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黄素止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中药单体大黄素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5只,生理盐水灌胃)、磷酸可待因治疗组(6只,0.03 g·kg -1·d -1)、大黄素止咳组(5只,0.2 g·kg -1·d -1),用浓氨水处理小鼠,制备咳嗽模型,观察大黄素对小鼠的止咳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空白对照组(5只,不吸入浓氨水,不灌胃)及浓氨水引咳实验中模型组和大黄素止咳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5只,生理盐水灌胃)、氯化铵治疗组(6只,1 g·kg -1·d -1)、大黄素祛痰组(5只,0.2 g·kg -1·d -1),采用气管酚红法和肺组织糖原染色评估大黄素的祛痰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阴性对照组、氯化铵治疗组、大黄素祛痰组小鼠肺组织中黏蛋白5AC(MUC5AC)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使用浓氨水处理模型组、磷酸可待因治疗组和大黄素止咳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可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1.8±0.8) s比(53.2±1.9) s, P<0.01],并减少小鼠咳嗽次数[(115.4±32.3)次/3 min比(14.0±1.7)次/3 min, P<0.001],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551.33±62.52) ng/L比(208.24±8.77) ng/L, P<0.001]。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法评估阴性对照组、氯化铵治疗组和大黄素祛痰组小鼠的气道排痰能力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黄素可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泄量[(0.88±0.14) mg/L比(7.54±1.71) mg/L, P<0.001],降低小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水平[(1.00±0.13)比(0.31±0.03), P<0.001]。通过糖原染色观察阴性对照组、氯化铵治疗组和大黄素祛痰组小鼠的肺组织发现,大黄素能减少小鼠肺组织中杯状细胞的数量。 结论:大黄素有一定的止咳祛痰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探讨茴香胶囊抗支气管哮喘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茴香胶囊抗支气管哮喘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评价茴香胶囊免疫增强作用;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及酚红排泄法评价茴香胶囊止咳祛痰活性;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方式构建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及行为学变化;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2/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茴香胶囊可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降低支气管哮喘小鼠BALF中白细胞等炎性细胞数量,降低IgE、IL-4、IL-17A、TGF-β1水平,增加IFN-γ水平,减轻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下调TGF-β1/Smad2/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论 茴香胶囊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止咳祛痰缓解支气管哮喘小鼠哮喘症状,调节Th1/Th2失衡、降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下调TGF-β1/Smad2/3信号通路减少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用植物到手香水提液镇咳祛痰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到手香水提液镇咳祛痰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到手香水提液进行提取,采用到手香水提液对小鼠进行氨水引咳法的镇咳实验,采用到手香水提液对小鼠进行气管酚红排泄量影响的祛痰实验.结果 到手香水提液6、12、24 g·kg-1剂量组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到手香水提液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具有医药开发利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桔梗提取物部位群镇咳祛痰活性与桔梗皂苷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桔梗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与桔梗皂苷成分,为基于桔梗的新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与桔梗药材的标准修订进一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实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研究桔梗总提取物及其10%,30%,60%和95%乙醇-水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应用UPLC-Q-TOF/MS及质谱成分数据库搜索方法鉴定桔梗总提取物及各部位中的桔梗皂苷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桔梗总提取物及各部位的镇咳祛痰活性与桔梗皂苷成分的相关性.结果:60%部位与桔梗总取物具有相似的镇咳祛痰效果和桔梗皂苷成分分布,其不同剂量组与桔梗总提取物的镇咳次数及祛痰等效率分别介于68.78% ~82.78%与72.19% ~86.86%之间,总提取物中各桔梗皂苷各成分在60%部位均有分布且得到了富集;10%部位中仅发现2种微量桔梗皂苷成分,30%及95%极性部位含有一定数量的桔梗皂苷成分,但含量均相对较低,这3个部位仅在高剂量下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活性(P<0.05,P<0.05,P<0.05).结论:60%部位为桔梗镇咳祛痰主要活性部位,其镇咳祛痰活性与桔梗众多皂苷成分的组成、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研究工作为基于桔梗的新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与桔梗药材的标准修订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沙参不同部位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北沙参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与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北沙参镇咳和祛痰的作用.方法 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考察北沙参总提取物(BSS总)、石油醚萃取部位(BSS-A)、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S-B)、正丁醇萃取部位(BSS-C)和水部位(BSS-D)对小鼠的咳嗽次数和气管排泄酚红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BSS总、BSS-A和BSS-B可明显降低小鼠的咳嗽频率(P<0.01),而BSS-B和BSS-C可明显提高小鼠气管中的酚红排泄量(P<0.01).此外,结合HPLC分析对上述有效部位进行了谱-效关联性分析.