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21例。ISR共22处,椎动脉起始段8处、椎动脉V4段12处、基底动脉2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评估靶血管情况。通过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技术成功率和随访情况等分析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21例ISR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死亡发生。术中2例(9.5%)因DCB扩张后残余狭窄仍>50%行补救性Apollo支架植入。DCB治疗ISR的技术成功率为90.5%(19/21)。靶血管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1±11.3)%改善为术后的(22.1±8.3)%。21例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完整,截至2021年9月末次随访,临床随访时间19(12,33.5)个月,无靶血管责任供血区域卒中、TIA及死亡发生。mRS评分0分患者18例、1分患者2例、2分患者1例。13例(61.9%)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末次影像中位随访时间7(5.5,19)个月,示靶血管再狭窄率7.7%(1/13)。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是安全可行的,技术成功率高,再狭窄率较低,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DCB)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VAO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P-DCB治疗的51例症状性VAOS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即刻的狭窄程度,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NIHSS评分、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随访时行CTA检查以明确再狭窄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完成P-DCB治疗患者 51 例,年龄(67.7±9.2)岁.术后即刻狭窄率(34.0±6.7)%,明显低于术前的(8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椎动脉夹层1例,未特殊处理;围手术期未发生30d内死亡、颅内出血、TIA和与椎动脉狭窄相关的卒中.患者术后随访时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率为(42.3±9.3)%,与术后即刻狭窄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11例发生无症状性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21.6%.结论 P-DCB成形术治疗症状性VAOS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同时累及双侧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引起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1例双侧前后循环均同时受累的急性脑梗死(ACI)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59岁.因"反应迟钝、左下肢无力、言语含糊4 d"于2023年4月1日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买菜不会算数,左下肢无力,言语含糊不清,伴有饮水呛咳.当地医院MRI平扫:颅内多发腔梗、缺血灶,部分软化灶伴胶质增生,脑白质变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入我院后行头颅MR+DWI提示脑缺血性梗死;DSA检查提示双侧颈内动脉迂曲,右侧颈内动脉开口不光滑,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中段狭窄,狭窄率约50%;椎基底动脉系统见双侧椎动脉颅外段迂曲;主动脉弓处未发现动脉硬化软斑.实验室检查提示HHcy.诊断为HHcy引起的双侧大脑半球和前后循环脑梗死.经给予抗栓、调脂、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清除自由基等综合治疗后出院.结论 因HHcy导致的双侧前后循环均同时受累的急性脑梗死病例报道较少,临床工作中需考虑HHcy因素可能导致的脑梗死,Hcy检测可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一种由于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迂曲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CSA病机为肝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湿痰内生,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椎动脉是大脑后循环起始部,与中医学络脉的结构和功能相符.虫类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其攻逐走窜、活血逐瘀、搜剔通络、无处不至的特性,在络病的治疗中优势显著,非植物药所能代替.常用于治疗CSA的虫类药可分为祛瘀通络类、化痰通络类与补益络虚类.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CSA中的运用,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CSA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动脉狭窄不均匀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动脉狭窄不均匀性,探讨脑动脉狭窄的的好发部位.方法 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通过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彩超等资料.结果 120例TIA患者共发现可能为责任病变血管狭窄195处,颅内动脉狭窄76例(63.33%),狭窄103处;颅外动脉狭窄者65例(54.16%),狭窄92处.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锁骨下动脉近端、椎动脉开口部、椎动脉V4段近端、基底动脉共发现狭窄124处,占所有责任病变血管狭窄的63.58%.结论 应重视应用DSA、CTA等检查手段发现脑动脉狭窄部位,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甄别所发现的脑动脉狭窄是否为责任病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早期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根据脑动脉狭窄情况选择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等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支架置入术对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两端血管内压力差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术对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两端血管内压力差的影响.方法 检测20例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狭窄远端平均动脉压(Pd、Pd')及狭窄近端平均动脉压(Pa、Pa'),记录并计算压力差.