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资源和专业知识所限,心衰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联合组织专家小组,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相关指南以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1],以提高全科医师和心血管科医师的心衰诊疗与管理能力,确保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优化资源利用。该指南已于2024年6月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正式发布。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制订《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实践版简化了心衰的诊疗程序,强化了更适合基层的治疗方法,强调综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与提升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产前保健服务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城市流动女性孕产体验,改善其妊娠、分娩结局有重要作用。产前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是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及测量维度;从服务提供方、需求方和供需双方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提升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应用现状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的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是缓解产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产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在孕产妇健康监测、健康宣教和远程会诊等方面的应用优势逐渐彰显,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尽管产科智慧医疗服务在便捷性、可及性和互动性上有较大优势,但面临应用系统不完善、信息安全有待加强、政策体系不健全和区域智慧化程度不均等方面的挑战,需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促进系统升级,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区域均衡布局和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注射磁共振对比剂后止血按压的实践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应用传统水银血压计辅助按压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辅助按压组和对照组各40例,辅助按压组拔针后辅以水银血压计按压穿刺点,设定患者个体收缩压强度为按压强度;对照组采用自主垂直按压手法,检查后定性评估2组穿刺点渗血如二次出血、血肿、淤斑、正常等4种情况。结果:辅助按压组二次出血3例,血肿1例,淤斑0例,正常36例;对照组二次出血4例,血肿2例,淤斑1例,正常3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372~34.225, P<0.05)。 结论:传统水银血压计辅助按压穿刺点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止血方案,减少由按压力度不稳,着力不均等因素引起的穿刺点渗血、淤斑,甚至皮下血肿等现象,实践优质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现状分析暨均等化的标准化策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标准现状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系统分析,了解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的现状,探讨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化策略建议。收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并将公共卫生标准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所包含的14项规范和《关于开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所包含的51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系统比较。现行公共卫生标准基本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工作需要。然而,其余13项规范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中的公共卫生项目对应的公共卫生标准不健全或缺失。现行公共卫生领域标准与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较大差距。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进程中,亟需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内容,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公共卫生领域标准,助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儿童医院促进儿科就医均等化实践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近年来,我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问题依旧存在,本文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促进儿科就医均等化,开展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北京市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托管项目、技术合作与对口支援项目、跨区域专科联盟(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合作项目实践为例,分析总结在推动儿童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解决儿科分级诊疗落地困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儿科均等化就医和优化服务体系合理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健康档案建立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影响——以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了解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为提高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率,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中6 391名30~59岁中青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特征、家庭特征、健康与公共服务特征资料,运用Pr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影响.结果 Probit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两病共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的系数分别为0.940、0.905、1.333,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即建立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有正向作用.纠正模型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存在年龄、自评健康及健康教育差异.结论 建立健康档案对中青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有正向影响.今后应关注中青年流动人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与使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量化分析,全面了解其总体特征、政策工具组合运用情况,为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完善提供建议.方法:以2009-2022 年中央政府发布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工具(X维度)—利益相关方(Y维度)—政策过程(Z维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开展政策内容分析.结果:供给型政策工具比例合理、政策重点立足于政府部门和政策执行阶段;主要运用公共卫生项目推进,重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并给予资金、人才支持.但存在总体结构失调、利益主体政策格局失衡和政策阶段关注不均等问题.建议: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对利益相关方投入多元化政策关注及合理布局政策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老年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的现实梗阻与优化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的现实梗阻,为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建省F市慢性病管理的政策制定者、服务供给者和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现实梗阻框架.结果:共提炼出12个主范畴和4个核心范畴,数据应用失耦、主体协同失调、资源配置失衡、服务交互失联是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碎片化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技术智慧化、主体协同化、资源均等化、服务同频化,优化老年慢性病管理路径,为老年人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更好地落实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索我国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个人库和家庭经济库数据,经整理后获得18124 个城乡居民样本.结合安德森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点显著影响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利用水平和利用偏好(P<0.01),户籍身份仅对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和利用偏好产生影响(P<0.01),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利用水平和利用偏好还分别受到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移动设备上网情况、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家庭年收入、社会地位、医疗保险、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移动设备上网情况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产生差异化影响,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还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因此,一方面应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充分关注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指标选取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消除居民获取医疗服务的能力障碍和资源障碍推动城乡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