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在口腔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N 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真核细胞中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RNA内部修饰,参与多种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与生物学过程。近年来,m6A修饰在口腔领域中的作用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显示,多种m6A相关蛋白参与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对药物的耐受性;甲基化转移酶样蛋白3参与调控软骨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内皮祖细胞的血管生成和成骨能力、牙髓细胞的炎症反应、牙髓干细胞的分化和成骨过程、牙根的发育过程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向等;m6A修饰亦可能与牙周炎、口腔溃疡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病有关。这些研究为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口腔骨组织修复及再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总结近年 m6A 修饰在口腔领域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m6A在口腔领域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海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8月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患者7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龈沟液VEGF、bFGF的变化,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0.3%(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01, P < 0.05)。术前两组龈沟液VEGF、bFGF、牙根长度、牙根管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后研究组VEGF、bFGF、牙根长度、牙根管壁厚度分别为(43.25±4.87)ng/L、(40.72±4.83)ng/L、(8.95±0.27)mm、(3.08±0.24)mm,对照组分别为(39.90±4.80)ng/L、(36.05±4.66)ng/L、(8.55±0.18)mm、(2.90±0.20)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6、4.18、5.67、2.88,均 P < 0.05);术后研究组根尖炎症、牙根发育、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7.61、4.83、9.47,均 P < 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8/37)(χ 2=5.79, P < 0.05)。 结论: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的效果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可改善牙齿功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d∶YAP激光与三联抗生素糊剂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消毒效果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比较Nd∶YAP激光与三联抗生素糊剂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12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抗生素糊剂方式封药消毒,观察组采用Nd∶YAP激光照射消毒,消毒完毕后均行牙髓血运重建术,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牙根长度、牙冠根比和牙根管壁厚度,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结果:治疗后2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上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对照组患者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为(64.80±8.11)%,观察组患者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为(65.64±7.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2,P=0.569).治疗后6个月,两组龈沟液中VEGF、bFGF、MMP-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三联抗生素糊剂封药消毒,年轻恒牙标准牙髓血运重建术中采用Nd∶YAP激光照射消毒可达到同样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影响牙组织中VEGF、bFGF和MMP-2表达,诱导牙根继续发育,值得临床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大鼠牙髓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leukocyte-and platelet-rich fibrin,L-PRF)作为盖髓剂对大鼠牙髓炎症调节的作用.方法 脂多糖(LPS)构建牙髓炎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LPS造模组、iRoot BP PLUS组、L-PRF组、L-PRF+iRoot BP PLUS组.直接盖髓14 d后取标本行显微CT(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观察牙髓炎症及硬组织形成程度.结果 Micro-CT示:LPS组未见硬组织形成,L-PRF组冠髓内可见斑块状钙化物,BP组及联合组在穿髓孔处见较完整的钙化桥.组织学染色示:LPS组炎症最重、无硬组织形成;联合组炎症最轻,硬组织形成最完整、连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组与联合组的炎症及硬组织形成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示:各实验组牙髓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水平相较于LPS组均有所降低,但L-PRF组与LP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RF联合iRoot BP PLUS作为复合盖髓材料,可用于大鼠牙髓炎牙髓组织修复以及牙髓炎症调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炎症微环境中TOM40对牙髓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炎症微环境中线粒体外膜转位酶(TOM)复合体亚基TOM40 对牙髓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开髓暴露法构建大鼠磨牙牙髓炎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髓坏死面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髓组织促炎因子白介素(IL)-1β、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DNA氧化损伤标志物 8-OHDG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牙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体外培养人牙髓成纤维细胞(hDPFs),分别以 1、5、10 μg/mL脂多糖(LPS)炎性刺激,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及促凋亡因子Bax、Bak的表达情况;通过TMRE、DCFH-DA探针及腺苷三磷酸(ATP)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hDPFs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TOM复合体中表达下调亚基,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加以验证;基于筛选结果构建TOM40 过表达hDPFs细胞株,并加入LPS刺激,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结果:大鼠磨牙牙髓炎模型中,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牙髓坏死面积增大,IL-1β、TNF-α及8-OHDG表达升高,细胞凋亡增多(P<0.05).炎症hDPFs模型中,LPS浓度增加,IL-1β、TNF-α、Bax及Bak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TOM40 表达特异性下调(P<0.05);而过表达TOM40 可有效改善LPS刺激导致的hDPFs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活性氧积累与ATP含量下降(P<0.05).