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动脉高压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肺动脉高压(PAH)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进行肺移植的134例IPF合并PAH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供体的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冷缺血时间,受体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及其术前是否使用激素、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超声检查和心功能、血肌酐(SC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手术方式、是否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手术时间、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等。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30、60、180 d累积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供体、受体及手术因素对受体肺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的影响。结果:供体中以男性居多(80.6%),年龄≥35岁者占63.4%,机械通气时间<10 d者占80.6%,中位冷缺血时间465.00(369.25,556.25)min;受体中主要为男性(83.6%),年龄<65岁者占70.9%,大多数未合并高血压(75.4%)和糖尿病(67.9%),中位mPAP为36(30,43)mmHg(1 mmHg≈0.133 kPa);单肺移植73例(54.5%)、双肺移植61例(45.5%)。134例IPF合并PAH肺移植患者术后30、60、180 d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3%、76.9%、67.4%。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受体术前使用激素〔风险比( HR)=2.079,95%可信区间(95% CI)为1.048~4.128〕、mPAP≥35 mmHg( HR=2.136,95% CI为1.129~4.044)、NT-proBNP≥300 ng/L( HR=2.411,95% CI为1.323~4.39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 HR=3.021,95% CI为1.652~5.523)是IPF合并PAH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均 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受体术前使用激素(模型一: HR=2.072,95% CI为1.044~4.114, P=0.037;模型二: HR=2.098,95% CI为1.057~4.165, P=0.034)、NT-proBNP≥300 ng/L( HR=2.246,95% CI为1.225~4.116, P=0.009)及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 HR=2.771,95% CI为1.495~5.134, P=0.001)是IPF合并PAH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受体术前使用激素、NT-proBNP≥300 ng/L、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是IPF合并PAH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类人群应关注并优化其术前功能状态,术前减少受体激素使用量,改善心功能,可提高此类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CTEPH患者,所有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无法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具有BPA手术指征。BPA术前评估6 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行右心导管检查获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将BPA治疗前与最后一次BPA时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BPA治疗的CTEPH患者25例,共行67例次BPA治疗,其中男10例(40.0%),女15例(60.0%),年龄(57.8±7.1)岁,诊断CTEPH到BPA治疗间隔时间20.0(9.0,48.5)个月,共治疗肺动脉302支,18例患者BPA≥2次,术后随访时间5.0(3.5,8.3)个月,术后6MWD、心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改善[(425±74)比(345±109)m、(1.99±0.45)比(1.62±0.35)L·min -1·m -2、(68.1±6.5)%比(61.2±6.3)%](均 P<0.05),术后血浆NT-proBNP、mPAP、PVR均显著低于术前[259(93,739)比806(148,2 159)ng/L、(40.6±8.3)比(47.3±10.7)mmHg(1 mmHg=0.133 kPa)、(11.9±4.9)比(17.2±6.5)WU(1 WU=80 dyn·s·cm -5)](均 P<0.05)。咯血5例次(7.5%),再灌注肺水肿(RPE)2例次(1.5%);1例因RPE需无创呼吸机治疗,1例围手术期因咯血加重右心衰竭导致死亡。 结论:BPA能显著改善不能行PEA的CTEPH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0例,年龄60~7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 n=30)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 n=20)。T组在超声引导下于T 4,5间隙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两侧分别注射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5 ml,2 min后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依据冠状动脉解剖将桥血管划分为4部分: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动脉桥);中间支或第1对角支;钝缘支;后降支或左室后支。于桥血管移植结束后,测量其血流量,计算搏动指数。分别于置入漂浮导管即刻(T 1)、锯开胸骨即刻(T 2)、全部桥血管吻合完毕(T 3)和出室前5 min(T 4)时,记录CVP、平均肺动脉压、心排量、体循环阻力指数和肺循环阻力指数。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舒芬太尼用量。 结果:与G组比较,T组T 3和T 4时CVP、体循环阻力指数和肺循环阻力指数降低,心排量升高,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升高,舒芬太尼用量减少,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血流量增加,搏动指数降低( P<0.05)。 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改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的通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压力治疗对大面积烧伤继发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对大面积烧伤继发增生性瘢痕患者行压力治疗后,患者肢体主要动静脉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烧伤康复科收治3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继发增生性瘢痕患者,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23~52岁。患者创面愈合后12周内入院,于入院后1周内由康复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及裁缝师量身定做全身弹力衣、弹力长裤、背心及分指手套和分指袜、头罩及塑料颈圈等压力用品,穿着压力用品时将各部位压力维持在2.67~4.00 kPa。于首次穿着压力用品治疗前(以下简称压力治疗前)及首次穿着压力用品治疗1 h后(以下简称压力治疗1 h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左侧腋动脉脉率,腋动脉与股动脉血管腔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腋静脉与股静脉血管腔直径、横截面面积、平均血流速度,心脏二尖瓣E峰值、二尖瓣A峰值、三尖瓣E峰值、主动脉瓣PSV、肺动脉瓣PSV;用光学色谱皮肤检测仪检测手背瘢痕的色泽中红色、红色素及表面明亮度,以反映瘢痕微血管的充盈与分布情况。