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颈椎健康智能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实现更好的颈椎健康监测与颈椎病预防效果,设计一种嵌入式颈椎健康智能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移动便携监测终端、云端服务器、微信小程序三大部分组成.移动便携监测终端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物联网通信模块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选用JY901-S作为主要数据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动作分类模型对头部动作进行分类识别,选用STM32F4作为主控芯片、国产RT-Thread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模块选用乐鑫ESP32-C3系列Wi-Fi蓝牙双模模块.云端服务器选用Linux+Nginx+uWSGI作为Web服务器架构,通过MySQL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并利用颈椎健康评估模型评估用户颈椎健康状态.微信小程序采用WXML+WXSS+WXS开发.结果:该系统基本能够实现颈椎健康状态监测和运动指导功能,且对人体头部动作分类识别的平均准确率为90%以上,对颈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精度为±1°,整体性能较好.结论:该系统能有效帮助用户建立并维持规律的颈椎健康运动行为,可为医院等机构提供关键可靠的康复运动治疗方案与康复护理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能化门诊诊前病史采集系统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为提高临床应用业务系统智能化水平、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北京协和医院于2020年2月研发智能化门诊诊前病史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能力层、应用服务层、能力资源层和接口层等软件技术架构及硬件部署与安全体系架构设计,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患者自助提交诊前病史信息,并生成结构化病史资料供接诊医生调用。截至2021年11月,诊前病史采集系统已覆盖医院80%的科室,总计服务168万人次,患者填写率达60%,患者病史采集时长和医生门诊电子病历书写时长不断缩短,极大提高了门诊医疗服务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课+蓝墨云班课APP"混合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应用"微课+蓝墨云班课APP"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教学形式探索。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及移动端教学APP,能有效解决药物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丰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质量。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新老教学方式与效果的对比,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总结了"微课+蓝墨云班课APP"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药物分析课程的优势和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纯音测听的技术演变:从经典心理物理学测试到移动终端自主测听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纯音测听一直是临床上用于听力检测的核心技术,是评估听力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追溯了纯音听阈测试的技术演变过程,并结合近年来利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实现自动化测听的趋势,对纯音测听技术的起源、演变与未来方向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用户版移动医疗应用分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用户版移动医疗应用分级量表(uMARS)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Brislin翻译模式,对uMARS进翻译、回译、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量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上线的血压管理APP为研究对象。研究小组在安卓系统的手机应用下载端及苹果系统的Apple Store,以"血压""血压管理"等搜索词,共下载1 086个APP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0个血压管理APP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2名研究者进行评分,取平均分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uMARS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即信息、功能、用户参与度3个维度,14个条目,累计解释变异率为61.695%。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6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78~1.00。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3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5、0.871和0.853,重测信度系数为0.967。结论:中文版uMAR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医疗APP质量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选取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学生。两组学生均由同1名高年资主任医师进行理论授课,由5名水平相当的主治医师进行临床带教。试验组采用BOPPPS模式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进行评估,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授课教师和两组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81.33±9.73)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3.21±9.98)分;试验组学生临床技能整体表现评分[(8.38±0.42)分]优于对照组学生[(7.84±0.59)分];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83±0.45)分比(3.91±0.81)分、(4.64±0.59)分比(3.78±0.68)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提升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评价,试验组的教师评分[(3.83±0.41)分]优于对照组的教师评分[(2.67±0.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341, P<0.01)。 结论:BOPPPS结合移动端APP教学模式应用于脊柱外科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授课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信息化平台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18年首次使用住培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移动APP终端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及资源共享最大化,从而弥补传统住培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实践表明,基于信息化移动平台的新型住培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科室省时、省力地抓好住培管理的各个环节,还能使住院医师循序渐进地合理完成住培计划,同时知识及技能、胜任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移动终端APP下类风湿关节炎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移动终端APP下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2018年6月—2019年11月入院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2月—2021年6月入院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移动终端APP下智能化慢病管理。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和康复指标。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各康复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移动终端APP下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统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各项康复指标,促进疾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信息化助力医疗联合体模式下的儿科毕业后医学教育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创造有弹性、高质量的儿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机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基于医联体信息系统、APP和网站这3个途径,拓展线上教学体系。本院开展了“5G+”数智课堂实例教学、分级诊疗跟踪学习、移动终端课程、疑难病例互动讲座这4项举措,作为线下培训的配套延伸。从2020年至2023年,这4项举措的线上参与人数已超过9 000人。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医联体成员对线上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效果都比较认可;培训后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有所提升;受访者认为线上培训在时间、地点和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且对诊疗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有形式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专科进修学习。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将建立统一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引入先进技术,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医疗教育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慧医院一体化医技预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实现智慧医院各项医技检查的综合一体化预约,解决校验排序问题,满足电子病历评级要求,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方法 运用多目标动态规划算法和旅行商问题运筹学最短路径等理论,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技预约平台,将医技医嘱统一通过该平台安排预约.结果 实现了放射、超声、功能检查等各项医技检查的综合统一预约,通过智慧医院中自助机、医生站、护士站和移动端App等多种渠道,为患者提供医技检查的高效智能预约服务.结论 医技预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实现了全院检查预约流程的优化和多项预约的统筹规划,显著提高了医技检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智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