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分析了 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海南省东方市疾病监测数据库196 761例社区居民的病历资料.对该人群进行了年龄标准化后,分析和描述了前十位疾病构成.结果 196761例社区居民中,男性91 621例(占46.56%),女性105 140例(占53.43%),男女比为0.87;以≥45岁居民居多,占46.13%(90763/196761).疾病谱前3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32.69%(64 327/196 761)]、循环系统疾病[7.86%(15 470/196 761)]和消化系统疾病[7.21%(14 191/196 761)];前10位系统疾病中,男性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女性(3.11%vs 2.30%),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男性(3.01%vs 1.20%).呼吸系统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7%)、急性支气管炎(1.84%)和慢性支气管炎(1.44%)为主,其在<5岁组的患病率(38.59%)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656.01/10万)最高;循环系统疾病以高血压病(1.72%)、脑梗死(0.71%)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0.49%)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17.13%)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2 175.49/10万)最高;消化系统疾病以胃炎和十二指肠炎(1.10%)、其他非感染性胃肠炎和结肠炎(0.43%)以及龈炎和牙周疾病(0.38%)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6.98%)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1 710.75/10万)最高.结论 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以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且疾病负担主要归因于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东方市应针对疾病谱特征优化和调配医疗资源,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和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云平台的构建(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平台,探索构建一个安全规范、科学严谨的消化内镜数据库,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针对12种常见消化道疾病,参考相关指南规范,讨论确定消化内镜图像数据的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数据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采用国内市场保有量>5%的内镜设备,对参与图像采集与标注的数十位经验丰富的内镜操作医师统一进行数据标注讲解训练。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前瞻性、连续性采集、标注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9家医疗中心的内镜检查数据;经数据优化、脱敏、泛化后上传至服务器,经文件同步、数据处理和专家审核,构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规范化采集与标注数据库,即云平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定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成功构建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库,数据库中标注病灶43 010个,其中,早期食管癌病灶2 906个,早期胃癌2 912个,早期结直肠癌2 397个,结直肠息肉9 773个(腺瘤性息肉5 539个,非腺瘤性息肉1 161个,未定性息肉3 073个),标注图像40 353张,标注检查数量11 289例次。结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云平台采用统一标准和采集标注软件,保证了内镜数据的安全性、规范性,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采集、标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和第三方数据监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98例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胃十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估胃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和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嗳气、脘腹痞胀、食少纳呆、嘈杂反酸、倦怠乏力、大便黏滞不爽或便溏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9.61、19.30、23.10、22.05、20.43、21.81、20.51、16.38, P<0.01);典型症状、腹痛症状、反流症状、腹泻症状、便秘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10、11.14、11.04、9.31、11.24、5.30, P<0.01);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96、6.85, P<0.01);入睡时间[(1.15±0.56)分比(2.11±0.75)分, t=7.18]、睡眠时间[(0.92±0.63)分比(1.52±1.12)分, t=3.27]、睡眠质量[(1.02±0.66)分比(1.96±0.80)分, t=6.35]、睡眠效率[(0.86±0.62)分比(1.68±0.85)分, t=5.46]、睡眠障碍[(0.92±0.36)分比(1.48±0.55)分, t=5.96]、日间功能障碍[(0.96±0.42)分比(1.97±0.87)分, t=7.32]、催眠药物[(0.98±0.45)分比(1.81±0.62)分, t=7.58]评分及总分[(6.85±1.47)分比(12.73±2.95)分, t=12.49]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可有效改善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靶向前列腺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68Ga-DOTA-PEG 4-BBN PET显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设计和开发一种 68Ga标记的蛙皮素(BBN)类似物分子影像探针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聚乙二醇(PEG) 4-BBN,研究其靶向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高表达前列腺癌及在胰腺组织中低摄取的能力。 方法:基于BBN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前体DOTA-PEG 4-BBN,并在 68Ga标记后进行质量控制。选取GRPR高表达的前列腺癌PC3荷瘤裸鼠模型和GRPR低表达的结直肠癌HT29荷瘤裸鼠模型各3只,通过microPET/CT显像对比观察 68Ga-DOTA-PEG 4-BBN的肿瘤摄取情况。选取PC3荷瘤裸鼠模型6只,其中3只模型鼠使用胃泌素释放肽阻断1 h,通过microPET/CT显像对比观察 68Ga-DOTA-PEG 4-BBN的肿瘤摄取情况。显像后,对未阻断组3只PC3荷瘤裸鼠模型的离体组织进行放射性计数,测定 68Ga-DOTA-PEG 4-BBN生物分布情况,以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68Ga-DOTA-PEG 4-BBN合成时间40 min,放射化学产率为50%~60%(未衰变校正),放化纯>95%;血清37 ℃温育4 h,其放化纯仍>95%。MicroPET/CT显像结果表明,PC3肿瘤部位的摄取是GRPR阻断后肿瘤部位的3.2倍[(1.34±0.24)与(0.42±0.03) %ID/g; t=5.47, P=0.005]。未阻断组PC3荷瘤裸鼠模型生物分布显示, 68Ga-DOTA-PEG 4-BBN注射后1 h显像,15 min后胰腺的摄取[(0.150±0.058) %ID/g]明显低于肾脏、肺、肝脏的摄取[(9.452±0.234)、(0.720±0.041)、(1.572±0.213) %ID/g; t值:11.28~53.02,均 P<0.001],探针对GRPR高表达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胰腺摄取比值可达16.92。 结论:新型探针 68Ga-DOTA-PEG 4-BBN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GRPR高表达肿瘤,还在胰腺组织中呈现低摄取,展现出其在前列腺癌分子影像诊断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1年3月石家庄市中医院30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0例。胃十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治疗,安定组口服地西泮片,联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口服地西泮片。