聚焦临床中医师诊疗行为的智能化决策支持和全流程简化管理,研制了面向基层医疗的云端智慧中医门诊系统.该系统具备规则引擎驱动下处方智能监测、中医药知识智能推荐等智慧化医疗功能,无缝衔接智能四诊仪进行信息采集与医嘱录入,实现了云端化存储、计算、分布、管理、服务和门诊全流程、多方位、便捷化管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