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药物质金银花质量监管问题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国家推进药食同源食品研发的战略背景下,研究药食同源物质作为食品时的质量监管模式十分必要。药食同源物质在药品流通环节作为“中药材”或“饮片”被监管,在食品流通环节则作为“食药物质”“食用农产品”或“中药类保健食品”被监管。药品监管侧重质量,食品监管侧重安全,完全以食品理念监管食药物质是否合理值得探讨。本文选取食药物质金银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查阅、对抽检样品质量信息和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其质量监管现状,分析其作为食品时质量监管的必要性,以期为食药物质的质量监管方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高昂药品价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优化药品价格管理机制,提高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美国药品价格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药品价格、药品费用总支出和患者自付支出均呈现增长趋势。笔者通过探究美国药品价格高企的原因发现,造成美国药品价格现状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二是美国药品市场竞争机制受限,三是美国支付方市场议价能力相对不足,四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因此,我国加强药品价格管理时,应在现有基本经济制度和药品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协调配合机制,确立医疗保险对药品的战略购买与谈判地位,增强药品流通和交易环节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定价体系,促进药品创新、保证药品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品管理类数字化应用型人才标准框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药品管理是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管理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它对保障民众健康、维护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及推动医药科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扩大和药品种类的增多,药品管理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加之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日益复杂,药品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此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需要有一批具有相关技术知识和药品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目前,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药品管理类数字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尚不完善,这类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却无法满足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提高药剂科药品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品管圈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对药品报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干预对策.评估品管圈活动带来的有形成果(药品报损率、目标达标率、进步率)及无形成果(圈员个人能力提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药品报损率为0.080%,活动后总体药品报损率下降至0.029%,降幅达63.75%.品管圈活动后目标达标率为126.59%,进步率为120.68%.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品管手法、沟通协调、积极性、团队精神、发掘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提升.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为药库药房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室抢救和备用药品审批制度不完整、药品摆放布局及环境不达标、效期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提出并落实具体的干预措施,如实行药品管理责任制、优化药品流通环节、引入6S管理制度等,优化了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减少了药品报损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同时能提升圈员品管手法、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以及发掘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及降低耗损,提高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智慧物联体系的手术室药品闭环管理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提升医院手术用药安全的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手术室药房借助物联网理念和手段,搭建手术室药品智慧物联体系(以下简称为"物联体系"),并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从质量、效率、成本、满意度4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比较物联体系试行初期(2022年第一季度)及优化完善后(2023年第一季度)我院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 通过1年多的优化完善,我院以手术室药品流通走向为轴线,搭建了以智能药车为硬件基础,以麻醉医嘱信息系统为软件媒介,集成手术麻醉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药品全流程可追溯的物联体系.物联体系优化完善后,手术室麻醉医嘱规范化评分由试行初期的(68.5±3.5)分显著提升至(97.0±2.7)分,账物相符率由(82.40±8.85)%显著上升至(96.50±4.80)%,取用药时间由(40±8)min显著缩短至(12±3)min,每日退药频次由(36.0±6.5)次显著下降至(15.5±3.0)次,每月报损金额由(1 292.61±305.90)元显著降低至(594.24±195.05)元,医护人员满意度由(80.5±6.5)分显著提升至(96.0±3.0)分,各项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构建的该物联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手术用药的可及性、及时性、安全性,有利于手术室药品管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药品追溯系统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某公司自主研发的配方颗粒追溯码系统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通过其药材种植和采购、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仓储、药品交易和流通、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等功能模块,研究该系统对中药配方颗粒相关信息的追溯情况,并以黄精(多花黄精)配方颗粒为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中药配方颗粒源头、生产、终端等环节的追溯,展示药品从药材种植到销售流通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能促进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规范企业管理,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288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脱包调剂现状及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注射剂的医院脱包(脱去硬纸盒外包装)调剂现状及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比较 2010 年版、2015 年版、2020 年版《中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药品说明书中PPIs注射剂贮藏条件的差异.通过问卷星设计并向全国 30 个省(96 个市)的 288 家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调查PPIs注射剂在医院的脱包贮藏现状.观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光照后的颜色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脱包后在光照下奥美拉唑的含量.结果《中国药典》要求PPIs应在遮光或凉暗处贮藏,国内上市的PPIs注射剂要求遮光贮藏的药品说明书占90.59%,要求避光贮藏的占 9.41%,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原研药规定脱包后在一般室内光照条件下有效期不超过 24 h;FDA和EMA的奥美拉唑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均要求现用现脱包.共回收问卷 408 份,有效问卷 356 份,有效回收率为87.25%.其中,三级医院最多(占 68.54%),被调查人员主要为药师(占 64.89%),76.69%的工作年限超过 10 年,仅 48.03%接受过遮光药品贮藏管理培训.PPIs注射剂在药房、运输、病区环节脱包的分别占 43.75%,52.78%,79.86%,脱包后未遮光贮藏的分别占35.71%,82.24%,77.83%;脱包后使用时长主要为 3~5 d(占 45.14%).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脱包后在一般室内光照条件下 24h内表面变黄,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连续光照 30 d,奥美拉唑浓度的RSD为 6.67%(>5%),光照 16d的含量较光照 1d减少了12.30%.结论 在医院药品流通各环节中,PPIs注射剂提前脱包且脱包后未遮光贮藏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药品含量降低.建议相关部门应制订PPIs注射剂的脱包管理制度,要求现用现脱包,脱包后遮光贮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药品短缺预警量化指标研究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文章通过文献检索,从原材料供应环节、药品生产环节、药品流通环节、患者使用环节和监管环节5个维度,对药品短缺预警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共计总结出67个药品短缺预警指标,其中,原材料供应环节13个、药品生产环节34个、药品流通环节12个、患者使用环节5个、监管要求环节3个,为药品短缺预警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有效预测和预防药品短缺能进一步保障患者健康,推动药品供应链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抗生素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专辑"——强化市场监管,助力产业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是上市药品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药品监管是指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等进行管理的过程.对上市药品的质量监管是药品监管的重要部分.从2008年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每年组织全国各级药品检验机构对上市药品进行评价性抽验(后称"国家药品抽检").其目的可以概括为:客观地评价国内药品的质量状况;分析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而明确产品质量提高的方向;通过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从2007年起,《中国抗生素杂志》创办"抗生素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专辑,邀请国内参与国家药品抽验工作的药品检验机构专家,针对每年的抗生素评价性抽验工作撰写论文,报道国内抗生素药品的质量状况,集中展示抗生素质量控制与评价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我国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编辑人员丨2024/5/25
药品包装材料(简称药包材)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相关.该文综述了目前我国药包材的应用现状,比较了传统药包材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详细介绍了新型药包材的类型及应用前景,指出了各类药包材在生产回收、流通监管、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药包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