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例垂体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为垂体囊肿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Rathke囊肿29例,垂体蛛网膜囊肿3例。利用内镜技术可彻底清除囊肿内容物,清晰观察囊肿与鞍隔及蛛网膜下隙的关系。术后随访0.5~1.0年,患者头痛、头晕及视力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是垂体囊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经脊髓背侧正中入路行囊肿减压并囊壁切除术。术前、术后短期及末次随访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随访期间复查MRI,以观察囊肿有无复发。结果: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约占同期收治的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3.86%(9/233);发病年龄为10~61岁,成年患者男女比例为2/5。首发症状主要为躯体疼痛(6/9)和肢体无力(4/9),可伴有急性病程(4/9);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4例。9例患者中,7例囊肿大部分切除,2例囊肿部分切除,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MRI提示囊肿均明显缩小。术后短期(术后1周)内4例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其中4例随访期间症状进一步改善。1例失访,另外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61个月,随访期间症状无复发,残留囊肿无增大。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的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结论: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临床罕见,成人中女性多发,有症状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其临床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桥小脑角区纯囊性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提高临床对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CP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左侧桥小脑角区纯囊性CP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0岁女性,因间断头痛就诊,检查发现左侧桥小脑角区纯囊性占位性病变,术前曾与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蛛网膜囊肿鉴别困难,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CPP。后行手术全部切除,定期随访中。结论:桥小脑角区CPP临床少见,纯囊性表现者罕见。需与蛛网膜囊肿鉴别诊断,确诊仍需术后病理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鞍上池蛛网膜囊肿误诊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误诊原因,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97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均伴有梗阻性脑积水。97例中13例发生误诊误治,其中男7例,女6例,初次就诊年龄1~31(6.3)岁,6岁以下10例,15岁1例,31岁1例,26岁1例,误诊为梗阻性脑积水11例,误诊为囊性颅咽管瘤2例。结果:13例中1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9例无效再次行神经内镜治疗,同时去掉分流管,恢复良好,1例分流术发生颅内血肿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并去骨片减压,1例分流后发生裂隙脑室,给保守观察,2例开颅手术切除病例稳定。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者,无并发症发生。内镜再次手术后病例,CT和(或)MRI扫描示脑室有不同程度缩小,部分恢复正常大小,手术后磁共振脑脊液造影造瘘口处脑脊液流动通畅。结论:鞍上池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易误诊误治。目前公认最佳治疗方法是神经内镜囊肿壁部分切除、囊肿脑室造瘘和三脑室底造瘘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鞍上蛛网膜囊肿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颅内蛛网膜囊肿(ACs)是一种包裹脑脊液的蛛网膜结构畸形,其多数处于稳定状态,少数可对大脑产生损害;对大脑产生损害的ACs患者,应进行手术干预。只有对颅内ACs作出及时、恰当地评估与处理,才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这需要及时了解颅内ACs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提高颅内ACs的诊治疗效。因此,本文针对颅内ACs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决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颅内AC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分型儿童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儿童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145例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Galassi分型将囊肿分为Galassi Ⅱ型(78例)和Ⅲ型(67例)。其中56例行显微镜下囊肿剥离开窗术,89例行神经内镜下囊肿剥离开窗术。术后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预后评价采用Kandenwein症状评估方法。比较不同类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145例患儿的手术均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共26例(17.9%)患儿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硬膜下积液13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脊液漏1例、急性脑积水2例。145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60.1±15.7)个月(24~83个月)。末次随访显示,预后良好125例(86.2%),预后不良20例(13.8%)。GalassiⅡ型组和Ⅲ型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囊肿部位、早产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术前合并脑积水、术后并发症、Kandenwein症状评估以及术前、后囊肿最大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Ⅲ型囊肿术前常合并脑积水,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同时,Ⅲ型囊肿术前、后囊肿的最大径均大于Ⅱ型囊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lassi分型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OR=9.35,95% CI:1.74~50.19, P=0.009)。 结论:Galassi Ⅱ型和Ⅲ型儿童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不同,Ⅲ型囊肿患儿的整体预后差于Ⅱ型囊肿;外侧裂珠网膜囊肿患儿的预后可能与Galassi分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前诊断胎儿鞍上池囊肿:五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胎儿鞍上池囊肿的病例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前超声诊断的5例胎儿鞍上池囊肿病例,同时结合胎儿MRI并随访,分析产前诊断要点、病变发展趋势、产前及生后处理。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鞍上池囊肿5例,其中孤立性病变1例,胎儿期病灶无明显进展;余4例病灶于胎儿期增大并伴脑室扩张。最终分娩4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3例)、外院引产1例;男婴4例,女婴1例;2例分别于生后2个月、6个月手术,术后预后良好,另外2例尚在随诊观察中。至随访时(1岁3个月~5岁6个月)4例患儿均发育正常。结论:胎儿鞍上池囊肿患儿部分生后不需要手术;早期手术干预者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424例飞行员颅脑MRI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空军飞行员颅脑MRI筛查的疾病分布规律。方法:对424例飞行员进行常规头颅MRI平扫、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飞行员分成20~30、31~40、41~49、≥50岁4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的检出率。结果:颅脑MRI筛查阳性共134例,阳性率31.6%,其中9例同时具有2种病变。阳性患者中颅脑病变依次为WMHs(24.29%)、颅内钙化灶(1.89%)、蛛网膜囊肿(1.89%)、静脉畸形(1.65%)、动脉瘤(1.18%)、烟雾病(0.71%)、垂体囊肿(0.47%)、海绵状血管瘤(0.47%)、颅内陈旧性出血灶(0.24%)、颅内软化灶(0.24%)、脑室内良性肿瘤(0.24%)、松果体囊肿(0.24%)及脉络丛囊肿(0.24%)。不同年龄组飞行员WMH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6.457, P<0.01)。 结论:飞行员颅脑MRI筛查可以发现隐匿性的颅脑病变,在飞行员健康体检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疾病谱,探讨飞行学员选拔标准的优化与健康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进行改装体检的276例海军飞行学员的疾病种类及体检鉴定结论,计算其疾病构成比。结果:276例飞行学员均为男性,年龄19~22岁,平均(20.8±1.6)岁。检出疾病排前3位的依次是脊柱膝关节疾病[197例(71.38%)]、甲状腺疾病[118例(42.75%)]及消化系统疾病[102例(36.96%)];9种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29.09 ,P<0.001),脊柱膝关节疾病检出率高于其他系统疾病( χ2=46.15~225.85, P均<0.001)。飞行不合格4例(1.45%,屈光不正、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蛛网膜囊肿、垂体瘤各1例),改装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不合格29例(10.51%,蛛网膜囊肿8例、心律失常5例、心理测试不合格4例、脑缺血灶3例,心肌炎、肺大疱、屈光不正各2例,短颈畸形、卵圆孔未闭、颈部神经鞘瘤各1例)。 结论:在飞行学员选拔中,需高度关注检出率高的和可能导致停飞的疾病。应加强培养期间生活训练方式的调整,并对可能诱发空中失能的相关疾病的预警指标和航空医学鉴定、选拔标准进行细化,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海军飞行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