结论:牙髓炎的发展过程伴随牙髓组织氧化应激与hDPFs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过表达TOM40 可挽救hDPFs受损的线粒体呼吸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柚皮苷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及BMPs-ERK5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柚皮苷(NRG)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DPSCs分为对照(C)组、脂多糖(LPS)组、PRF组、NRG组、PRF+NRG组、PRF+NRG+ERK5通路抑制剂(BIX02189)组,分别加入PRF、NRG和(或)BIX02189干预.7 d后,噻唑蓝(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分别分析DPSCs增殖活性、ALP活性及钙质沉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桥蛋白(OPN)和胶原蛋白Ⅰ(COL1)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DPSCs中Runx2、OPN、COL1及BMPs-ERK5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PRF组、NRG组、PRF+NRG组ALP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反应,且PRF+NRG组阳性反应更强;C组、PRF+NRG+BIX02189组均呈弱阳性;LPS组均呈阴性.与C组相比,LPS组DP-SCs细胞活力、ALP活性、钙质沉积程度、Runx2、OPN、COL1 mRNA和蛋白水平、BMP2、BMP7、BMP9、p-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5/MEK5、p-ERK5/ERK5蛋白水平显著较低(P<0.05);PRF、NRG或PRF+NRG干预均可显著增加DPSCs细胞活力、ALP 活性、钙质沉积程度、Runx2、OPN、COL1 mRNA 和蛋白水平、BMP2、BMP9、p-MEK5/MEK5、p-ERK5/ERK5 蛋白水平,其中PRF+NRG效果更优,而BIX02189可减弱PRF+NRG的上述作用.结论 PRF联合NRG可刺激BMPs-ERK5通路活化,通过增强ALP、Runx2、OPN、COL1等表达或活性,促进炎性环境下DPSCs的成骨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因增殖能力强、致癌风险低,具有较高的细胞分化能力和免疫抑制能力,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主要关注领域.近年来,有关SHED在肝脏疾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研究逐渐增多,本文集中对SHED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炎症微环境调控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近年来,再生性牙髓治疗概念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逐渐形成,炎症微环境在调控牙髓再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文章从炎症牙髓微环境变化出发,着眼于炎症与再生平衡,重点介绍炎症微环境中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牙髓再生,炎症,再生性牙髓治疗,组织工程";英文检索词为"pulp regeneration,inflammation,regenerative endodontic therapy,tissue engineering",分别检索2013-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牙髓炎症微环境的变化涉及一系列细胞与分子反应,随炎症进展,微环境对组织修复的作用弊大于利.②炎症通过干细胞募集及激活补体系统等方式促进牙髓再生,也能通过免疫抑制、纤维化破坏再生过程.③组织工程三要素(干细胞、生长因子及支架材料)协同介导炎症反应以恢复炎症-再生平衡,如利用白细胞介素6调节牙髓干细胞功能介导炎症微环境以促进牙髓再生.④当前研究缺乏对感染、炎症问题的关注,牙髓炎症微环境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晰,通过有机结合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三要素调控炎症微环境,构建再生微环境,精准地调控炎症-再生平衡或是提高临床适用性的突破口之一,但该部分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缺,期望未来的研究就如何实现炎症环境下的牙髓再生展开更多的探索,也还需更多动物实验、随机临床试验为组织工程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增龄因素对牙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牙源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为牙相关组织修复及全身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对不同年龄区间牙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缺少系统的分析.目的:探讨脐血源血小板裂解液培养人乳牙、恒牙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血小板裂解液代替胎牛血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取出乳牙、少年恒牙及成年恒牙牙髓组织,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或5%,10%,15%人血小板裂解液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情况,选取最佳人血小板裂解液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在最佳人血小板裂解液浓度条件下,体外培养乳牙、少年恒牙及成年恒牙牙髓干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三系分化实验观察细胞体外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10%人血小板裂解液组的细胞增殖速率最高;②各组牙髓组织块周围均有梭形成纤维状细胞生长并扩增,乳牙与少年恒牙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与同代次乳牙和少年恒牙细胞相比,成年恒牙细胞体积偏大;③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乳牙、少年恒牙及成年恒牙牙髓干细胞均符合间充质来源干细胞的表型特征;④成年恒牙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乳牙及少年恒牙牙髓干细胞(P<0.01);⑤成年恒牙牙髓干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成脂相关基因脂蛋白脂肪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mRNA表达,成软骨相关基因Ⅱ型胶原α1、软骨寡聚基质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乳牙及少年恒牙牙髓干细胞(P<0.01);⑥结果表明,人乳牙与少年恒牙牙髓干细胞相较于成年恒牙牙髓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更适用于临床研究和疾病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成血管能力的体外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究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iPR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血管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CCK-8 实验检测 HUVECs增殖能力并筛选最佳浓度的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injectable platelet-rich fibrin extract,iPRFe);划痕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HUVECs迁移能力和成血管分化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成血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0.4 mg/mL浓度的iPRFe促进HUVECs增殖效果最佳;iPRFe对HUVECs迁移和小管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能明显提高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PDGFR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结论 iPRF可以促进HUVECs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有望成为用于牙髓再生的新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