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创环切术对牙列缺损种植患者炎症反应及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丽水市中医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术的患者1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n=100)和传统组(n=98).微创组采用微创环切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翻瓣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疼痛介质、牙槽嵴顶骨吸收量、种植体松动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牙槽嵴顶骨吸收量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2组种植体松动度和种植体留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OHIP-14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环切术相比传统翻瓣术,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减少牙槽嵴顶骨吸收量及提高口腔健康方面表现更优,可广泛用于牙列缺损种植术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体表成像技术比较两种提纯方法对面部脂肪移植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用三维体表成像技术客观评估不同提纯方法(静置法、过滤法)对面部脂肪移植效果的优劣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用三维体表成像技术对47例(年龄20~50岁,平均32岁)女性面部脂肪移植患者,分为过滤组和静置组,比较两种提纯方法对脂肪移植后体积留存率的差异,了解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规律。结果:过滤组术后1个月体积留存率高于静置组,术后3、6、12个月两组之间体积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滤组与静置组在术后1~3个月脂肪组织吸收最快,虽然两组术后12个月也出现体积减少,但过滤组在术后3~6个月时,体积逐渐稳定,体积吸收速度明显减慢;静置组在术后6个月体积吸收速度明显减慢。结论:静置和过滤两种提纯方法对脂肪移植远期效果差异不显著,移植后脂肪组织的存活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构建与初步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文献检索、专家函询、理论研究等方法开发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该方案包含二元评价、二元管理行为和二元健康3个主题及评价患者和照顾者对症状、照护目标和意愿等评价、决策制定、情感沟通支持、管理身体功能变化及一般性的健康行为6项干预策略。招募到2021年7—9月收治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肿瘤科的30对老年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配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对。通过可行性评价指标、出院准备度、二元应对及照顾者综合需求量表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招募率为76%(32/42),留存率为94%(30/32),试验组干预方案可接受率为100%。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3.00 ± 2.59)分、患者二元应对总分(136.80 ± 4.54)分;照顾者二元应对总分(136.33 ± 3.56)分、照顾者综合需求总分(124.37 ± 11.6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0 ± 4.17)、(129.07 ± 4.83)、(120.33 ± 9.17)、(206.57 ± 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78 ~ 5.54,均 P<0.05)。 结论: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但方案仍需进一步的优化、改善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补充维生素D对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留存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留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检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资料数据库,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VDZ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采用改良梅奥(Mayo)评分评估UC疾病活动度,Mayo内镜评分(MES)评估肠道炎症。依据VDZ治疗期间是否同时补充维生素D,将UC患者分为补充组和未补充组。根据基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将UC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缺乏组;再依据是否补充维生素D,分别再将两组患者分为补充亚组和未补充亚组。观察VDZ治疗第30周的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和黏膜愈合率及第72周时VDZ药物留存率。采用 χ2检验分析基线血清25(OH)D水平对补充维生素D疗效的影响;分别采用 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VDZ治疗UC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留存率的影响。 结果:共纳入80例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年龄(39.4±13.0)岁(18~75岁),男37例,女43例;补充组43例,未补充组37例。缺乏组59例,其中补充亚组和未补充亚组分别有32和27例;不缺乏组21例,其中补充亚组和未补充亚组分别有11和10例。第30周时,补充组血清25(OH)D平均水平较第0周增高[(24.5±5.4)比(17.7±6.7)μg/L, P<0.001];与未补充组比较,补充组中红细胞沉降率(ESR)[75.0%(24.3%,86.7%)比32.7%(-2.6%,59.3%), P=0.005]、改良Mayo评分[(4.7±2.8)比(2.3±2.7)分, P<0.001]及MES评分[(1.2±1.1)比(0.4±0.9)分, P=0.001]的降幅更大,临床应答率[79.1%(34/43)比56.8%(21/37), P=0.032]、临床缓解率[67.4%(29/43)比29.7%(11/37), P=0.001]和黏膜愈合率[72.1%(31/43)比37.8%(14/37), P=0.002]更高。第72周时,补充组中VDZ药物留存率高于未补充组[55.8%(24/43)比27.0%(10/37), P=0.004]。进一步分析发现补充维生素D仅能提高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临床应答率[71.9%(23/32)比44.4%(12/27), P=0.033]、临床缓解率[62.5%(20/32)比14.8%(4/27), P<0.001]、黏膜愈合率[68.8%(22/32)比22.2%(6/27), P<0.001]和药物留存率[53.1%(17/32)比13.8%(4/27), P=0.001]。 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VDZ治疗UC的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黏膜愈合率及药物留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药物留存率及安全性回顾性队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度普利尤单抗的药物留存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住院并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资料。筛选年龄≥ 60岁的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进入观察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匹配年龄<60岁的患者进入对照组。从开始用药随访至用药后24周,比较两组患者度普利尤单抗的药物留存率和安全性。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药物留存率,两组患者药物留存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停药原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特应性皮炎患者45例,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匹配。用药后24周,对照组度普利尤单抗的药物留存率为57.8%(26/45),观察组为37.8%(17/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0)。观察组45例中,用药满24周的17例患者中4例为结节性痒疹表型,而用药不满24周的28例患者无此表型,两组间结节性痒疹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7)。