测量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双臂收缩压.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血管狭窄率显著降低(Z=-3.921,P<0.001),Pa'-Pd'显著低于Pa-Pd(Z=-3.922, P<0.001).术后椎动脉狭窄组及锁骨下动脉狭窄组狭窄率较术前显著降低(Z=-2.938,P=0.003;Z=-2.677,P=0.007),Pa'-Pd'显著低于Pa-Pd(Z=-2.201,P=0.028;Z=-2.366,P=0.018).椎动脉狭窄组及锁骨下动脉狭窄组术前血管狭窄率与Pa-Pd呈正相关(r=0.937,P<0.001;r=0.760,P=0.018).入组者术前血管狭窄率与Pa-Pd呈正相关(r=0.771,P<0.001).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两臂收缩压差值有统计学意义(Z=-2.670,P=0.008).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术前狭窄率与两臂收缩压差值无相关性(r=0.185,P=0.634).结论 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率与血管内压力差存在相关性,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该处狭窄近远端的血管内压力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50%狭窄的超声评价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技术评价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50%的狭窄.方法:入组7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30例),均无明显椎动脉盗血综合征.观察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直径狭窄率50%~60%,对照组<50%.超声测量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处的峰值流速(PSV)和直径狭窄率,并比较2组PSV.以双侧上肢血压差值>20 mmHg(1 mm Hg=0.133 kPa)为金标准,ROC曲线综合评价PSV与直径狭窄率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观察组PSV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狭窄率和PSV对判断双上肢血压差值>20 mmHg均有一定价值,且两者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通过测量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处PSV和直径狭窄率可判断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50%的狭窄,推荐PSV作为主要的超声评价法,并以115 m/s作为PSV的判断界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平均随访15个月,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3例)和对照组(7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分析其与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可能与ISR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S的危险因素有:2型糖尿病(OR=6.392,95%CI 1.361-30.032)、支架长度>13 mm(OR=1.799,95%CI 1.209-2.678)、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OR=0.069,95%CI 0.013-0.383)、椎动脉起始部变异(OR=7.369,95%CI 1.558-34.860)以及合并多处狭窄病变(OR=8.985,95%CI 1.339-60.290).结论 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13 mm、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椎动脉起始部变异及合并多处狭窄为预测ISR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更加重视这类危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随访和复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以头晕起病的迷走锁骨下动脉大动脉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女性,32岁,因"间断头晕、乏力6个月"于2018年10月10日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及全身乏力,伴有右上肢隐痛、麻木感及发冷感,右侧无脉搏.2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颈部血管超声示: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闭塞,右侧椎动脉先天起源异常.病程中出现间断发热,最高达38?℃,以下午及夜间为著,可自行退热.无头痛、关节疼痛,无脱发、光过敏、雷诺现象.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无明显体重变化.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本院就诊,门诊予影像学检查(2018-10-10):①TCD:未见明显异常;②颈部动脉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处闭塞,右侧椎动脉先天起源异常(图1);③颈段C TA:右侧迷走锁骨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图2).门诊医师考虑大动脉炎可能性大,收入风湿免疫科住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Envoy DA远端血管通路导管在神经介入通路建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Envoy DA远端通路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连续使用Envoy DA导管,行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瘘及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患者42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nvoy DA导管到位血管的部位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42例患者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Envoy DA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岩段垂直段24例(77.4%),岩段水平段3例(9.6%),鞍前段2例(6.5%),海绵窦段2例(6.5%);后循环病变100%到位于椎动脉V2段及以远部位.2例DAVF及1例AVM Envoy DA导管到位于颈外动脉起始处.术后出现1例非导管相关的缺血并发症.4例(9.5%)因Envoy DA导管在颈内动脉操作时出现痉挛,术中观察5 min后,血管痉挛完全缓解.结论:Envoy DA导管可安全建立颅内血管疾病的通路建立,为颅内不同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操作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