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蓝根颗粒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板蓝根颗粒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 2021 年 6 月—2024 年 4 月收治的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放疗、常规治疗及板蓝根颗粒.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口腔疼痛程度、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血清HIF-1α、ACTH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NRS评分、血清HIF-1α、AC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较低;KPS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较高(P<0.05).结论: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采用板蓝根颗粒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升,血清HIF-1α、ACTH水平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UPLC-MS/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及腮腺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阐明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探究其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中起调控作用的靶点及通路。结果:共鉴定出9个入血成分,其中8个是原型成分,分别为蔗糖、邻氨基苯甲酸、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吲哚-3-乙腈-2-S-β-D-吡喃葡萄糖苷、水杨酸。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结论:复方板蓝根颗粒的9个入血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抗病毒颗粒现代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24
抗病毒颗粒由经典名方"白虎汤""清瘟败毒饮""菖蒲郁金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方面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的治疗.然而,抗病毒颗粒的现代研究较为薄弱,系统性不强,亟待采用现代评价手段"说明白讲清楚"抗病毒颗粒疗效及其起效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抗病毒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为抗病毒颗粒的二次开发与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 Point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 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复方板蓝根颗粒物质基础研究及其整体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研究复方板蓝根颗粒物质基础,并对其进行整体质量评价.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UPLC-Q-TOF-MS分析采用Waters HSS T3 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 40℃;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根据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结合相关对照品、文献,对所得成分进行鉴定和归属.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 3 家生产企业 33 批样品质量,HPLC法测定尿苷、腺苷、鸟苷、(R,S)-告依春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 37 种成分,包括 8 种生物碱、7 种苯丙素、3 种核苷、2 种氨基酸、6 种有机酸、4 种黄酮、1 种含硫成分、6 种其他成分.各批样品聚为 3 类,同一生产企业样品质量一致性较好,不同生产企业样品质量差异明显.尿苷、鸟苷、腺苷、柠檬酸、酪氨酸是主要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减量分期施用水溶肥对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减量分期施用水溶肥对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F1(颗粒肥料常量施肥)为对照,研究F2(水溶肥常量施肥)、F3(常量分期施肥)、F4(减量30%分期施肥)、F5(减量50%分期施肥)对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水溶肥减量分期施肥方法(F3、F4、F5)在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上均优于F1,尤以F4效果最佳,其大青叶产量、板蓝根产量、经济效益分别为11 984.1 kg/hm2、6 317.5 kg/hm2、26 563.6元/hm2,较F1分别增加5.52%、21.34%、19.36%,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17.4%、17.2%、59.2%;F3大青叶产量、板蓝根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1分别增加0.42%、9.15%、4.47%,板蓝根中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8.8%、19.3%;F5板蓝根产量和经济效益较F1分别增加14.63%、10.99%,板蓝根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含量较F1分别增加22.8%、6.5%、15.2%.结论 水溶肥分期施用是种植菘蓝的理想施肥模式,最佳施肥量为壹旦8.4 L/hm2、生物磷10.5 L/hm2、生物钾10.5 L/h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板蓝根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板蓝根颗粒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究板蓝根颗粒所含中药组分.结果:18个主要药效分子与45个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靶标具有高网络度,且分子对接计算得出10个关键药效分子与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推断其“多组分-多靶点”的方式来发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结论: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可初步明确板蓝根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手足口病合并症及用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我国手足口病(HFMD)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及用药规律.方法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建立的数据仓库中,选取2006年11月-2011年6月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记录的941例第一诊断为HFMD患者的住院信息.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合并症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关联分析探讨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共625例患者记录了年龄,其中1~6岁601例(96.2%).941例患者均记录了合并症,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合并症分别为肺炎(3.9%,37/941)、发热(1.4%,13/941)、贫血(1.3%,12/941).720例患者记录了用药情况,使用率排在前3位的西药分别为维生素(82.8%,596/720)、氯化钾(33.2%,239/720)、地塞米松(25.6%,184/720),使用率排在前3位的中药分别为板蓝根(14.4%,104/720)、抗病毒感冒颗粒(10.1%,,3/720)、咳喘宁(2.5%,18/72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1类中药+1/2/3类西药的组合方式中,联合使用率排在首位的分别为板蓝根+重组人干扰素、板蓝根+匹多莫德+重组人干扰素、板蓝根+对乙酰氨基酚+匹多莫德+重组人干扰素.在常用中、西药物中,抗病毒感冒颗粒与维生素经常联合使用,板蓝根与维生素联合使用次之.结论 真实世界中应将1~6岁儿童作为HFMD的重点预防人群,合并症多由感染引起,以临床常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治疗模式最为常见,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清热解毒类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最为常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复方板蓝根颗粒是我国常用中成药品种,市场用量极大,但其质量标准相对落后.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同时测定麻杏抗感颗粒中5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麻杏抗感颗粒(板蓝根、鱼腥草、黄芩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327、280、250 nm.结果 (R,S)-告依春、绿原酸、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分别在0.24~ 6.05μg/mL(r=0.999 9)、0.70~ 17.40μg/mL(r=0.999 9)、28.59~714.70μg/mL(r =0.999 6)、1.67~41.65 μg/mL(r=0.999 5)、2.59~64.80 μg/m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3%、99.41%、98.66%、98.31%、99.25%,RSD分别为1.02%、1.05%、1.26%、0.85%、1.4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麻杏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