结论 北沙参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北沙参不同部位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的谱-效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复方荆芥颗粒的抗炎、镇痛、祛痰作用以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复方荆芥颗粒的抗炎、镇痛、祛痰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复方荆芥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气管酚红排泌实验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扭体次数和酚红排泄量,来研究复方荆芥颗粒的抗炎、镇痛、祛痰作用.按每10 g体质量给以0.6 g颗粒的剂量灌胃给药,观察记录14 d小鼠存活情况,计算体质量增长率及各脏器指数.以颗粒与Fenton试剂反应为依据,测定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结果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率显著降低(P<0.05);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降低(P<0.01);气管酚红排泌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升高(P<0.01).观察期内,复方荆芥颗粒组小鼠均健康存活,体质量增长率及各脏器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平均为(71.5±1.7)%.结论 复方荆芥颗粒安全无毒,具有抗炎、镇痛、祛痰之功效,以及抗氧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川贝母对卵清蛋白致敏哮喘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川贝母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哮喘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VA模型组(腹腔注射0.2 mg OVA致敏)、地塞米松组(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0.5 mg/kg地塞米松)及川贝母低、中、高剂量组(建模成功后灌胃7.0 mg/kg、14.0 mg/kg、21.0 mg/kg川贝母),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炎性细胞数量;眼球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IL-1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收集肺组织,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Janus激酶3(JA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6(STAT6)、IL-4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VA模型组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明显降低,BALF中BDNF含量及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血清中IgE、IL-4、IL-13、TNF-α浓度明显升高,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肺组织中JAK3、STAT6、IL-4 mRNA及p-JAK3/JAK3、p-STAT6/STAT6、IL-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VA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川贝母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最佳(P<0.05).结论 川贝母调节哮喘小鼠气道和肺组织炎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3/STAT6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四逆汤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
编辑人员丨2023/8/5
观察四逆汤对过敏性哮喘(AA)小鼠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将48只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利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粉混合制成的致敏液腹腔注射致敏,空白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共3次,每次间隔7 d;致敏的同时,每日4℃气候箱中进行时长20 min外寒刺激和冰水灌胃.造模完成后,开始灌胃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取材.酚红实验评估气管排泌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支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支气管周围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并计算肺部炎症积分,免疫荧光观察支气管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4、NF-κB、caspase-1和IL-13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TLR4、NF-κB、caspase-1和IL-13 mRNA含量.经四逆汤治疗之后,酚红排泄模型中AA小鼠的酚红排泄量增加;肺组织炎症评分、气道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和Col-Ⅰ、α-SMA蛋白显著性降低,小鼠肺组织TLR4、NF-κB、caspase-1和IL-1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LR4、NF-KB、caspase-1和IL-13 mRNA水平降低.四逆汤能明显改善AA小鼠气道重塑(AR),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硫磺熏蒸对桔梗化学成分和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考察硫磺熏蒸对桔梗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硫磺熏蒸法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方法炮制桔梗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其差异;对昆明种小鼠进行氨水引咳实验及气管酚红排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分别给予咳必清0.01 g/mL止咳、氯化铵5 g/L祛痰)、桔梗提取液组[给予《中国药典(一部)》法炮制桔梗饮片提取液0.5 g/mL]、硫磺熏蒸桔梗提取液组(给予硫磺熏蒸桔梗饮片提取液0.5 g/mL),桔梗皂苷D样品组(桔梗皂苷D质量浓度为0.01 g/mL),各10只,给药体积均为每10 g体质量0.2 mL.测定小鼠咳嗽次数和气管分泌物的酚红排泄量.结果 与桔梗饮片相比,硫磺熏蒸桔梗饮片中桔梗皂苷D含量下降约1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桔梗提取液组、桔梗皂苷D样品组小鼠的咳嗽次数均明显减少,酚红排泄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桔梗提取液组、桔梗皂苷D样品组小鼠的咳嗽次数、酚红排泄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桔梗提取液组比较,硫磺熏蒸桔梗提取液组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增加,酚红排泄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硫磺熏蒸会降低桔梗中化学成分桔梗皂苷D的含量.桔梗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但经硫磺熏蒸后的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减弱,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在桔梗饮片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硫磺熏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