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与压力治疗前比较,患者压力治疗1 h后腋动脉PSV明显减慢( t=55.42, P<0.01),腋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t=-60.50, P<0.01),腋动脉脉率、血管腔直径与阻力指数以及腋静脉血管腔直径、横截面面积均无明显变化( P>0.05),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t=-80.52, P<0.01),股动脉血管腔直径、PSV与阻力指数以及股静脉血管腔直径、横截面面积均无明显变化( P>0.05),心脏二尖瓣E峰值、二尖瓣A峰值均明显下降( t值分别为10.71、21.96, P<0.01),心脏三尖瓣E峰值明显升高( t=7.57, P<0.01),心脏主动脉瓣PSV、肺动脉瓣PSV均无明显变化( P>0.05)。患者压力治疗1 h后手背瘢痕的色泽中红色与红色素值分别为15.3±1.1、16.8±1.2,均明显低于压力治疗前的24.5±1.3、23.8±1.2( t值分别为8.32、8.04, P<0.01);患者压力治疗1 h后手背瘢痕表面明亮度值与压力治疗前相近( P>0.05)。 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继发增生性瘢痕行压力治疗后,患者腋静脉及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腋动脉PSV明显减慢,心脏二尖瓣E峰值、二尖瓣A峰值均明显下降且三尖瓣E峰值明显升高,这些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与全身压力治疗减少了瘢痕局部的微血管内血流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危险因素及超声心动图的预测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回顾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抗栓治疗后的长期随访资料,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及远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经CT肺动脉血管成像或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9例,收集患者发病48 h内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参数、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规范化抗凝、溶栓或取栓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随访(7.20±1.04)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 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发病后48 h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初次生化实验室指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有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和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排除失访患者14例,其余95例纳入患者中生存者58例,死亡者37例,全因死亡率为39.0%。高龄( HR=2.32,95% CI:1.31~4.13, P=0.004)、恶性肿瘤( HR=6.49,95% CI:2.32~18.14, P<0.001)、右心房(RA)/左心房(LA)面积比增高( HR=2.01,95% CI:1.16~3.48, P=0.013)、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 HR=5.90,95% CI:1.45~23.94, P=0.013)、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增高( HR=1.75,95% CI:1.04~2.96, P=0.035)、低血氧饱和度( HR=1.70,95% CI:1.14~2.53, P=0.009)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组患者随访1、3、5和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2.8%、66.7%、59.4%和52.2%,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组患者随访1、3、5和7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2%、92.3%、84.6%和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率高,早期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RA/LA面积比增高、高龄、恶性肿瘤、CCI评分增高、低血氧饱和度是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评价患者有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在预测肺栓塞患者远期死亡中有一定的价值,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高于无右心室扩大和/或功能障碍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小血管截面积定量测量在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CT肺动脉造影(CTPA)定量测量的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CSA)与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CTPA检查的120例肺栓塞患者和72名健康志愿者的资料,120例患者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25~88岁,平均(59±13)岁;志愿者中男30名,女42名,年龄30~78岁,平均(61±12)岁。测量研究对象的肺动脉主干内径(mPA)、肺主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值(rPA)、右心室/左心室最大横径比值(RVd/LVd)及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采用Image J处理软件于CTPA图像上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CSA(肺小血管截面积<5 mm 2和5~10 mm 2分别表示为%CSA <5和%CSA 5-10)。根据危险分层指标将患者分为中高危组(RVd/LVd>1)和低危组(RVd/LVd<1)2个亚组。中高危组、低危组及对照组各指标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亚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PE组%CSA与右心室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中高危组、低危组与对照组间的%CSA <5分别为(0.69±0.19)%、(0.95±0.27)%和(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组的%CSA 5-10分别为(0.63±0.15)%、(0.84±0.18)%和(0.8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高危组%CSA <5、%CSA 5-10均小于低危组及对照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高危和低危组%CSA <5、%CSA 5-10与RVd/LVd、mPA、rPA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543和-0.484,-0.367和-0.495,-0.236和-0.352)。 结论:基于CTPA定量测量的%CSA <5及%CSA 5-10与肺栓塞患者RVd/LVd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Venus-P自膨式肺动脉瓣经皮植入术的中期随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经皮植入国产自膨式瓣膜Venus-P在治疗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中的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应用Venus-P成功为13例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瓣膜型号为(31.9±3.1) mm。13例均为TOF术后合并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先前均采用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为(17.8±4.7)岁,体质量为(50.2±12.3) kg。