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吉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思想与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吉金教授深得哈氏妇科真传,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对PCOS的诊疗有独到见解,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伴发痰浊瘀血互结,其中以肾虚为根本,痰瘀内阻为关键,情志因素为重要致病因素。张教授按证候表现将PCOS分为肾虚痰湿型和肾虚郁热型,治疗主张肝脾肾三脏同调,配合月经周期调整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95例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7例)、研究组(清肝泻火除湿方+凉泻针法+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角膜荧光色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t pigment staining,FL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rupture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量(basic tear secretion volume,SIt)及泪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研究组 FLS 评分[(2.16±0.73)分 vs(4.37±0.92)分]低于对照组(t=12.984,P<0.05),BUT[(10.47±1.92)s vs(7.84±1.63)s]、SIt[(8.14±2.06)mm vs(6.53±1.94)mm]则高于对照组(t=7.190、3.920,均 P<0.05).治疗 4 周后研究组 IL-6[(1.02±0.13)pg/L vs(1.36±0.15)pg/L]、IL-1β[(0.67±0.12)pg/L vs(1.14±0.19)pg/L]及 TNF-α[(0.16±0.04)pg/L vs(0.27±0.09)p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1.814、14.447、7.725,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x2=0.667,P=0.414).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8.72%(37/47)](x2=6.299,P=0.012).结论 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眼表功能,降低泪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医对焦虑障碍证候的经典名方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中医学认为焦虑障碍相当于中医的脏躁病、郁证、卑惵病,其喜悲伤欲哭、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与焦虑障碍高度相似.论治焦虑障碍时,中医常用的经典名方主要面向焦虑障碍中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两种分型,通过辨证论治,将GAD分为了痰郁热扰、血虚、肝气郁结、瘀热内阻、心肾不交5个证型,代表方为温胆汤,酸枣仁汤、逍遥散、血府逐瘀汤、黄连阿胶汤等方剂;将PD分为了肝失疏泄、心胆两虚2个证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安神定惊汤等方剂.经研究,GAD中医证型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肝失疏泄证,用方逍遥散,PD中医证型中肝失疏泄、心胆两虚两证型出现频率相同,用方频率最高者为安神定惊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经典名方治疗GAD的平均治愈率达88%,治疗PD的治愈率达90%,治疗焦虑障碍平均显效时间约为35 d,综合考量,中医经典名方治疗焦虑障碍的理论基础可靠,临床疗效可靠,在实践中有研究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加味升降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早期DN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浊毒郁热证.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加味升降散,疗程均为2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管功能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G),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α1-微球蛋白(α1-MG);氧化应激指标:NADPH氧化酶4(NOX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bA1c、TC、LDL、UAER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GFR变化不明显,α1-MG、β2-MG、L-FABP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2组患者NOX4表达受到抑制,T-AOC、SOD水平回升(均P<0.05),观察组患者NOX4表达的下降以及T-AOC、SOD水平的回升更显著(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升降散能够改善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减轻氧化应激,缓解肾小管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应用特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应用特点,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选穴、刺灸法应用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收录的针灸治疗PHN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通过Excel2019建立针灸治疗PHN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Gephi0.10.1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237篇文献,提取262条针灸处方数据,涉及115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1 432,使用频次前10位腧穴分别为阿是穴(214次)、夹脊穴(198次)、足三里(74次)、太冲(74次)、三阴交(66次)、合谷(65次)、阳陵泉(62次)、血海(60次)、支沟(53次)、曲池(52次).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阿是穴-夹脊穴.腧穴处方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最终得到2个核心腧穴群.疗法分析显示,毫针针刺为针灸治疗PHN最常用的干预措施;证型-腧穴分析显示,PHN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肝经郁热、瘀血阻络与脾经湿热;补泻-腧穴分析显示,操作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结论 针灸治疗PHN以局部取穴为主,常选用阿是穴、夹脊穴,注重与远端腧穴的配合,多根据不同证型取其表里经的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操作,常用毫针针刺配合电针、刺络拔罐等疗法,可为针灸治疗PHN提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杨震基于"相火理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指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引起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杨震认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病因多为饮食失当、劳逸失和、忧思恼怒、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所致;主要为郁、热、湿、瘀、痰等因素损伤肝脾,使湿、热、瘀、痰结于肝络而发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肾等脏腑.杨震基于"相火理论",应用郁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理论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附医案一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治疗前后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症状及证候的疗效评价、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2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升高,GERD-Q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候治疗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未服药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肝理脾法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复发性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刺入疱疹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肾清肝汤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包括疱疹停止出现(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疱疹完全消退(疱疹出现至完全消退的时间)、疼痛消失(疼痛发作至开始减轻的时间)、结痂(疱疹治疗后至结痂的时间)、脱痂(结痂至脱痂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疱疹停止出现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P、PGE2、β-E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P、PGE2、β-E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gA、IgG、IgM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6.67%(2/3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片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多潘立酮片结合加味左金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变化、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变化、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NDT)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00%(57/60)vs 83.33%(50/60)](P<0.05);治疗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观察组给予加减丹栀逍遥散,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临床指标(PASI评分、表皮厚度、角质层含水量、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IL-2、IL-4、IL-17、IL-23)、生长因子(EGF、IGF-1、NGF、FGF-23)、AKT/PI3K/mTOR信号通路(AKT、PI3K、mTO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AKT/PI3K/mTOR信号通路降低(P<0.05),表皮厚度减小(P<0.05),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1GF-1、NGF、FGF-23降低(P<0.05),EGF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加减丹栀逍遥散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和皮损生长因子、炎性因子水平,调节皮损中AKT/PI3K/mTOR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