3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程度;采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评测患者的平均睡眠潜伏期(mean sleep latency,MSL),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系统监测患者的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NWAK)、睡眠潜伏期(SOL)、快速眼动期(REM),计算N1/N2/N3期占TST的百分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94/100)、安定组为77.0%(77/100)、胃十针组为85.0%(85/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56, P<0.01)。联合组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 F值分别为5.70、3.65、5.23、6.37、3.66、6.19、7.54、6.40, P值均<0.01);SCL-90评分及MSL值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 F值分别为8.97、7.53, P值均<0.01)。联合组治疗后NWAK[(1.36±0.87)次比(2.69±1.15)次、(2.11±1.05)次, F=5.88]、SOL[(13.62±5.85)min比(25.06±9.42)min、(19.78±7.63)min, F=6.49]、N1/TST[(5.69±1.09)%比(12.65±2.58)%、(8.49±2.45)%, F=5.13]、N2/TST[(51.07±2.06)%比(58.36±2.18)%、(55.61±2.04)%, F=9.86]值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 P<0.01),SE[(90.33±2.89)%比(85.39±2.75)%、(87.53±2.69)%, F=8.36]、TST[(449.32±23.65)min比(421.66±25.33)min、(431.26±25.98)min, F=8.26]、REM/TST[(23.87±4.52)%比(14.52±3.87)%、(18.36±3.25)%, F=5.34]、N3/TST[(18.69±2.02)%比(10.31±1.64)%、(14.89±1.74)%, F=7.69]值均高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 P<0.01)。 结论: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胃十针具有清利中焦湿热、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之效,与地西泮片联用可改善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FAPI:构建核医学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新篇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世纪90年代,2个独立的研究小组相继发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FAP)在肿瘤间质激活的成纤维细胞、肉瘤的肿瘤细胞和肉芽组织中高度表达,并确认FAP是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降解功能的膜蛋白酶 [1,2,3]。这些发现开启了对FAP研究的序幕。研究者们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放射性核素 131I标记靶向FAP的单克隆抗体mAbF19的初次临床试验。然而直到2018年,FAP在核医学领域的研究才取得突破。得益于核素标记FAP抑制剂(FAP inhibitor, FAPI)的新进展 [4],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DOTA)-FAPI-04首次应用于临床显像,并在28种恶性肿瘤中展现出色的肿瘤可视化能力 [5]。随后FAPI PET显像的临床应用、更多FAP衍生物和靶向FAP多种显像剂的研发、以及其在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探索,成为核医学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仅4年的时间,国内外超过600篇论文发表,涉及各种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等等)及非肿瘤疾病(心肌梗死、类风湿关节炎、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肺纤维化等)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国内已发表300余篇相关英文文章,中国学者的探索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验证FAP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发新型诊疗探针具有重要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肾者,胃之关也"理论探讨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的学术思想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裴正学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临床治疗当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原则,谨遵《黄帝内经》曰:"肾者,胃之关也"之理论,标本兼治、攻补结合、以补助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法,始终将扶正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胃癌的全程.裴正学教授临床用药融兵法寓治法于一炉,据正邪矛盾,加减进退,擅用复法大方,创制的乌附理中汤(胃癌1号方)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针刺"老十针"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针刺"老十针"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 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瘫儿童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老十针"治疗,每日治疗1 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d,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6 个疗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其他条件同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分别采用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的结局量表(SSD-PRO)、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CMFM-88)评定两组患儿的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SSD-PRO、PedsQL4.0 及CMFM-88 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老十针"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脾胃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的窄谱总结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近更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年共有近2 000万例新发癌症病例,970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有近250万例新发病例(占全球所有癌症的12.4%),其次是女性乳腺癌(11.6%)、结直肠癌(9.6%)、前列腺癌(7.3%)和胃癌(4.9%).肺癌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有180万例死亡病例(18.7%),其次是结直肠癌(9.3%)、肝癌(7.8%)、女性乳腺癌(6.9%)和胃癌(6.8%).根据基于人口统计学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3 500万例.加大针对癌症关键风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肥胖和感染)的防控投入,可以拯救全球许多生命,为各国未来几十年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近十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评述近十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关于电针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提取文献诊断标准、治疗方法、腧穴选择与归经、电针参数、治疗时间与疗程、疗效观察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55篇.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失眠干预手段主要分为单纯使用电针、电针配合其他外治法、电针配合口服药3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指标的使用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实验设计不够完善.选取穴位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所属经穴较多,多位于头部、四肢末端及背部.结论:目前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总体质量偏低,在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指标及试验设计方面都不甚完善,影响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及临床结论可信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