观察组28例停药的主要原因为疗效不佳8例(28.6%),经济原因5例(17.9%)和症状持续缓解4例(14.3%),不良反应为结膜炎(2例)和可疑全身过敏反应(3例);对照组19例停药的主要原因为疗效不佳7例(36.8%)和症状持续缓解6例(31.6%),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1例);两组患者停药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度普利尤单抗在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总体安全性好,但其药物留存率低于年轻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84例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种植体修复)和观察组(上颌窦内提升结合超短种植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RBH)、龈乳头高度、骨质增量高度、边缘骨丧失高度,以及种植体周围骨量和留存率、牙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RBH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周围骨量均降低,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龈乳头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骨质增量高度、边缘骨丧失高度和种植体留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PL1、BI、PD、CAL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Bio-Oss骨粉与CGF在自体牙移植游离端骨缺损中的修复重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估Bio-Oss骨粉和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应用于自体牙移植游离端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患者共44例,观察组23例,术中应用Bio-Oss骨粉及CGF;对照组21例,不应用任何材料,术后定期随访,对比移植牙术后即刻初期稳定性、术后1周牙龈状况、术后3个月和6个月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1年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移植牙术后即刻初期稳定性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牙龈肿胀度与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受牙区牙槽骨愈合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牙移植成功率100%;对照组牙移植成功率90.5%,留存率95.2%,失败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骨粉与CGF在自体牙移植游离端骨缺损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新骨形成,有利于移植牙早期稳定,提高自体牙移植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4种白细胞介素类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对乌司奴单抗、依奇珠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和古塞奇尤单抗 4 种白细胞介素类生物制剂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河北省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化学药品)目录遴选评价表》,从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属性 5 个方面对上述 4 种白细胞介素类生物制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乌司奴单抗、依奇珠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和古塞奇尤单抗的评分分别为 79.3、77.8、68.3 和 76.3 分.古塞奇尤单抗可实现皮损全清,且药物留存率高;乌司奴单抗为"双靶向"白细胞介素-12 和白细胞介素-23 抑制剂,除用于银屑病外,还可用于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依奇珠单抗为非全人源生物制剂,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 4 种生物制剂中最高,但价格相对低廉;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是获批用于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白细胞介素类生物制剂.结论:对于追求完全清除且希望长期保持较佳疗效的患者,可考虑古塞奇尤单抗;对于有炎症性肠病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乌司奴单抗;对于儿童银屑病,可考虑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对于希望能快速起效且支付能力有限的患者,可以选择依奇珠单抗,但易发生过敏和有发生结缔组织病高风险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依奇珠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可能会导致或加重炎症性肠病,临床使用中应格外注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牙周炎患者种植牙同期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的美学修复效果及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究伴牙周炎患者种植牙同期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的美学修复效果及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牙周炎牙种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种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B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牙周探查深度(Periodontal exploration depth,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Plaque index,mPLI)、骨吸收量以及美学修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mSBI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比较,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近中骨吸收量和远中骨吸收量均较术后6个月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近中骨吸收量和远中骨吸收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美学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12个月两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白色美学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白色美学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牙种植同期应用GBR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防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进而提高种植体留存率,满足患者治疗中种植美学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48例Locator种植覆盖全口义齿5年临床修复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观察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长期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7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采用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48例,其中双颌全口义齿修复21例,单颌27例,共植入种植体230颗.观察种植体的留存率、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变化、义齿基托折裂和人工牙脱落折断等并发症,以及义齿固位力变化等.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5年观察期间,5颗种植体脱落,1颗前牙区窄颈种植体颈部折断,12颗失访,种植体存留率为97.25%.种植修复后1年,48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21.4%),平均出血指数(BI)为0.21±0.42,前牙区高于后牙区.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21±0.35)mm,义齿基托折断2例.修复后5年,163颗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BOP+)(76.89%),BI为1.00±0.70,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为(0.58±0.85)mm;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指数与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在男女之间、前牙区与后牙区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观察期和5年观察期间,种植体周黏膜平均出血指数、种植体周牙槽骨垂直吸收高度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义齿折裂17例,折裂率为26.15%,人工牙脱落折断率为16.92%,多发于前牙中线区及Locator基台附着体安放位置,因固位力下降首次更换Locator基台固位垫圈平均(34.2±10.3)个月.结论:Locator按扣式种植覆盖全口义齿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发症多见于种植体周黏膜探诊出血和垂直向骨吸收,随着戴用时间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其次是义齿基托折裂及人工牙脱落与折断,种植体脱落及折断.提示义齿制作时应加强金属支架在Locator基台位置和前牙中线区的强度,前牙区尽量避免使用窄径种植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