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蠲痹汤调控软骨细胞铁死亡治疗骨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模型,探讨蠲痹汤对骨关节炎(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DC5细胞分为4组:正常组、OA组、蠲痹汤组和Fer-1组。OA组加入10 ng/ml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炎症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蠲痹汤组加入IL-1β+蠲痹汤诱导炎症DMEM培养基;Fer-1组加入IL-1β+Fer-1诱导炎症DMEM培养基。进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软骨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Collagen Ⅱ、Aggreca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p53、ACSL4、SLC7A11和GPX-4的表达,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X-4的表达。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软骨细胞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Fe 2+、线粒体内铁的含量。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TNF-α(3.282±0.261、2.255±0.253)、iNOS(5.046±0.478、3.443±0.039)、COX-2(3.484±0.333、2.450±0.46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IL-1β组(4.384±0.601、6.863±0.637、4.812±0.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48、7.432、5.579、10.500、4.289、7.629,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MMP-13(2.738±0.224、4.276±0.663)、p53(3.364±0.898、4.289±0.936)、ACSL4(2.897±0.767、2.776±0.59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IL-1β组(5.779±0.018、7.413±1.635、6.07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640、5.258、4.752、3.666、6.048、6.279,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Collagen Ⅱ(0.752±0.143、0.609±0.073)、Aggrecan(0.663±0.139、0.570±0.022)、SLC7A11(0.623±0.037、0.400±0.034)、GPX-4(0.686±0.041、0.537±0.0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IL-1β组(0.298±0.049、0.268±0.154、0.097±0.021、0.163±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61、3.895、4.631、3.538、23.700、13.660、12.890、9.226,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GPX-4(15.476±2.519、12.133±0.703)荧光强度高于IL-1β组(5.141±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117、5.491,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线粒体内铁(9.689±2.680、11.043±1.818)荧光强度低于IL-1β组(16.604±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75、2.955,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MDA[(8.755±0.390)、(10.915±0.379) nmol/ml]、Fe 2+[(4.200±0.041)、(5.189±0.083) nmol]含量低IL-1β组[(13.130±0.430) nmol/ml、(7.109±0.071) n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960、7.573、59.230、39.090, P<0.05)。Fer-1组和蠲痹汤组的GSH[(7.215±0.382)、(6.988±1.246) μmol/g prot]含量高于IL-1β组[(4.826±0.426) μmol/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40、3.838, P<0.05)。 结论:蠲痹汤通过调控SLC7A11-GSH-GPX4轴抑制软骨细胞铁死亡减轻炎性反应和细胞外基质降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名中医李彦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传承切入点,整理名中医李彦民主任医师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李彦民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坚持病证并重,康养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通络除痹的治疗方法.辨证分为三型:寒湿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分别选用蠲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身痛逐瘀汤.外治法应用舒筋活络洗剂,将药疗、热疗、醋疗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内外兼治、通络除痹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蠲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IL-6、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IL-6、PLA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期寒湿痹阻证31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除湿蠲痛汤加味对膝骨关节炎(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治的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共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各31例.对照组参考相关指南服用西药;观察组常规西药同对照组,增服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两组观察4周.比较两组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结果:4周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WOMAC和VAS评分较治疗前下调,同时观察组下调更显著(P<0.05);两组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同时观察组下调更加显著(P<0.05).结论: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减轻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营卫相随"探讨桂枝汤类方在产后痹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产后痹常因产后妇女多虚多瘀,营卫失和而发病."营卫相随"是指营卫二者如阴、阳可消长平衡,循环无端;如气、血可互根互用,胶结互化.本文围绕"营卫相随"理论,分析产后痹的病机发生衍化的过程,在营卫俱虚的基础上,邪气由浅入深,故将产后痹分为虚损期、表邪期、瘀滞期、变证期.治疗上贯穿桂枝汤补虚之义,虚损期以桂枝新加汤重补营卫荣肌腠,表邪期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卫和营散表邪,瘀滞期以桂枝茯苓丸合柴胡桂枝汤通营达卫行涩滞,变证期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滋营温卫蠲湿痹,临证时还需细分四期病机、治法之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加减益肾蠲痹汤治疗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加减益肾蠲痹汤对于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督寒证AS患者52例,使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次/d,75 mg/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3次/d,75 mg/次,同时口服安慰汤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加减益肾蠲痹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SEI评分、骶髂关节血流分级、RI指数、BASDA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25/2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1%(1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EI评分、骶髂关节血流分级及RI指数、BAS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1%(6/2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益肾蠲痹汤可有效缓解早期活动性AS肾虚督寒证患者的附着点炎,改善骶髂关节炎症,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程氏蠲痹汤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减轻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炎症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索程氏蠲痹汤(JBT)对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CIA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不同剂量JBT组、LY294002(PI3K阻断剂)组.评估JBT对实验大鼠治疗前后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测定的影响,HE染色检测滑膜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大鼠滑膜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beclin-1、P62 的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AKT、磷酸化的 AKT(p-AKT)、mTOR、磷酸化的 mTOR(p-mTOR)、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P62、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给药前1 h,其余各组大鼠足趾明显肿胀.与给药前1 h相比,高剂量JBT组、MTX组、LY294002组给药30 d后,采血前2 h足趾肿胀明显缓解.JBT能显著减轻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滑膜组织的破坏.高剂量JBT组大鼠滑膜样本IL-1β、TNF-α 水平以及 PI3K、AKT、mTOR、P62 的 mRNA 表达水平降低,p-PI3K、p-AKT、p-mTOR、P62 蛋白水平明显降低,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LC3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JBT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关节炎症,高剂量JBT的治疗效果与MTX、LY294002的治疗效果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复元蠲痹法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认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以肾精亏虚为根本病机,肺络痹阻贯穿疾病始终,环境毒邪为CTD-ILD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提出以复元蠲痹法治疗CTD-ILD,复元即补益肺、脾、肾以培本固元,以二仙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蠲痹即采用祛风通络或除癥通络之法以恢复肺络通畅之性,常用穿山龙-地龙、醋三棱-醋莪术对药及藤类药,同时注重对环境毒邪的祛除以促正气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基于益气活血通络法,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蠲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VAS评分、WOMAC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关节液中炎症因子、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该方通过降低关节内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蠲痹汤"异病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蠲痹汤"异病同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检索蠲痹汤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通过疾病相关数据库平台检索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在线工具构建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Venny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间PPI网络图,然后按Dgree值大于平均值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基因本体及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得到蠲痹汤有效活性成分153个,潜在作用靶点137个,经疾病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靶点188个,类风湿关节炎靶点729个,映射靶点23个,根据Dgree≥11筛选到10个核心靶点作用于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等119项生物过程及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32条相关生物通路,进而调节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结论:依据网络药理学相关技术方法能够较为科学的从分子水平层面揭示蠲痹汤"异病同治"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