1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对术后随访信息,如并发症发生情况,瓣膜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和瓣膜相关的再干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和术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采用配对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PVI,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心脏磁共振检查示患者RVEDVi由术前(145.7±9.6) mL/m 2降至(100.2±12.2) mL/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肺动脉瓣中度返流,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血培养亦为阴性,6例患者术后肺动脉瓣无返流,其余6例肺动脉瓣均为轻度以下返流。1例患者术后第6天突发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除1例术后7个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外,无瓣膜相关再干预病例。随访时间(22.8±8.0)个月,瓣膜支架结构完整,无移位、瓣周漏和支架断裂等,无血栓和冠脉受压等并发症。 结论:自膨式Venus-P PPVI对于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安全、有效,中期临床结果满意,但尚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灌注缺损指数和栓塞指数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评价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和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及右心功能参数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肺栓塞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 n=25)、中危组( n=32)、低危组( n=51),观察PAOI、PPDI、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LV)、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分析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高危组PPDI[(32.52±10.85)%]、PAOI[(45.01±15.02)%]、RV[(50.32±12.32)mm]、RV/LV(1.42±0.45)均高于低危组的(5.32±1.85)%、(12.52±3.25)%、(37.25±8.52)mm、(0.96±0.21),而LV[(35.14±10.52)mm]低于低危组的(44.02±15.21)mm( t=13.95、11.91、2.62、6.09、5.44,均 P < 0.05);中危组PPDI[(18.62±6.02)%]、PAOI[(28.65±8.65)%]、RV[(45.85±10.02)mm]、RV/LV(1.20±0.32)均高于低危组( t=14.75、12.06、4.18、4.13,均 P < 0.05)。中危组LV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1, 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DI、PAOI、RV、RV/LV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0.87、0.84、0.45、0.41,均 P < 0.001);LV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0.27, P < 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PPDI、PAOI、RV、LV、RV/LV、5项联合预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941、0.911、0.721、0.693、0.726、0.951(均 P < 0.001)。 结论:PPDI、PAOI、右心功能参数可作为动态监测肺栓塞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容积和功能异常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房容积及功能异常,并探讨该技术评估PH患者危险分层及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WHO-FC)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经右心导管确诊的成人PH患者84例作为PH组,根据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PH组(28例)、中度PH组(28例)及重度PH组(28例)。同期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对右房四维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右房容积和应变参数:右心房最小容积指数(RAVImin)、右心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max)、右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RAVIpreA)、右心房射血分数(RAEF)、右心房被动射血分数(RAPEF)、右心房主动射血分数(RAAEF),右心房储备期、管道期及收缩期纵向应变(RASr、RAScd、RASct),右心房储备期、管道期及收缩期圆周应变(RASr-c、RAScd-c、RASct-c)。比较各组间右心房参数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右房四维应变参数对PH患者WHO-FC≥Ⅲ级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探讨RASr与右心房面积(RAA)、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TAPSE/sPAP)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RAEF、RAPEF、RASr、RAScd、RASr-c、RAScd-c明显降低,而RAAEF、RASct及RASct-c在轻度PH组明显升高,在中度及重度PH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间RAVImin、RAVImax、RAVIpreA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间RAEF、RAPEF、RAAEF、RASr、RAScd、RASct、RASr-c、RAScd-c、RASct-c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ROC曲线表明,RASr对PH患者WHO-FC≥Ⅲ级诊断效能最高,截断值为20.5%(AUC=0.914, P<0.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RASr与RAA、NT-proBNP和TAPSE/sPAP有相关性( r=-0.803、-0.621、0.739,均 P<0.001)。 结论:轻度、中度及重度PH患者右心房功能受损程度依次加重;RASr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WHO-FC≥Ⅲ级的效能最佳,是PH患者危险分层的潜在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SU5416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SU5416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32只日龄7~10 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缺氧组、SU5416+缺氧组、SU5416+常氧组并给予相应处理,各组实验终点均为干预处理后14 d。测定各组新生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后留取心肺组织标本,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计算肺小动脉中层壁厚度百分比(MT%)和中层横截面积百分比(MA%);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血管中VE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组和SU5416+缺氧组新生大鼠RVSP、RVHI、MT%、MA%均明显高于常氧组、SU5416+常氧组( P<0.05),且SU5416+缺氧组较缺氧组明显升高( P<0.05),而SU5416+常氧组与常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U5416+缺氧组、缺氧组肺血管中α-SMA与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和SU5416+常氧组( P<0.05),且SU5416+缺氧组较缺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EGF抑制剂SU5416有加重HPH新生大鼠肺动脉高压及促进肺血管重塑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